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7580发布日期:2022-07-26 22:0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客车逐渐走进了每家每户,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的道路拥堵情况不断加剧。因此,电动车以其用车成本低、避免拥堵等优点,逐渐流行。但是传统的电动车功能较为单一,载货与带人的功能只能满足其一,在车体后方设置后车筐,可承载更多的货物,但是无法在后方载人或后方载人较为麻烦,后方的乘客乘坐体验差;在车体后方设置座椅时,载人较为方便,却不适用与载货,因此传统的电动车适用范围较小。
3.例如,专利cn201721003509.7公开了一种轻型电动车架,包括电动车架主体,所述电动车架主体由设置在该电动车架主体一侧的前端接架及设置在该电动车架主体侧面的后端架构成,所述手持架的侧面安装有座包,且所述座包嵌入设置在后端架中,所述座包的底部安装有承托锟曲,且所述承托锟曲与后端架紧密焊接,所述后端架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后轮接架,该种轻型电动车架,将控制器、防盗器、锂电池和转换器安装在前端接架前后部,并用防盗盖板盖。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传动的电动车普遍存在着:载货与带人的功能只能满足其一,适用范围小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该电动车具有可拉货可带人、适用范围大等优点。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包括电动车的车架主体、前车筐、电瓶、车座以及后座椅,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车架主体后方设有后车筐。
7.所述后车筐设有两个,分设于后座椅的两侧,都包括与车架主体连接的固定支架、两个连接支架、底部支架以及外侧的可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底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支架可收拢,向车架主体方向收拢。所述后车筐的可移动支架撑开,后车筐形成储物空间,后可装载较多的货物;可移动支架收拢,后车筐体积减小,便于搭载乘客。
8.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和连接支架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可移动支架沿着导轨移动;所述后车筐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底部支架的导轨可旋转连接,支撑可移动支架,使其保持撑开状态。支撑件使后车筐能方便的切换载货或载人的状态,同时使可移动支架的撑开状态更为稳定。
9.优选地,所述可移动支架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卡块与卡槽配合,使支撑件稳固地对可移动支架保持支撑,稳定性更强。
10.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磁吸组件,所述底部支架的导轨、所述可移动支架以及所述固定支架的对应位置上也设有相匹配的磁吸组件。通过磁吸组件的吸引力保持后车筐撑开与收拢的状态,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11.优选地,所述电瓶为双电瓶,车架中部设有两个安装支架,独立安装两个电瓶。双电瓶的设置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12.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设有挡风板,挡风板在载货物时可保持后车筐内货物的稳定性,载人时为乘客腿部挡风。
13.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架可折叠,所述车架主体上还设有可收拢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展开时抵住展开的底部支架,支撑底部支架。可收拢的脚踏板在载人时作为脚踏使用,在载货时对底部支架起支撑作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后车筐的收拢与撑开实现载人与载货,功能更为全面,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同时,通过卡接、磁吸组件吸引等方式保持后车筐的撑开或收拢状态,使后车筐的撑开与收拢状态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整体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的后车筐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的实施例2后车筐载人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的实施例2后车筐载人细节示意图。
19.其中:1、车架主体;2、前车筐;3、电瓶;4、车座;5、后座椅;6、后车筐;61、固定支架;62、连接支架;63、底部支架;64、可移动支架;65、导轨;7、支撑件;8、磁吸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
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参阅图1,实施例1中,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两用电动车,包括电动车的车架主体1、前车筐2、电瓶3、车座4以及后座椅5,车架主体1后方设有后车筐6。电瓶3为双电瓶,车架中部设有两个安装支架,独立安装两个电瓶。双电瓶的设置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25.本实施例中,后车筐6设有两个,分设于后座椅5的两侧,参阅图2,后车筐6,都包括与车架主体1连接的固定支架61、两个连接支架62、底部支架63以及外侧的可移动支架64,固定支架61与所述连接支架62固定连接,固定支架61与所述底部支架63固定连接,可移动支架64可收拢,向车架主体1方向收拢。后车筐6的可移动支架64撑开,后车筐形成储物空间,后可装载较多的货物;可移动支架64收拢,后车筐体积减小,便于搭载乘客。连接支架62设有挡风板,挡风板在载货物时可保持后车筐内货物的稳定性,载人时为乘客腿部挡风。底部支架为固定式,不可折叠,在载人状态下,底部支架可作为乘客的脚踏板使用。
26.本实施例中,底部支架63和连接支架62设有导轨65,导轨65外侧设有限位块,可移动支架64沿着导轨65移动,并无法脱离导轨。后车筐6内设有支撑件7,支撑件7与底部支架63的导轨65可旋转连接,支撑可移动支架64,使其保持撑开状态。支撑件使后车筐能方便的切换载货或载人的状态,同时使可移动支架的撑开状态更为稳定。
27.本实施例中,可移动支架64上设有卡槽,支撑件7上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卡块与卡槽配合,使支撑件稳固地对可移动支架保持支撑,稳定性更强。
28.实施例2中,参阅图2和图3,支撑件7正反两面上都设有磁吸组件8,底部支架63的导轨65、可移动支架64以及固定支架61的对应位置上也设有相匹配的磁吸组件8。通过磁吸组件的吸引力保持后车筐撑开与收拢的状态,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9.具体地,在后车筐撑开状态下,可移动支架下方的磁吸组件与导轨上设有的磁吸组件相吸引,使其与导轨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此时支撑件的远端抵住可移动支架,使可移动支架保持撑开状态,后车筐储物空间大,便于进行载货使用。
30.参阅图3和图4,需要载人使用时,用户可将支撑件旋转竖起,此时支撑件上方的磁吸组件与固定支架上的磁吸组件吸引,可移动支架可沿着轨道收拢,最后支撑件下方的磁吸组件与可移动支架上的磁吸组件相吸引,使后车筐保持可移动支架收拢的状态,此时后车筐体积减小,便于后方载客。
31.实施例3中,底部支架63可折叠,车架主体1上还设有可收拢的脚踏板,脚踏板展开时抵住展开的底部支架63,支撑底部支架63。可收拢的脚踏板在载人时作为脚踏使用,在载货时对底部支架起支撑作用。
32.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等效流程或等效功能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
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