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单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2473发布日期:2022-03-23 12:2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单脚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单脚车。


背景技术:

2.单脚车,是一种专门为腿脚伤残人群所设计的代步工具,现有的大部分单脚车存在体积占用大,采用完全固定装配的形式进行安装,导致存在运输存放困难的问题,虽然也存在少许可以折叠的单脚车,但是对于伤残人群而言,均存在折叠复杂的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折叠的单脚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单脚车,具有方便折叠、便于存放的优点。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单脚车,技术方案如下:
6.包括:
7.主体车架,所述主体车架上设置有前车轮、把手、鞍座以及锁紧块;
8.折叠后轮组件,所述折叠后轮组件铰接在所述主体车架上,所述折叠后轮组件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块配合的限位结构用于使所述折叠后轮组件固定在所述主体车架上。
9.由主体车架以及折叠后轮组件组成,将折叠后轮组件铰接在主体车架上,并通过限位结构进行固定,在需要存放运输的时候,只需通过解除限位结构对折叠后轮组件的限位,就可以直接将折叠后轮组件翻转至主体车架上达到缩减体积的功能。
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的后车轮,所述后轮支架铰接在所述主体车架上,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
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后轮支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用于与所述主体车架进行铰接的铰轴,所述后车轮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撑板上。
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转动轴、限位轴、限位块以及偏心锁紧件,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限位轴垂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穿设在所述限位轴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偏心锁紧件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轴的末端。
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置有刹车片,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与所述刹车片连接,驱动所述刹车装置使所述刹车片转动进而与所述后车轮摩擦接触。
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刹车装置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刹车片连接,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后车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车轮对称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1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包括转动部以及摩擦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摩擦部设置在转动部上朝两侧方向延伸用于与两个所述后车轮对应。
1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后车轮摩擦接触的一侧开设有锯齿。
1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块用于与所述锁紧块接触配合。
19.由上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单脚车,由主体车架以及折叠后轮组件组成,将折叠后轮组件铰接在主体车架上,并通过限位结构进行固定,在需要存放运输的时候,只需通过解除限位结构对折叠后轮组件的限位,就可以直接将折叠后轮组件翻转至主体车架上达到缩减体积的功能,因此具有方便折叠、便于存放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单脚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后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后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后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0、主体车架;200、折叠后轮组件;300、限位结构;110、前车轮;120、把手;130、鞍座;140、锁紧块;210、后轮支架;220、后车轮;230、固定轴;240、刹车片;250、固定板;260、第二弹性件;211、支撑板;212、铰轴;241、转动部;242、摩擦部;310、转动轴;320、限位轴;330、限位块;340、偏心锁紧件;350、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折叠单脚车,其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30.主体车架100,主体车架100上设置有前车轮110、把手120、鞍座130以及锁紧块140;其中,把手120用于让使用者进行握持,并通过转动把手120可以转动前车轮110的方向,进而改变行进方向,鞍座130用于支撑使用者存在伤残的脚。
31.折叠后轮组件200,折叠后轮组件200铰接在主体车架100上,折叠后轮组件200设
置有与锁紧块140配合的限位结构300用于使折叠后轮组件200固定在主体车架100上。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主体车架100以及折叠后轮组件200组成,将折叠后轮组件200铰接在主体车架100上,并通过限位结构300进行固定,在需要存放运输的时候,只需通过解除限位结构300对折叠后轮组件200的限位,就可以直接将折叠后轮组件200翻转至主体车架100上达到缩减体积的功能。
33.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后轮组件200包括后轮支架210以及转动设置在后轮支架210上的后车轮220,后轮支架210铰接在主体车架100上,限位结构300设置在后轮支架210上。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限位结构300将后轮支架210固定在主体车架100上,由主体车架100上的前车轮110以及后轮支架210上的后车轮220与地面接触,使用者双手握持把手120,将存在伤残的脚放置鞍座130上然后扶持前进,通过前车轮110与后车轮220来进行支撑,便于脚部伤残的人群移动。
35.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后轮支架210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211,两块支撑板211之间连接有用于与主体车架100进行铰接的铰轴212,后车轮220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11上。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两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211来组成后轮支架210与主体车架100进行铰接,这样可以在保持足够的整体刚度以及强度的同时,不仅减轻了折叠后轮组件200的整体重量,还减轻了整个小车的重量,这样不仅有利于伤残人群进行移动,还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折叠。
37.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00包括转动轴310、限位轴320、限位块330以及偏心锁紧件340,转动轴310转动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11之间,限位轴320垂直设置在转动轴310上,限位块330滑动设置在限位轴320上,转动轴310与限位块330之间设置有穿设在限位轴320上的第一弹性件350,偏心锁紧件340转动设置在限位轴320的末端。其中,第一弹性件350可以是弹簧。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310连同限位轴320、限位块330、第一弹性件350以及偏心锁紧件340在两块支撑板211之间转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需要将整个折叠后轮组件200固定在主体车架100上,此时,在转动轴310的作用下,将限位轴320、限位块330、第一弹性件350以及偏心锁紧件340转动至主体车架100上的锁紧块140位置,锁紧块140上开设有u形槽,使限位轴320以及第一弹性件350处于u形槽内,在第一弹性件350的弹力作用下,将限位块330顶起在u形槽的上方位置,限位块330的尺寸大于u形槽的宽度,即限位块330无法穿过u形槽,限位块330在弹力作用下与限位轴320末端的偏心锁紧件340接触,偏心锁紧件340以偏心的形式转动设置在限位轴320上,因此偏心锁紧件340可以在限位轴320上转动,由于是偏心设置,因此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限位块330在限位轴320上滑动,通过转动偏心锁紧件340使限位块330与锁紧块140的表面接触,由于偏心锁紧件340为偏心设置,限位块330在弹力的作用下会朝向偏心锁紧件340的一侧移动,因此形成自锁结构,此时的限位轴320无法进行转动,限位块330与锁紧块140紧密接触,进而完成限位固定。在需要进行折叠时,需要接触限位,此时只需要反向转动偏心锁紧件340,让限位块330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这就能使限位轴320可以重新转动,进而脱离u形槽,此时整个折叠后轮组件200处于自由铰接的状态,可以进行折叠操作。
39.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211之间设置有固定轴230,固定轴230上转动设置有刹车片240,把手120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与刹车片240连接,驱动刹车装置使刹车片240转动进而与后车轮220摩擦接触。
4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刹车装置设置在把手120上便于使用者握持,该刹车装置为市场上,自行车上的常规手刹,因此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41.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211之间设置有固定板250,刹车装置穿过固定板250与刹车片240连接,刹车片240与固定板25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60。其中,第二弹性件260可以是弹簧。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刹车的时候,刹车装置通过刹车线与刹车片240的一端连接,刹车线穿过固定板250对刹车片240进行拉扯,刹车片240转动设置在固定轴230上,刹车线在拉扯刹车片240的一端时,刹车片240在杠杆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刹车片240的另一端与后车轮220马车接触,进而完成刹车,在这个过程中,刹车片240与刹车线连接的一端会挤压第二弹性件260,在刹车完成后,在第二弹性件260的弹力作用下,刹车片240复位,从而脱离与后车轮220的接触。
43.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后车轮220设置有两个,两个后车轮220对称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11的两侧。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后车轮220来分散受力,进而提高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使用者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进行移动。
45.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刹车片240包括转动部241以及摩擦部242,转动部241转动设置在固定轴230上,摩擦部242设置在转动部241上朝两侧方向延伸用于与两个后车轮220对应。
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单个刹车片240包括了一个转动部241以及朝两侧方向延伸的摩擦部242,在刹车时,通过朝两侧方向延伸的摩擦部242同时与两个后车轮220进行摩擦接触,进而提高刹车效率,仅仅只需要在把手120上设置一个刹车装置就可以对两个后车轮220进行刹车,可以降低成本。
47.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刹车片240与后车轮220摩擦接触的一侧开设有锯齿。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锯齿来提高摩擦力,进而提高刹车效率,进而提高安全性。
49.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211之间设置有支撑块用于与锁紧块140接触配合。
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块来分散受力,进而提高稳定性。
51.此外,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把手120以及鞍座130在主体车架100上可以进行伸缩折叠,可以采用常规折叠自行车上的伸缩折叠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5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