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盘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1944发布日期:2021-12-08 16:5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盘架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盘架车。


背景技术:

2.厨房使用的盘架车是一种常见的餐厨设备,其结构一般包括上下两个具有水平放置面的盘架用于放置餐盘,还有一个支撑结构连接并对两个盘架提供支撑,以便供应餐饮区域,供使用者自由取放。该类结构在使用时,上部盘架用于堆置干净的空餐盘,下部盘架则堆置使用过的餐盘。支撑结构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底座底部设有滚轮,支撑结构上位于盘架的对侧面一般也会安装推把,以便人手推拉盘架车。
3.但是,这类传统的盘架车由于结构固定,两个盘架的位置无法机动改变,因此其堆置餐盘的数量也基本固定,灵活性不高。而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使用过的餐盘在堆置过程中,由于相邻餐盘上下堆叠时,下方餐盘内的残留汤水溢出后污染下部盘架的表面,甚至淌流到作业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盘架车,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升降式盘架车,包括车主体,所述车主体包括车架、盘架和底座,所述车架用于支撑所述盘架,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所述车架,所述盘架用于放置餐盘,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位于四角处分别设有一滚轮,便于所述车主体的移动,所述盘架连接所述车架,所述车架竖直向下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其中,所述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盘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且位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前侧,所述升降组件升降时带动所述盘架升降;
7.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一餐盘放置区,便于放置使用后的脏餐盘,所述餐盘放置区位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盘架的正下方。
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干净的餐盘可放置在盘架上,便于使用者取用,而使用后的脏餐盘可放置在盘架正下方的底座上表面;而盘架通过升降组件实现了沿着车架做竖直方向的升降,以便调节底座上表面与盘架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脏餐盘的可用的堆置空间。在仅放置干净餐盘时,可将升降组件调整到较低的位置,甚至直接将盘架调整至最低位置,此时,盘架上表面与车架顶端的距离最大,也便于放置最多的干净餐盘,但是,此时的盘架的承重负荷也最大,故将其降到最低,通过在盘架下表面远离车架的位置设置垫脚,便于在盘架对向侧形成支撑点,对盘架产生平稳的支撑效果。
9.所述车架主体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升降槽,任一所述升降槽在所述车架主体的前侧表面向后凹进,且其槽体呈竖直设置,对应任一所述升降槽设有一所述升降组件;
10.任一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卡接槽和一盘架支撑件,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升降槽内,且自上而下沿所述升降槽的面向前侧的内壁呈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接槽
的槽开口面向前侧,所述盘架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盘架的底部;
11.所述盘架支撑件具有一可伸缩的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伸缩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伸出时从前往后卡接于其中一个卡接槽内,以便将所述盘架支撑架卡在任一所述卡接槽内形成支撑和上下方向的限位,同时也对盘架形成支撑。
12.本实用新型在对盘架进行升降调节时,控制盘架支撑件的卡接端使其伸出或者缩回,从而使其卡入不同的卡接槽内。
13.所述升降槽的左侧内壁设有向左凹进的凹槽、右侧内壁设有向右凹进的凹槽,
14.所述升降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一凸起,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凸起分别卡入所述升降槽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凹槽内,
15.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孔方向均为前后方向,所述卡接端从前往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16.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盘架支撑件的面向后侧的表面设有螺栓孔,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从后往前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旋入所述螺栓孔后连接所述盘架支撑件。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可有效避免盘架与车架主体脱离,滑块在盘架升降时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也可减轻盘架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
18.所述盘架支撑件设有内腔,其内设有第一伸缩杆和固定桩,所述固定桩上套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杆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盘架支撑件的内腔中,其前端设有开孔,通过所述开孔套于所述固定桩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缩回时压迫第一弹簧;
19.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后端穿出所述盘架支撑件的后侧表面并穿过所述滑块的第一通孔后形成所述卡接端;
20.所述盘架支撑件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竖直设置,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盘架支撑件的内腔,所述第三通孔内竖直穿入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杆身设有凹陷,其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高位置端位于低位置端的后侧,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向下穿出所述第三通孔、上端设有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面向所述第二倾斜面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杆身上套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向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通孔的边缘、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端。
21.本实用新型对升降组件操作时,先通过人手以握持方式压迫盘架支撑件上露出于第三通孔的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使第二伸缩杆向上动作后拉伸第二弹簧,第二伸缩杆向上动作时使控制端向上运动,通过第二倾斜面和第一倾斜面的配合,将竖直方向的推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推力,从而推动第一伸缩杆向前运动,第一伸缩杆向前运动时压迫第一弹簧,使卡接端向前收缩后退出卡接槽内,此时,盘架支撑件即可进行升降调节,待调节到预期高度后,再释放第二伸缩杆后,通过第二弹簧的恢复力将控制端向下拉回初始位置,从而使第一伸缩杆在第一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出卡接端,使其卡入对应位置的卡接槽内。
22.所述餐盘放置区的边缘设有挡板组件,包括前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对向设置,且两者中任一者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挡板、另一端连接所述车架主体,从而形成一包围区域,将所述餐盘放置区包围其中,如此设置还可有效避免放置于餐盘放置区的脏餐盘上沥出水体漫延至放置区外,污染场地。
23.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水箱,所述底座上设有沥水孔,所述沥水孔位于所述餐盘
放置区,所述沥水孔连通所述餐盘放置区和所述水箱,便于汇集从脏餐盘上沥出的水体,使其流入顺着沥水孔流入水箱中,防止水体流淌到车主体外,污染餐饮区域。
24.所述盘架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上凸的檐口,用于餐盘放置时,使餐盘的边缘架设在檐口上,也避免餐盘上沥出的水体从盘架边缘滴落。
25.所述盘架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盘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便于使餐盘上沥出的水体自导水孔顺流而下滴落至下方的餐盘放置区后,经过沥水孔流入水箱内。
26.所述车架主体上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竖直设置,其下端位于所述餐盘放置区的一侧;
27.所述盘架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的一端槽口连接所述导水孔、另一端槽口位于所述第一导水槽内,在盘架升降时,所述第二导水槽沿着所述第一导水槽移动,且第二导水槽的另一端槽口始终位于第一导水槽内,干净的餐盘在放置到盘架上表面后,如果沥出水体,则水体将沿着导水孔进入第二导水槽,再从其中滴入第一导水槽,并顺其竖直槽体顺流而下,最终流入餐盘放置区后经沥水孔汇入水箱。
28.所述盘架支撑件的下表面设有垫脚,以便在所述盘架降低至最低位置时,可通过垫脚形成盘架前侧的支撑,盘架后侧的支撑结构则由滑块和盘架支撑件的连接实现。
29.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仅同时支持干净餐盘和脏餐盘的分离放置,而且对放置空间可进行自由调节,手持调节操作方便快速,在各类应用场合中可应对餐盘使用的实际情况;另外,餐盘的沥水情况也得以改善,通过水箱汇集沥出水体后使使用区域不受水体污染,保证了区域的洁净。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盘架位于上限位时的一种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盘架位于下限位时的一种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俯视视角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盘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盘架从左视视角观察时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组件在锁定时的一种示意图;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组件在释放后的一种示意图;
3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位于升降槽内的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在卡入升降槽后的一种示意图;
4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箱的一种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
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42.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升降式盘架车,包括车主体,车主体包括车架、盘架1和底座2,车架用于支撑盘架1,底座2用于支撑车架,盘架1用于放置餐盘,底座2的下表面位于四角处分别设有一滚轮201,便于车主体的移动,车架的后侧表面还设有手把301,便于人手推动车主体时着力。
43.盘架1连接车架,车架竖直向下连接底座2的上表面。车架包括车架主体3和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车架主体3上,盘架1连接升降组件,且位于车架主体3的前侧,升降组件升降时带动盘架1升降;
44.底座2的上表面设有餐盘放置区5,餐盘放置区5位于车架主体3的前侧,且位于盘架1的正下方,使用后的脏餐盘即堆置于餐盘放置区5。
4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干净的餐盘可放置在盘架1上,便于使用者取用,而使用后的脏餐盘可放置在盘架1正下方的底座上表面,即餐盘放置区5中;而盘架1通过升降组件实现了沿着车架做竖直方向的升降,以便调节底座2的上表面与盘架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脏餐盘的可用的堆置空间。在仅放置干净餐盘时,可将升降组件调整到较低的位置,甚至可直接将盘架1调整至最低位置,此时,盘架1的上表面与车架顶端的距离最大,也便于放置最多的干净餐盘,但是,此时的盘架1的承重负荷也最大,故将其降到最低,通过在盘架1的下表面远离车架的位置设置垫脚101,便于在盘架1对向侧形成支撑点,对盘架1产生平稳的支撑效果。
4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盘架1在上下方向的升降,可进一步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架主体3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升降槽302,任一升降槽302在车架主体3的前侧表面向后凹进,且其槽体呈竖直设置,对应任一升降槽302设有一升降组件;
47.如图7、图8所示,任一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卡接槽401和一盘架支撑件402,卡接槽401设置于升降槽302内,且自上而下沿升降槽302的面向前侧的内壁呈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卡接槽401的槽开口面向前侧,盘架支撑件402固定连接盘架1的底部;
48.盘架支撑件402具有一可伸缩的卡接端,卡接端的伸缩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伸出时从前往后卡接于其中一个卡接槽401内,以便将盘架支撑架402卡在任一卡接槽401内形成支撑和上下方向的限位,同时也对盘架1形成支撑,在对盘架1进行升降调节时,控制盘架支撑件402的卡接端使其伸出或者缩回,从而使其卡入不同的卡接槽401内。
49.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槽401可采用凹陷结构和凸起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其中,
50.采用凹陷结构形式时,在升降槽的面向前侧的内壁上自下而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面向后侧凹进的凹槽,任一凹槽即成型为一卡接槽;
51.采用凸起结构形式时,在升降槽的面向前侧的内壁上自下而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向前侧凸起的挡块,相邻的挡块之间成型一卡接槽。
52.上述两种结构形式的卡接槽,仅在成型加工时采用工艺存在差异,其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相同,相比于凸起结构的卡接槽而言,凹陷结构的卡接槽的结构强度更高。
53.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对盘架1在前后方向的固定,可进一步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1、图10所示,升降槽302的左侧内壁设有向左凹进的凹槽、右侧内壁设有向右凹进的凹槽,如
图9、图10所示,升降槽302内设有滑块403,滑块403的左侧面设有左凸起4031、右侧面设有右凸起4032,左凸起4031和右凸起4032分别卡入升降槽302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凹槽内,滑块403上设有第一通孔4033和第二通孔4034,第一通孔4033和第二通孔4034的开孔方向均为前后方向,卡接端从前往后穿过第一通孔4033;
54.如图7、图8所示,对应第二通孔4034在盘架支撑件402的面向后侧的表面设有螺栓孔,滑块403通过螺栓404从后往前穿过第二通孔4034后旋入螺栓孔后连接盘架支撑件402。
55.另外,可在滑块403上设置两个第二通孔4034,且两者分别位于第一通孔4033的对向两侧,对应的,采用两个螺栓404锁紧滑块403和盘架支撑件402,并加固两者的连接结构。
5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403可有效避免盘架1与车架主体3脱离,滑块403在盘架1升降时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也可减轻盘架1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设置时,使滑块403卡入升降槽302内,由于滑块403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其上的凸起结构卡入升降槽302的凹槽内,从而使滑块403仅能在竖直方向升降,而无法脱离升降槽302,当滑块403固定连接盘架支撑件402后,也对盘架支撑件402和盘架1形成了前后方向的限制。
57.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升降槽302的顶端可设置为与车架主体3的顶端齐平,从而在车架主体3的顶端形成一便于卡入滑块403的卡入口,便于滑块403的安装;另外,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车架主体3的顶端可通过盖板303将卡入口盖合住,盖板303通过螺栓紧固在车架主体3的顶面。
5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对滑块设置另一种结构形式来实现其仅在升降槽内升降而无法脱离升降槽:滑块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设有导轮(图中未示出),导轮卡入其接近的升降槽的凹槽内。导轮结构能有效提高滑块滑动时的顺畅性,降低器件磨损。
59.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盘架支撑件402的卡接端的可伸缩性,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7、图8所示,盘架支撑件402设有内腔,其内设有第一伸缩杆4021和固定桩4022,固定桩4022上套入第一弹簧4023,第一伸缩杆4021的杆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盘架支撑件402的内腔中,其前端设有开孔40201,通过开孔套于固定桩4022中,第一伸缩杆4021缩回时压迫第一弹簧4023;
60.第一伸缩杆4021的后端穿出盘架支撑件402的后侧表面并穿过滑块403的第一通孔后形成盘架支撑件402的卡接端;
61.盘架支撑件402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竖直设置,第三通孔连通盘架支撑件402的内腔,第三通孔内竖直穿入第二伸缩杆4024,第一伸缩杆4021的杆身设有凹陷40202,其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的高位置端位于低位置端的后侧,第二伸缩杆4024的下端向下穿出第三通孔、上端设有一用于控制第一伸缩杆4021伸缩的控制端4025,控制端4025具有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面向第二倾斜面设置,第二伸缩杆4024的杆身上套入第二弹簧4026,第二弹簧4026向下固定连接第三通孔的边缘、向上固定连接控制端4025。
62.本实用新型对升降组件操作时,先通过人手以握持方式压迫盘架支撑件402上露出于第三通孔的第二伸缩杆4024的下端,使第二伸缩杆4024向上动作后拉伸第二弹簧4026,第二伸缩杆4024向上动作时使控制端4025向上运动,通过第二倾斜面和第一倾斜面的配合,将竖直方向的推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推力,从而推动第一伸缩杆4021向前运动,第一伸缩杆4021向前运动时压迫第一弹簧4023,使卡接端向前收缩后退出卡接槽401内,此时,盘架支撑件402即可进行升降调节,待调节到预期高度后,再释放第二伸缩杆4024后,通
过第二弹簧4026的恢复力将控制端4025向下拉回初始位置,从而使第一伸缩杆4021在第一弹簧402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出卡接端,使其卡入对应位置的卡接槽401内。
63.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餐盘放置区放置餐盘时的定位,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1所示,餐盘放置区5的边缘设有挡板组件501,包括前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对向设置,且两者中任一者的一端连接前挡板、另一端连接车架主体3(的前侧表面),从而形成一包围区域,该包围区域即形成餐盘放置区5。如此设置还可有效避免放置于餐盘放置区5的脏餐盘上沥出水体漫延至放置区外,污染场地,因此,各个挡板的连接处,挡板与底座的连接处,挡板与车架主体前侧表面的连接处均可采用玻璃胶等密封材料做密封处理。
64.本实用新型为便于汇集并清理餐盘放置区的水体,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11所示,底座的下表面设有水箱6,底座2上设有沥水孔502,沥水孔502位于餐盘放置区5,沥水孔502连通餐盘放置区5和水箱6,便于汇集从脏餐盘上沥出的水体,使其流入顺着沥水孔502流入水箱6中,防止水体流淌到车主体外,污染餐饮区域。
65.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对水箱6进行排水,可在水箱6的底部设置排水孔(图中未示出),在不需要排水时,通过橡胶塞或者其他材质制成的堵头封堵,待排水时起开。另外,水箱6的底面需高于滚轮201最下端,比如,设置水箱6的底面位于滚轮201的转轴所在高度以上,避免影响车主体的移动。
66.水箱6在设置时,其箱体高度受到其设置位置的影响无法过大,因此其可作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延展,即该水箱结构可设置为箱体高度较小,但底面积较大的箱体结构,底面积最大时可接近底座的下表面的面积,即可接近覆盖于底座2的下表面。水箱6的安装可采用固定结构,即采用螺栓或者焊接、铆接放置固定在底座2的下表面,或者,如图11所示,可采用抽取式结构,在车主体的底座2的下表面设置供抽拉水箱6的导轨202,水箱6的侧边在对向位置上设置便于卡入导轨202的滑块601,从而使水箱6呈一位于底座2的下表面的抽屉结构,方便以抽取方式快速拆装水箱6,有效降低安装、维护和清洗的难度。
67.本实用新型为便于干净餐盘的搁置,避免其从盘架上滑落,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1、图5所示,盘架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上凸的檐口102,用于餐盘放置时,使餐盘的边缘架设在檐口102上,也避免餐盘上沥出的水体从盘架边缘滴落,檐口102的上端面可设置为向盘架中心倾斜的斜面。
68.本实用新型为及时排尽盘架上从干净餐盘上沥出的水体,避免其沉积在盘架上表面,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1、图4、图5、图6所示,盘架1上设有导水孔103,导水孔103连通盘架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便于使餐盘上沥出的水体自导水孔103顺流而下滴落至下方的餐盘放置区5后,经过沥水孔502流入水箱6内。
69.另外,为便于盘架1上滴落的水体可准确掉入餐盘放置区5,避免其溅开,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1所示,车架主体3上设有第一导水槽304,第一导水槽304竖直设置,其下端位于餐盘放置区5的一侧;
70.为配合第一导水槽的导水作用的发挥,可进一步设置如下:如图6所示,盘架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导水槽104,第二导水槽104的一端槽口连接导水孔103、另一端槽口位于第一导水槽304内,在盘架1升降时,第二导水槽104沿着第一导水槽304移动,且第二导水槽104的另一端槽口始终位于第一导水槽304内,干净的餐盘在放置到盘架1的上表面后,如果沥出水体,则水体将沿着导水孔103进入第二导水槽104,再从其中滴入第一导水槽304,并顺
其竖直槽体顺流而下,最终流入餐盘放置区5后经沥水孔502汇入水箱6。
71.其中,可将第一导水槽304的下部内壁设置为倾斜面,便于导水。
7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之初,盘架1上往往堆置最多数量的干净餐盘,此时的盘架1,其承重较大,此时,一般将盘架1降低至最低位置,为此,可按如下结构设置,以便在盘架1承受长时间高负重的情况下防止盘架1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产生形变: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将垫脚101设置于盘架支撑件402的下表面,以便在盘架1降低至最低位置时,可通过垫脚101形成盘架1的前侧支撑,盘架1的后侧支撑的结构则由嵌入升降槽内的滑块和盘架支撑件402的连接实现。
7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了盘架车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可机动调整干净餐盘和脏餐盘的放置空间,且具有沥水功能,避免污染餐盘和使用区域的场地。
74.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车架主体可采用铝合金制成中空的直立柱体结构,不仅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开孔和开槽,铝合金制的车架主体不仅可减重,又确保了车架的结构强度,而其内中空的设置可进一步减重,也便于减少生产材料损耗,比如,可将车架主体设置为壳体结构,其由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组成,其中,因为前侧面上需要开设升降槽和槽内的卡接槽,以及沥水用的第一导水槽,因此其板厚需要设置得相对于其他面要大,而左右侧面和后侧面对应的型材的板厚可设置得较前侧面对应型材的板厚小,四个侧面可通过铝合金型材的一般连接结构相互连接,比如用玻璃胶拼接后,在上部用盖板在四个角部连接各个侧面的型材顶端的连接角,或者在相邻侧面的连接处用铝合金制材工艺中常用的塑料连接件连接各个侧面对应型材。车架主体底面可由底座的底面向上穿入螺栓后锁紧车架主体在底座上表面。
7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