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2712发布日期:2022-06-15 17: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辊组以及终定形辊组,所述变形辊组包括第一变形辊对(200),所述第一变形辊对(200)之间形成第一变形孔(210),所述终定形辊组之间形成与挂车立柱截面相同的终定形孔(8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孔(210)包括与第一立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12)对应的第一弧形段(211)、与第二立板(122)对应的第二弧形段(212)、与第三立板(123)对应的第三弧形段(213)以及与第四立板(124)和第一连接板(111)对应的第四弧形段(214),所述第四弧形段(214)的弧长大于第二弧形段(212)的弧长,所述第一弧形段(211)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三弧形段(213)的弧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二变形辊对(300),所述第二变形辊对(300)之间形成第二变形孔(310),所述第二变形孔(310)包括与第四立板(124)对应的第五弧形段(311)以及与第一连接板(111)对应的第六弧形段(3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三变形辊对(400),所述第三变形辊对(400)之间形成第三变形孔(410),所述第三变形孔(410)包括与第一连接板(111)对应的第一平直段(4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四变形辊对(500),所述第四变形辊对(500)之间形成第四变形孔(510),所述第四变形孔(510)包括与第一立板(121)以及第二连接板(112)对应的第二平直段(511)、与第二立板(122)对应的第三平直段(512)、与第三立板(123)对应的第四平直段(513)以及与第四立板(124)对应的第五平直段(51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五变形辊对(600),所述第五变形辊对(600)之间形成第五变形孔(610),所述第五变形孔(610)包括与第一立板(121)对应的第六平直段(611)、与第二立板(122)对应的第七平直段(612)、与第三立板(123)对应的第九平直段(614)、与第二连接板(112)对应的第十平直段(615)以及与第一连接板(111)对应的第十一平直段(6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六变形辊对(700),所述第六变形辊对(700)之间形成第六变形孔(710),所述第六变形孔(710)包括与第一立板(121)对应的第一反弧段(711)、与第二立板(122)对应的第二反弧段(712)、与第三立板(123)对应的第三反弧段(713)以及与第四立板(124)对应的第四反弧段(7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定形辊组包括第七变形辊对(800)以及第八变形辊对(900),所述第七变形辊对(800)的两个轧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八变形辊对(900)的两端,所述第七变形辊对(800)与所述第八变形辊对(900)之间形成与挂车立柱截面相同的终定形孔(810);所述第七变形辊对(800)上设置有与第一立板(121)对应的第一压面(811)以及与第三立板(123)对应的第三压面(813),所述第八变形辊对(900)上设置有与第二立板(122)对应的第二压面(812)以及与第四立板(124)对应的第四压面(81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涉及轧制变形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变形辊组以及终定形辊组,所述变形辊组包括第一变形辊对,所述第一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一变形孔,所述终定形辊组之间形成与挂车立柱截面相同的终定形孔。本申请能够将钢管逐渐变形为挂车立柱,如此挂车立柱的限位耳与立柱本体便可呈一体成形设置,降低了限位耳从立柱本体上脱落的概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瑞 刘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金品轧辊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