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3290发布日期:2022-06-29 00:1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当前,由于人们对车辆安全重视度有了较大提升,国内外车辆安全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车型设计过程中,汽车车身侧围侧碰安全分析往往无法达到预期要求,需要通过增加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的料厚的来满足安全法规,导致整车重量提高,油耗同步增加,与现今全球提倡的节能减排口号背道而驰。在现今车型开发过程中,由于为保证整车侧碰满足要求,如采用传统搭接方案,b柱加强板的贴合面较少,焊接区域存在不足,汽车车身侧围整体刚度无法满足侧碰要求,只有通过增加b柱加强板厚度来达成侧碰目标,无形中增加了整车重量,导致重量目标无法达成,油耗上升,整车燃油经济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b柱加强板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的目标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b柱加强板料厚较厚,车身弯扭模态值低等不足,大大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提升车辆整体性能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
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包括b柱加强板本体1,b柱加强板本体1上部设置上搭接板件2,b柱加强板本体1下部设置下搭接板件3,上搭接板件2设置为截面呈弯折状结构,上搭接板件2搭接在截面呈弯折状结构的a柱上边梁4上,所述的上搭接板件2同时通过多个上焊点15与a柱上边梁4焊接。
6.所述的下搭接板件3设置为截面呈弯折状结构,下搭接板件3搭接在截面呈弯折状结构的门槛加强梁5上,所述的下搭接板件3同时通过多个下焊点6与门槛加强梁5焊接。
7.所述的b柱加强板本体1上部与上搭接板件2为一体式结构,b柱加强板本体1下部与下搭接板件3为一体式结构。
8.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上搭接板件2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ⅰ7,上搭接板件2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ⅰ8。
9.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a柱上边梁4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ⅱ9,a柱上边梁4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ⅱ10。
10.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下搭接板件3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ⅲ11,下搭接板件3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ⅲ12。
11.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门槛加强梁5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ⅳ13,门槛加强梁5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ⅳ14。
12.所述的b柱加强板本体1和上搭接板件2呈t字形结构,b柱加强板本体1和下搭接板
件3呈倒t字形结构。
1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基于独特巧妙的构思,提出改进方案。在汽车车身上,侧围b柱加强板位于车身侧围总成中,主要起连接侧围上部a柱上边梁与下部门槛加强梁的作用。整车焊接时,与顶盖横梁、地板横梁等一起形成乘用舱保护框架,保护车内成员在发生碰撞时不让车辆变形带来的生命危害。上述结构,增加面积较大的上搭接板件和下搭接板件,并且上搭接板件和和下搭接板件为截面呈弯折的结构,从而可靠与上部a柱上边梁与下部门槛加强梁搭接,这样,通过增加b柱加强板与车身上下部的搭接面积,以及弯折结构可靠搭接并通过焊点焊接,从而在能够在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等目标要求,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在b柱加强板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的目标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b柱加强板料厚较厚,车身弯扭模态值低等不足,大大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提升车辆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15.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b柱加强板本体;2、上搭接板件;3、下搭接板件;4、a柱上边梁;5、门槛加强梁;6、下焊点;7、外弯折部ⅰ;8、内弯折部ⅰ;9、外弯折部ⅱ;10、内弯折部ⅱ;11、内弯折部ⅲ;12、外弯折部ⅲ;13、内弯折部ⅳ;14、外弯折部ⅳ;15、上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包括b柱加强板本体1,b柱加强板本体1上部设置上搭接板件2,b柱加强板本体1下部设置下搭接板件3,上搭接板件2设置为截面呈弯折状结构,上搭接板件2搭接在截面呈弯折状结构的a柱上边梁4上,所述的上搭接板件2同时通过多个上焊点15与a柱上边梁4焊接。所述的下搭接板件3设置为截面呈弯折状结构,下搭接板件3搭接在截面呈弯折状结构的门槛加强梁5上,所述的下搭接板件3同时通过多个下焊点6与门槛加强梁5焊接。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基于独特巧妙的构思,提出改进方案。在汽车车身上,侧围b柱加强板位于车身侧围总成中,主要起连接侧围上部a柱上边梁4与下部门槛加强梁5的作用。整车焊接时,与顶盖横梁、地板横梁等一起形成乘用舱保护框架,保护车内成员
在发生碰撞时不让车辆变形带来的生命危害。上述结构,增加面积较大的上搭接板件2和下搭接板件3,并且上搭接板件2和和下搭接板件3为截面呈弯折的结构,从而可靠与上部a柱上边梁4与下部门槛加强梁5搭接,这样,通过增加b柱加强板与车身上下部的搭接面积,以及弯折结构可靠搭接并通过焊点焊接,从而在能够在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等目标要求,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在b柱加强板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的目标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b柱加强板料厚较厚,车身弯扭模态值低等不足,大大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提升车辆整体性能。
22.所述的b柱加强板本体1上部与上搭接板件2为一体式结构,b柱加强板本体1下部与下搭接板件3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结构,通过一体式的结构设置,确保b柱加强板的整体强度,并且制造工艺简单。
23.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上搭接板件2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ⅰ7,上搭接板件2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ⅰ8。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a柱上边梁4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ⅱ9,a柱上边梁4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ⅱ10。上述结构,上搭接板和a柱上边梁4可靠实现搭接,并且焊点焊接。有效保障b柱加强板与a柱上边梁4的搭接面积,提高强度。
24.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下搭接板件3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ⅲ11,下搭接板件3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ⅲ12。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的门槛加强梁5上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内侧方向弯折的内弯折部ⅳ13,门槛加强梁5下部设置向汽车车身外侧方向弯折的外弯折部ⅳ14。上述结构,下搭接板件和门槛加强梁5可靠实现搭接,并且焊点焊接。有效保障b柱加强板与门槛加强梁5的搭接面积,提高强度。
25.所述的b柱加强板本体1和上搭接板件2呈t字形结构,b柱加强板本体1和下搭接板件3呈倒t字形结构。上述结构,整个b柱加强板呈工字型结构,上部和下部分别有较大面积的搭接,连接可靠。通过对b柱加强板结构的优化,能够实现在同等性能目标达成的情况下,大大降低零部件重量,减少整车生产成本,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
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基于独特巧妙的构思,提出改进方案。在汽车车身上,侧围b柱加强板位于车身侧围总成中,主要起连接侧围上部a柱上边梁与下部门槛加强梁的作用。整车焊接时,与顶盖横梁、地板横梁等一起形成乘用舱保护框架,保护车内成员在发生碰撞时不让车辆变形带来的生命危害。上述结构,增加面积较大的上搭接板件和下搭接板件,并且上搭接板件和和下搭接板件为截面呈弯折的结构,从而可靠与上部a柱上边梁与下部门槛加强梁搭接,这样,通过增加b柱加强板与车身上下部的搭接面积,以及弯折结构可靠搭接并通过焊点焊接,从而在能够在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等目标要求,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在b柱加强板较薄料厚的前提下,达成侧碰安全与整车模态的目标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b柱加强板料厚较厚,车身弯扭模态值低等不足,大大提升整车刚度及模态,同时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及费用,提升车辆整体性能。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