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2753发布日期:2021-12-31 22:5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架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前纵梁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汽车门槛板是位于汽车座位门槛处下方支撑的板架,在汽车的架构中,前纵梁与门槛板之间需要连接固定;
3.现有技术中,一般讲前纵梁和门槛板之间连接一个连接板进行固定,这种连接板一般为简单的板体,连接强度有限,且现有的连接板一般将两端通过简单的焊接分别和前纵梁和门槛板固定,承受力矩有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该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在前纵梁和门槛板之间设置连接板和补强板,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分别连接前纵梁和门槛板,补强板通过第三连接边连接门槛板,通过第二托边连接前纵梁的凸边,双重连接,连接强度更高。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门槛板、连接板和补强板,所述前纵梁的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边,且第一连接边与所述前纵梁的前侧焊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翻边,且翻边上设有第一托边,所述第一托边支撑在所述前纵梁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边,所述门槛板的一侧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焊接,所述补强板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边,且第三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焊接,所述前纵梁下方的一端设有凸边,所述补强板上方的一端设有第二托边,所述第二托边支撑在凸边下并相互焊接。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纵梁的下端设有限位边,所述翻边内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边焊接固定。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远离翻边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边,所述补强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边,所述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相互贴合并焊接固定。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纵梁上设有加强条,且加强条至少设有平行的两组,所述加强条与第一连接边焊接固定。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补强板呈l型弯折,且弯折处的内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有多组。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减重孔,且减重孔至少设有两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前纵梁和门槛板之间设置连接板和补强板,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分别连接前纵梁和门槛板,补强板通过第三连接
边连接门槛板,通过第二托边连接前纵梁的凸边,双重连接,连接强度更高,同时,连接板通过第一托边支撑在前纵梁下,通过翻边上端与前纵梁的限位边连接,连接板和补强板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边、第二固定边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固,支撑更加完善,提高前纵梁和门槛板之间的承受力矩,另外,连接板通过翻边实现自身的坚固加强,补强板通过内侧的加强筋实现自身的坚韧稳定,更加耐用,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槛板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板示意图。
18.其中:1、前纵梁;2、门槛板;3、连接板;4、补强板;5、第一连接边;6、翻边;7、第一托边;8、第二连接边;9、第一安装面;10、第二安装面;11、第三连接边;12、凸边;13、第二托边;14、限位边;15、第一固定边;16、第二固定边;17、加强条;18、加强筋;19、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0.根据图1、2、3、4、5、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1、门槛板2、连接板3和补强板4,所述前纵梁1的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板3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边5,且第一连接边5与所述前纵梁1的前侧焊接,所述连接板3的一端设有翻边6,且翻边6上设有第一托边7,所述第一托边7支撑在所述前纵梁1的下方,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边8,所述门槛板2的一侧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面9和第二安装面10,所述第二连接边8与所述第一安装面9焊接,所述补强板4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边11,且第三连接边11与所述第二安装面10焊接,所述前纵梁1下方的一端设有凸边12,所述补强板4上方的一端设有第二托边13,所述第二托边13支撑在凸边12下并相互焊接。连接板3通过第一连接边5和第二连接边8分别连接前纵梁1和门槛板2,补强板4通过第三连接边11连接门槛板2,通过第二托边13连接前纵梁1的凸边12,双重连接,连接强度更高。
21.所述前纵梁1的下端设有限位边14,所述翻边6内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边14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3上远离翻边6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边15,所述补强板4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边16,所述第一固定边15和第二固定边16相互贴合并焊接固定。连接板3通过第一托边7支撑在前纵梁1下,通过翻边6上端与前纵梁1的限位边14连接,连接板3和补强板4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边15、第二固定边16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固,支撑更加完善,提高前纵梁1和门槛板2之间的承受力矩。
22.所述前纵梁1上设有加强条17,且加强条17设有平行的两组,所述加强条17与第一连接边5焊接固定。调高前纵梁1自身的坚固性。
23.所述补强板4呈l型弯折,且弯折处的内侧设有加强筋18,所述加强筋18设有多组。
补强板4通过内侧的加强筋18实现自身的坚韧稳定,更加耐用,不易损坏。
24.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减重孔19,且减重孔19设有两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25.该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在前纵梁1和门槛板2之间设置连接板3和补强板4,连接板3通过第一连接边5和第二连接边8分别连接前纵梁1和门槛板2,补强板4通过第三连接边11连接门槛板2,通过第二托边13连接前纵梁1的凸边12,双重连接,连接强度更高,同时,连接板3通过第一托边7支撑在前纵梁1下,通过翻边6上端与前纵梁1的限位边14连接,连接板3和补强板4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边15、第二固定边16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固,支撑更加完善,提高前纵梁1和门槛板2之间的承受力矩,另外,连接板3通过翻边6实现自身的坚固加强,补强板4通过内侧的加强筋18实现自身的坚韧稳定,更加耐用,不易损坏。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1)、门槛板(2)、连接板(3)和补强板(4),所述前纵梁(1)的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板(3)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边(5),且第一连接边(5)与所述前纵梁(1)的前侧焊接,所述连接板(3)的一端设有翻边(6),且翻边(6)上设有第一托边(7),所述第一托边(7)支撑在所述前纵梁(1)的下方,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边(8),所述门槛板(2)的一侧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面(9)和第二安装面(10),所述第二连接边(8)与所述第一安装面(9)焊接,所述补强板(4)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边(11),且第三连接边(11)与所述第二安装面(10)焊接,所述前纵梁(1)下方的一端设有凸边(12),所述补强板(4)上方的一端设有第二托边(13),所述第二托边(13)支撑在凸边(12)下并相互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1)的下端设有限位边(14),所述翻边(6)内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边(14)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远离翻边(6)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边(15),所述补强板(4)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边(16),所述第一固定边(15)和第二固定边(16)相互贴合并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1)上设有加强条(17),且加强条(17)至少设有平行的两组,所述加强条(17)与第一连接边(5)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4)呈l型弯折,且弯折处的内侧设有加强筋(18),所述加强筋(18)设有多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减重孔(19),且减重孔(19)至少设有两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纵梁与门槛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门槛板、连接板和补强板,所述前纵梁的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边,且第一连接边与所述前纵梁的前侧焊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翻边,且翻边上设有第一托边,所述第一托边支撑在所述前纵梁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边,所述门槛板的一侧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焊接;本实用新型在前纵梁和门槛板之间设置连接板和补强板,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分别连接前纵梁和门槛板,补强板通过第三连接边连接门槛板,通过第二托边连接前纵梁的凸边,双重连接,连接强度更高。连接强度更高。连接强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付欣 刘多加 朱小荣 李俊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5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