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6551发布日期:2022-02-09 14:4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灾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


背景技术:

2.传统车辆通常是全履带车或车轮式车辆,全履带车辆虽然越野性能好,如坦克或履带运输车辆能够在地形复杂的地方行进,但是生产成本高,且载人后前进速度慢,而且履带总成和传动机构故障率高,,稳定性低;轮式车辆使用的是车轮轮胎,相对来说生产成本也较低,生产容易,在规整的道路上行进速度快,但是在通行条件差的地方没有办法使用,越野性能太差。
3.而在进行救灾工作时不但需要轮式车辆的行进速度,还需要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以保证救灾速度,且灾区往往路面较为复杂,同时需要保证越野能力。
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
5.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在同时保证越野能力和速度。
7.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
8.车体,所述车体设置有用于容纳救灾人员的乘坐仓;
9.座椅,所述座椅设置于乘坐仓内部,所述座椅用于承载救灾人员;
10.前轮,所述前轮与所述车体相连接,所述前轮能够引导车辆行进方向;
11.履带组,所述履带组包括传动轮和履带,所述传动轮安装于车体上,所述传动轮与履带相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轮包括主动轮、导向轮、承重轮,所述主动轮转动能够将动力传输给履带,所述导向轮用于引导履带的传动方向,所述承载轮高度低于主动轮和导向轮,所述承重轮承载车体重量。
12.采用上述方案,救灾人员可以乘坐在乘坐仓内部的座椅上,将救灾人员运输至救灾现场,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前轮和履带组,所述前轮能够保证车辆处于平地时的速度,所述履带组能够保证在灾区的越野能力,同时保证越野能力和速度,提高救灾速度,提高救援抢险能力。
13.进一步地,所述乘坐仓内设置有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座椅,多个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乘坐仓两侧,且所述座椅固定于乘坐仓底部。
14.采用上述方案,多个所述座椅彼此相互连接,能够节约乘坐仓空间,便于在仓内容纳更多的人员及救灾设备,提高运载能力。
15.优选地,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还设置有装备仓,所述装备仓的仓门设置于乘坐仓底部,所述装备仓的仓门设置于两排座椅之间。
16.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装备仓用于容纳救灾人员的装备,救灾人员在前往灾区的途中,能够将随身装备放置于所述装备仓中,且所述装备仓的仓门设置于两排座椅之间,便于救灾人员放入或取出救灾装备。
17.优选地,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还设置有运输板,当车辆行使时,所述运输板置于所述装备仓中,当到达救灾现场时,所述运输板一端连接乘坐仓,另一端连接地面。
18.采用上述方案,当到达救灾现场时,所述运输板一端连接乘坐仓,另一端连接地面,一方面便于救灾人员上下,另一方面便于将大件救灾装备从装备仓卸下。
19.进一步地,所述履带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与车体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固定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轮连接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均通过转轴相连接。
20.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均通过转轴相连接,当车辆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所述承重轮能够上下浮动,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21.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固定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承重轮相连接。
22.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承重轮相连接,提高对所述承重轮的缓震效果,提高越野能力。
2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传动轮连接、另一端与车体连接。
24.采用上述方案,车辆在灾区行驶时往往地形较为复杂,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传动轮连接、另一端与车体连接,可以有效的减少车体和传动轮之间的振动,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
25.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与主动轮或者导向轮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
26.采用上述方案,为所述承重轮提供另一端的连接位置,即同时存在支撑件和连接件两个连接位置,提高所述承重轮的称重能力。
27.更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相连接。
28.采用上述方案,当承重轮上下浮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分担承重轮传向所述支撑件的力量,在提高缓震能力的同时,提高所述支撑件的结构稳定性,延长支撑件使用寿命。
29.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中段相连接。
30.采用上述方案,延长力臂,提高缓震效果。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1.本技术的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救灾人员可以乘坐在乘坐仓内部的座椅上,将救灾人员运输至救灾现场,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前轮和履带组,所述前轮能够保证车辆处于平地时的速度,所述履带组能够保证在灾区的越野能力,同时保证越野能力和速度,提高救灾速度,提高救援抢险能力;
33.2.本技术的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多个所述座椅彼此相互连接,能够节约乘坐仓空间,便于在仓内容纳更多的人员及救灾设备,提高运载能力;
34.3.本技术的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所述装备仓用于容纳救灾人员的装备,救灾人员在前往灾区的途中,能够将随身装备放置于所述装备仓中,且所述装备仓的仓门设置于两排座椅之间,便于救灾人员放入或取出救灾装备;
35.4.本技术的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当承重轮上下浮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分担承重轮传向所述支撑件的力量,在提高缓震能力的同时,提高所述支撑件的结构稳定性,延长支撑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技术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技术履带组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技术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技术履带组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技术乘坐仓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为本技术乘坐仓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4.图8为本技术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5.附图标记说明:
46.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47.1、车体;11、乘坐仓;12、驾驶仓;2、座椅;3、前轮;4、履带组;41、传动轮;411、主动轮;412、导向轮;413、承重轮;42、履带;5、装备仓;6、运输板;7、连接组件;71、固定件;72、连接件;721、第一连接杆;722、第二连接杆;73、第一弹性件;74、支撑件;741、第三连接杆;742、第四连接杆;743、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9.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50.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51.如图1、2、3、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
52.车体1,所述车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救灾人员的乘坐仓11;
5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用于容纳驾驶员的驾驶仓12。
54.座椅2,所述座椅2设置于乘坐仓11内部,所述座椅2用于承载救灾人员;
55.前轮3,所述前轮3与所述车体1相连接,所述前轮3能够引导车辆行进方向;
5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驾驶员可以操控所述前轮3使车辆转向。
57.履带组4,所述履带组4包括传动轮41和履带42,所述传动轮41安装于车体1上,所述传动轮41与履带42相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轮41包括主动轮411、导向轮412、承重轮413,所述主动轮411转动能够将动力传输给履带42,所述导向轮412用于引导履带42的传动方向,所述承载轮高度低于主动轮411和导向轮412,所述承重轮413承载车体1重量。
5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主动轮411输出动力带动履带42运动,进而使车辆运动,其余各轮如导向轮412、承重轮413,均能被履带42带动转动。
5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前轮3也可以为输出动力的驱动轮,即所述前轮3和主动轮411均可以输出动力。
60.采用上述方案,救灾人员可以乘坐在乘坐仓11内部的座椅2上,将救灾人员运输至救灾现场,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前轮3和履带组4,所述前轮3能够保证车辆处于平地时的速度,所述履带组4能够保证在灾区的越野能力,同时保证越野能力和速度,提高救灾速度,提高救援抢险能力。
61.如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乘坐仓11内设置有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座椅2,多个所述座椅2设置于所述乘坐仓11两侧,且所述座椅2固定于乘坐仓11底部。
62.采用上述方案,多个所述座椅2彼此相互连接,能够节约乘坐仓11空间,便于在仓内容纳更多的人员及救灾设备,提高运载能力。
63.如图7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还设置有装备仓5,所述装备仓5的仓门设置于乘坐仓11底部,所述装备仓5的仓门设置于两排座椅2之间。
6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装备仓5设置有用于容纳装备的容纳空间,所述装备仓5的仓门可以为推拉式或者翻转式。
65.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乘坐仓11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装备仓5的仓门相配合的滑轨,所述仓门沿滑轨滑动使所述装备仓5打开或关闭。
66.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装备仓5用于容纳救灾人员的装备,救灾人员在前往灾区的途中,能够将随身装备放置于所述装备仓5中,且所述装备仓5的仓门设置于两排座椅2之间,便于救灾人员放入或取出救灾装备。
67.便于将人员和装备分开放置,提高人员安全性。
68.如图8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还设置有运输板6,当车辆行使时,所述运输板6置于所述装备仓5中,当到达救灾现场时,所述运输板6一端连接乘坐仓11,另一端连接地面。
6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到达救灾现场时,所述运输板6一端搭接与乘坐仓11边缘,
另一端连接地面。
70.采用上述方案,当到达救灾现场时,所述运输板6一端连接乘坐仓11,另一端连接地面,一方面便于救灾人员上下,另一方面便于将大件救灾装备从装备仓5卸下。
71.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履带组4还包括连接组件7,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固定件71和连接件72,所述固定件71与车体1相连接,所述连接件72一端与固定件7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轮413连接相连接,所述连接件72的两个连接端均通过转轴相连接。
72.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件72的两个连接端均通过转轴相连接,当车辆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所述承重轮413能够上下浮动,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73.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72包括第一连接杆721和第二连接杆722,所述第一连接杆721与第二连接杆722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连接件72通过第一连接杆721与固定件7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22与所述承重轮413相连接。
74.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721与第二连接杆722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22与所述承重轮413相连接,提高对所述承重轮413的缓震效果,提高越野能力。
75.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7还包括第一弹性件73,所述第一弹性件73一端与传动轮41连接、另一端与车体1连接。
76.采用上述方案,车辆在灾区行驶时往往地形较为复杂,所述第一弹性件73一端与传动轮41连接、另一端与车体1连接,可以有效的减少车体1和传动轮41之间的振动,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
77.如图4、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7还包括支撑件74,所述支撑件74包括第三连接杆741和第四连接杆742,所述第三连接杆741和第四连接杆742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41与主动轮411或者导向轮412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742与第二连接杆722相连接。
78.采用上述方案,为所述承重轮413提供另一端的连接位置,即同时存在支撑件74和连接件72两个连接位置,提高所述承重轮413的称重能力。
79.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74设置有第二弹性件743,所述第二弹性件743一端与第三连接杆74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42相连接。
8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73和第二弹性件743均可以为弹簧或者液压杆。
81.采用上述方案,当承重轮413上下浮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743能够分担承重轮413传向所述支撑件74的力量,在提高缓震能力的同时,提高所述支撑件74的结构稳定性,延长支撑件74使用寿命。
82.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743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741和第四连接杆742的中段相连接。
83.采用上述方案,延长力臂,提高缓震效果。
84.工作原理:救灾人员可以乘坐在乘坐仓11内部的座椅2上,驾驶仓12内的驾驶员驾驶车辆,将救灾人员运输至救灾现场,所述半履带式全地形运兵车包括前轮3和履带组4,所述前轮3能够保证车辆处于平地时的速度,所述履带组4能够保证在灾区的越野能力,同时保证越野能力和速度,提高救灾速度,提高救援抢险能力。
85.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