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后悬架型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9434发布日期:2021-12-25 02:33阅读:1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后悬架型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后悬架型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属于电动三轮车领域。


背景技术:

2.三轮车被广泛用于载客和载货运输,目前现有的电动三轮车一般采用弹簧或钢板弹簧作为减震方式,这种结构的车架,容易引起车辆的整体颠簸,设置会引起侧翻。尽管有的采用麦弗逊式后悬架是减震方式,但是这种结构由于支撑柱压力大容易造成支撑柱变形;行驶在不平路面时,车轮容易自动转向,容易侧倾,难以操控,容易引起驾驶人员的疲劳,而且底盘较低,容易发生道路与底盘撞击现象,即使增加稳定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耐用性不高,减震器容易漏油需要定期更换。
3.如何能够提高电动三轮车的操控性,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降低车辆的整体颠簸成度,防止因颠簸带来的人员疲劳,货物损伤是电动三轮车面临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电动三轮差操控型差、车辆颠簸以及货物损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后悬架型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这种电动三轮车车架结构既能保证三轮车承载能力,又能减少车辆整体颠簸,还可减缓驾驶者以及乘车人员的疲劳度,可提高三轮车辆的操控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立后悬架型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包括脚踏架、液压阻力器,所述电动三轮车的车厢底部两侧纵向车架前低后高,纵向车架前后之间为弯曲过渡的整体缩管,整体缩管前低部分截面小于后高部分截面,纵向车架之间设置有多根横杆和横管,纵向车架两外侧的下方分别悬吊有独立后悬架,独立后悬架前后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悬吊方式,两侧独立后悬架后端分别设置有横向车轮轴轴孔,后车轮位于独立后悬架外侧,车轮轴与驱动装置的差速器之间采用悬空传动轴,车轮轴、差速器以及悬空传动轴之间利用活动关节连接;
6.进一步,所述整体缩管的前后之间弯曲过渡部位利用两个相反方向的圆弧平缓过渡;
7.进一步,所述纵向车架的后高部分末端设置有后部横杆,后部横杆上固定有吊件,两侧吊件上分别悬吊有液压阻力器,液压阻力器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车轮轴正上方的独立后悬架末端;
8.进一步,所述电动三轮车车厢底部两侧的整体缩管弯曲过渡低位部分穿设有前部横杆,前部横杆两端分别悬吊有凵字形部件,凵字形部件包括两侧的侧板,侧板上开设有吊孔,侧板下方固定有独立后悬架前端,每个凵字形部件的两侧板位于单侧纵向车架两侧;
9.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差速器,电机和差速器固定在后部横管或/和后部横杆下方,差速器两半轴与车轮轴之间设置有悬空传动轴,两侧差速器与半轴、车轴以及
悬空传动轴之间的活动关节为滑块式传动轴或球笼式传动轴的联轴节;
10.进一步,所述整体缩管的细端与脚踏架架管截面一致。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通过是电动三轮车车厢底部两侧的纵向车架前低后高,可在整体缩管后高部分的下方腾出设置驱动部分的位置,可以抬高车厢底盘,防止在不平道路上驱动部分与道路突出部位的碰撞,可防止损坏电机、减速机以及差速器,通过在纵向车架前后之间使用弯曲过渡的整体缩管,可提高车厢的载重量,减少应力带来的车架损伤,提高车架的耐久性能;通过设置多根横杆可将横杆延伸至纵向车架外车,利用横杆两端分别悬吊车辆两侧的独立后悬架两端,特别是在车轮轴正上方的独立后悬架末端设置液压阻力器,可克服单侧车轮带来的颠簸,防止带来这个车厢的颠簸,进一步克服了因颠簸带来的人员疲劳、货物损伤;通过在轮轴、差速器以及悬空传动轴之间采用活动关节连接,可减少独立后悬架颠簸带来的半轴乃至差速器的变形或损伤,提高驱动驱动装置设置位置的灵活性;这种电动三轮车车架结构既能保证三轮车承载能力,又能减少车辆整体颠簸,减缓驾驶者以及乘车人员的疲劳度,还可提高三轮车辆的操控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右侧独立后悬架 前后端的连接结构放大图一。
15.图4 右侧独立后悬架 前后端的连接结构放大图二。
16.图5左侧后部横杆端固定的电解结构示意图。
17.标号说明:10

纵向车架、10a

圆弧一、10b

圆弧二、10c

后高部分、10d

前低部分、11

脚踏架、12a

前部横杆、12b

后部横杆、12c

后部横管、13

独立后悬架、14

后车轮、15

电机、16

差速器、17

吊件、18

液压阻力器、19

凵字形部件、19a

侧板、20

悬空传动轴、21

联轴节、22

三角形支撑件、23

刹车拉柄、24

刹车鼓。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独立后悬架分左右两部分,左右两侧的独立后悬架与纵向车架、液压阻力器等的连接结构相互对称。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立后悬架13型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减震电动三轮车车架包括脚踏架11、液压阻力器18,所述电动三轮车车厢底部两侧的纵向车架10前低后高,纵向车架10前后之间为弯曲过渡的整体缩管,整体缩管前低部分10d截面小于后高部分10c截面,纵向车架10之间设置有多根横杆和横管,纵向车架10两外侧的下方分别悬吊有独立后悬架13,独立后悬架13前后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悬吊方式,两侧独立后悬架13后端分别设置有横向车轮轴轴孔,一对后车轮14分别位于两侧的独立后悬架13外侧,车轮轴与驱动装置的差速器16之间采用悬空传动轴,车轮轴、差速器16以及悬空传动轴之间利用活动关节连接。
20.所述整体缩管的前后之间弯曲过渡部位利用两个相反方向的圆弧平缓过渡,两个
圆弧分别是圆弧一10a和圆弧二10b,圆弧一10a和圆弧二10b的一端相互连接,圆弧一10a和圆弧二10b分别是前低部分10d和后高部分10c。
21.所述纵向车架10后高部分10c末端设置有后部横杆12b,后部横杆12b上固定有吊件17,两侧吊件17上分别悬吊有液压阻力器18,液压阻力器18的下端通过u型结构的三角形支撑件22固定设置在车轮轴正上方的独立后悬架13末端,其中,三角形支撑件22上端设置有支撑销,支撑销穿设在液压阻力器18下端的圆孔内,三角形支撑件22底部焊接固定在独立悬空架13末端的车轮轴正上方。
22.图3是右侧独立后悬架13 前后端的连接结构放大图一、图4是右侧独立后悬架13 前后端的连接结构放大图二、图5是左侧后部横杆12b端固定的电解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动三轮车车厢底部两侧的整体缩管弯曲过渡低位部分穿设固定有前部横杆12a,前部横杆12a两端分别悬吊有凵字形部件19,凵字形部件19包括两侧的侧板19a,侧板19a上开设有吊孔,前部横杆12a端部穿设在吊空中,侧板19a下方固定有独立后悬架13前端,每个凵字形部件19的两侧板19a位于单侧纵向车架10两侧。
23.参照图1、图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5和差速器16,电机15和差速器16固定在后部横管12c或/和后部横杆12b下方,差速器16两半轴与车轮轴之间设置有悬空传动轴20,两侧差速器16与半轴、车轴以及悬空传动轴20之间的活动关节为滑块式传动轴或球笼式传动轴的联轴节21。
24.在本实施例中,后部横管12c为向下形成了梯形机构,所述两侧差速器16与半轴、车轴以及悬空传动轴20之间的活动关节为滑块式传动轴的联轴节21。
25.所述整体缩管的细端与脚踏架11架管截面一致,显得整齐美观。
26.所述车轮设置有现有技术的刹车鼓24,刹车鼓24设置有一对刹车片,一对刹车片一端铰接,其中一边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一个刹车拉柄23,然后通过拉线延伸至车把的刹车手柄上,拉动刹车拉柄23时两者中间怒未的突出比相互滑动接触,向刹车鼓24扩张并与刹车鼓24内周摩擦实现制动。
2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通过是电动三轮车车厢底部两侧的纵向车架10前低后高,可在整体缩管后高部分10c的下方腾出设置驱动部分的位置,可以抬高车厢底盘,防止在不平道路上驱动部分与道路突出部位的碰撞,可防止损坏电机15、减速机以及差速器16,通过在纵向车架10前后之间使用弯曲过渡的整体缩管,可提高车厢的载重量,减少应力带来的车架损伤,提高车架的耐久性能;通过设置多根横杆可将横杆延伸至纵向车架10外车,利用横杆两端分别悬吊车辆两侧的独立后悬架13两端,特别是在车轮轴正上方的独立后悬架13末端设置液压阻力器18,可克服单侧车轮带来的颠簸,防止带来这个车厢的颠簸,进一步克服了因颠簸带来的人员疲劳、货物损伤;通过在轮轴、差速器16以及悬空传动轴之间采用活动式关节连接,可减少独立后悬架13颠簸带来的半轴乃至差速器16的变形或损伤,提高驱动驱动装置设置位置的灵活性;这种电动三轮车车架结构既能保证三轮车承载能力,又能减少车辆整体颠簸,减缓驾驶者以及乘车人员的疲劳度,还可提高三轮车辆的操控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