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支架及副车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6083发布日期:2021-12-25 01:3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车架支架及副车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副车架支架及副车架组件。


背景技术:

2.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用于将汽车悬架、汽车动力总成、机舱内其他部件与车身固定连接;在碰撞被动安全领域,副车架与车身纵梁相似,需要承担着碰撞后变形与吸能的作用,若有必要,需要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发生脱落,以避免机舱内部件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3.现有的副车架,通常采用在局部设计薄弱结构,或者增加吸能盒的方案,来实现碰撞变形与吸能的目的,但这种设计往往仅能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不能完全避免机舱内部件(发动机、电动机、控制系统、空调压缩机等)侵入乘员舱,在车辆发生较大冲击的碰撞时,车内成员的安全仍然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支架及副车架组件,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副车架从车身上脱落,进而防止机舱内部件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车架支架,其包括第一安装部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的第二安装部;
6.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槽孔,所述槽孔自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中部向下延伸并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槽孔与副车架连接;
7.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车身纵梁连接;
8.所述副车架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安装孔向远离所述安装孔的方向延伸的溃缩槽。
9.进一步的,所述溃缩槽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溃缩槽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设有溃缩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溃缩槽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弱连接结构,所述弱连接结构分别连接所述溃缩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11.进一步的,所述弱连接结构为焊点或与所述副车架支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槽孔自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中部向后下方倾斜延伸。
13.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支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连接有折弯部,沿所述副车架支架前、后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折弯臂。
14.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副车架支架后侧的所述折弯臂上设有折弯槽。
15.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副车架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安装部与副车架通过穿过槽孔的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二安装部与车身纵梁通过穿过安装孔的第二紧固件连接,从而副车架支架使得副车架固定于车身纵梁上;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
时,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传递至副车架并会削弱第一紧固件的紧固力,当冲击力足够大时第一紧固件会从槽孔的开口处脱出,副车架会随着一起脱离车身纵梁,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继而实现机舱部件脱落而不侵入乘员舱;溃缩槽的设置,使得在碰撞力传递给副车架支架时能够使副车架支架快速破裂,减小阻碍力,便于副车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因此,上述副车架支架能够防止机舱内部件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车架组件,其包括副车架、导力杆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支架,所述副车架通过穿过所述槽孔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第二紧固件与车身纵梁连接;
17.所述导力杆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布置并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所述导力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连,所述导力杆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向所述第二安装部传力以使所述溃缩槽裂开。
18.进一步的,所述导力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端、杆身和施力端,所述施力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抵接,所述杆身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杆身上设有加强筋。
20.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副车架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副车架通过副车架支架固定于车身纵梁上,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传递至副车架并会削弱第一紧固件的紧固力,当冲击力足够大时第一紧固件会从槽孔的开口处脱出,副车架会随着一起脱离车身纵梁,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继而实现机舱部件脱落而不侵入乘员舱;通过设置导力杆,在碰撞初期导力杆迅速将冲击力传递至副车架支架以快速破坏副车架支架,使溃缩槽裂开,减小副车架下落的阻碍力,便于副车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因此,该副车架组件能够防止机舱内部件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副车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副车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副车架组件组装在车辆上的装配示意图。
25.其中,100-副车架支架,101-第一安装部,102-第二安装部,103-槽孔,104-安装孔,105-溃缩槽,106-溃缩孔,107-弱连接结构,108-折弯部,109-折弯臂,110-折弯槽,2-第一紧固件,3-副车架,4-第二紧固件,5-车身纵梁,6-导力杆,61-受力端,62-杆身,63-施力端,64-加强筋,7-吸能盒。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是一种副车架支架,该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第一安装部101与第二安装部102连接;第一安装部101上设有贯穿于第一安装部101的槽孔103,槽孔103自第一安装部101的中部向下延伸并在第一安装部101的下端设有开口,槽孔103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该第一紧固件用于使第一安装部101与副车架连接,第一紧固件能够通过槽孔103的开口滑出槽孔103;第二安装部102上设有安装孔104,安装孔104用于供第二紧固件穿过,该第二紧固件用于使第二安装部102与车身纵梁连接;副车架支架100还包括自安装孔104向远离安装孔104的方向延伸的溃缩槽105。
31.基于上述方案的副车架支架100,第一安装部101与副车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二安装部102与车身纵梁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从而副车架支架100使得副车架固定于车身纵梁上;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传递至副车架并会削弱第一紧固件的紧固力,当冲击力足够大时第一紧固件会从槽孔103的开口处脱出,副车架会随着一起脱离车身纵梁,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继而实现机舱部件脱落而不侵入乘员舱;溃缩槽105的设置,使得在碰撞力传递给副车架支架100时能够使副车架支架100快速破裂,减小阻碍力,便于副车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因此,上述副车架支架100能够防止机舱内部件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32.其中,如图1所示,溃缩槽105向第一安装部101的方向延伸,溃缩槽105远离安装孔104的一端设有溃缩孔106,溃缩孔106进一步使得副车架支架100在发生碰撞时容易破裂,在破裂时,破裂能够沿着溃缩槽105向第一安装部101的方向延伸,便于副车架脱落。
33.在本实施中,如图1所示,溃缩槽105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弱连接结构107,弱连接结构107分别连接溃缩槽105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弱连接结构107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溃缩槽105的强度,保证车辆在正常使用中,副车架支架100不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弱连接结构107的强度又比较低,不会影响碰撞时溃缩槽105的破裂。
3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弱连接结构107可为焊点或与副车架支架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当为焊点时,可通过在溃缩槽105内间隔一定距离地进行依次点焊;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时,可通过冲压或激光切割去材料的方式形成溃缩槽105,但是在溃缩槽105内间隔留下一定材料不去除而作为弱连接结构107;弱连接结构107的强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和修改。
3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槽孔103自第一安装部101的中部向后下方倾斜延伸,该后下方与车身的后下方方向相一致,即在副车架支架100装在车上时,槽孔103向车
身后下方倾斜延伸,以便于副车架在发生碰撞时顺利的向车身的后下方脱落。
3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副车架支架100为一体成型件,第一安装部101与第二安装部102的连接处设有折弯部108,沿副车架支架100前、后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折弯臂109,折弯臂109一方面可以增加支架的强度,折弯臂109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发生碰撞时碰撞力的传导部位,以便将向车身后方的撞击力传递给副车架支架100并使其破裂。具体的,一体式支架为一体的钣金件,可通过折弯、冲压、激光切割等方式成型。
37.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副车架支架100安装于车内时,副车架支架100靠近车身后侧的折弯臂109上设有折弯槽110,折弯槽110的作用削弱折弯槽110的强度,利于副车架支架100在汽车x向折弯破裂。
38.实施例二
39.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是一种副车架组件,其包括副车架3、导力杆6和实施例一的副车架支架100,副车架3通过第一紧固件2与第一安装部101连接,第二安装部102通过第二紧固件4与车身纵梁5连接;导力杆6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布置并与车身纵梁5连接,导力杆6的后端与第二安装部102相抵接,导力杆6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向第二安装部102传力以使所述溃缩槽105裂开。
40.基于上述方案的副车架组件,副车架3通过副车架支架100固定于车身纵梁5上,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传递至副车架3并会削弱第一紧固件2的紧固力,当冲击力足够大时第一紧固件2会从槽孔103的开口处脱出,副车架3会随着一起脱离车身纵梁5,并向车辆后下方脱落,继而实现机舱部件脱落而不侵入乘员舱;通过设置导力杆6,在碰撞初期导力杆6迅速将冲击力传递至副车架支架100以快速破坏副车架支架100,使溃缩槽105裂开,减小副车架3下落的阻碍力,便于副车架3向车辆后下方脱落;因此,该副车架组件能够防止机舱内部件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41.其中,如图3所示,导力杆6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端61、杆身62和施力端63,施力端63与第二安装部102相抵接,杆身62与车身纵梁5连接,具体的,导力杆6通过固定安装在车身纵梁5下方,并保持碰撞时具有x向自由度,导力杆6受力端61在车身纵梁5前端,施力端63抵接副车架支架100的第二安装部102的折弯臂109,该折弯臂109位于副车架支架100靠近车身后侧的一侧。
42.另外,如图3所示,杆身62上设有加强筋64,以保证传递冲击力时导力杆6不发生折弯。
43.如图4所示,将本实施例的副车架组件组装在车辆上,第一紧固件2和第二紧固件4均为螺栓,在副车架组件的前侧还设有吸能盒7,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副车架支架100被破坏,进而使副车架3发生脱落,保证乘员舱人员安全。
44.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支架100及副车架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5.(1)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使副车架支架100容易破坏,并利于副车架3发生脱落,保证乘员舱人员安全。
46.(2)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若副车架支架100破坏失败,副车架3依然可以通过从槽孔103中脱出,实现乘员双重保护。
47.(3)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使副车架3仅发生脱落而不是折弯等方式被破
坏,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