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2364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安装装置,用于将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附接到电动自行车的自行车框架。


背景技术:

1、在当前情况下,电动自行车被理解为包括辅助电驱动单元的任何类型的自行车,该辅助电驱动单元根据需要将相应的电驱动力添加到由骑车人输入到踏板曲柄的人类驱动力。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所谓的中置电机驱动单元的安装装置,该中置电机驱动单元既可旋转地支撑踏板曲轴又包括输出元件,该输出元件例如为驱动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的至少一个链轮。特别是在这种中置电机驱动单元中,很高的机械力可以短时间地施加到驱动单元上,这些机械力通过安装装置传递到自行车框架上。

2、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的制造商通常与集成有驱动单元的电动自行车的制造商不同。为此,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通常被机械地配置为基本上独立的模块,使得仅相对简单的机械安装装置专用于将它们集成到自行车框架中。

3、在此已经证明了如下的安装装置是有效的,该安装装置包括在自行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竖直平面中延伸的两个框架支腿,这两个框架支腿在横向方向上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在这两个框架支腿之间设有驱动单元的两个对应的壳体凸缘,这两个壳体凸缘通过在横向方向上插入对应的开口和孔中的多个螺栓和螺钉而附接到这些框架支腿。当驱动单元安装在自行车框架上时,固定支承壳体凸缘首先附接至对应的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的内侧,使得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与固定支承壳体凸缘直接地摩擦接触。由于一方面的驱动单元的制造商和另一方面的自行车框架的制造商通常是不同的,实际上,由于在松动支承壳体凸缘和对应的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之间的制造公差,存在公差间隙,当将松动支承壳体凸缘安装在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上时,该公差间隙必须被补偿。

4、从de102016112778a1中已知多种补偿公差间隙的安装装置。在这些安装装置中的一个中,可在自行车的横向方向上移位的螺纹套筒被插入到松动支承壳体凸缘的横向孔中,并且从远端方向穿过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中的相应开口插入的螺钉被拧入该螺纹套筒中,由此将螺纹套筒拉入公差间隙中,直到螺纹套筒抵靠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的内侧。因此,需要两个单独的部件来实现这种松动支承附接,即可移位的螺纹套筒和相应的螺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该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的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安装装置。

2、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通过电动自行车驱动单元安装装置来解决,该安装装置用于将电驱动单元附接在自行车框架的驱动容器处,其中,所述自行车框架包括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和平行的松动支承框架支腿,其中,驱动单元壳体包括固定支承壳体凸缘和平行的松动支承壳体凸缘,其中,所述固定支承壳体凸缘直接地摩擦附接在所述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上,其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松动支承壳体凸缘附接至所述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的松动支承紧固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松动支承紧固元件被配置成松动支承螺栓,该松动支承螺栓包括圆柱形螺栓头和具有外螺纹的螺纹区段,该螺栓头无径向游隙地安置在所述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的松动支承圆柱孔中,该外螺纹被拧入在所述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处或在所述松动支承壳体壳体凸缘处的对应的内螺纹中。

3、该安装装置包括在自行车框架处的至少一个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和与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的平行的至少一个松动支承框架支腿,该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优选地与自行车框架一体地构造,该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优选地与驱动单元壳体一体地构造。其中布置有牵引电动机的驱动单元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支承壳体凸缘和与固定支承壳体凸缘平行的至少一个松动支承壳体凸缘,其中,这两个壳体凸缘相对于这两个框架支腿处于竖直平行平面中。固定支承壳体凸缘与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直接接触并且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固定支承紧固元件摩擦连接到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在本案中,摩擦连接被定义为固定支承壳体凸缘与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之间的直接接触,该直接接触理想地还传递平行于接触平面并且在接触平面中出现的非常高的力。在直立自行车框架中,框架支腿和壳体凸缘的基面大致处于竖直平面中。

4、为了将松动支承壳体凸缘附接到松动支承框架支腿,设置有至少一个专用的松动支承紧固元件,该松动支承紧固元件适合于在该松动支承壳体凸缘与该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之间可靠地并且高机械强度地桥接不同大小的公差间隙,公差间隙在实践中是不可避免的。

5、为此目的,松动支承紧固元件被配置成松动支承螺栓,该松动支承螺栓包括圆柱形螺栓头,该螺栓头无径向游隙地安置在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的对应的松动支承圆柱孔中。因此,螺栓头无径向游隙地并且优选地紧配合地安置在松动支承圆柱孔中,其中,然而,螺栓头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旋转扳手旋转。松动支承螺栓还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纹区段,该外螺纹被拧入在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处或在这两个壳体凸缘中的一个壳体凸缘处的对应的内螺纹中。

6、当驱动单元安装到自行车框架时,内螺纹首先与松动支承圆柱孔同轴对准,于是松动支承螺栓从远侧横向向近侧插入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的松动支承圆柱孔中,使得螺纹区段的螺栓外螺纹与对应的内螺纹接合。然后借助于旋转扳手将松动支承螺栓拧入对应的内螺纹中,从而将螺栓头拉入相应的松动支承圆柱孔中。一旦松动支承螺栓到达其末端位置,例如通过使螺栓头靠在松动支承壳体凸缘上,便建立松动支承连接。

7、在本案中,术语“松动支承”总是指处于组装状态的安装装置的侧面,其中,与固定支承侧相比,壳体凸缘和框架支腿相对于在竖直平面中或在松动支承壳体凸缘的平面中或在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的平面中的力没有显著的摩擦连接。

8、因此,在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与松动支承壳体凸缘之间的松动支承连接可以由单一的单件式松动支承紧固元件来提供,该松动支承紧固元件有效地桥接公差间隙,由此提供了一种特别是相对于竖直传递力的牢固连接,该牢固连接传递了特别是经由踏板曲轴施加到驱动单元上的大的静态和动态力,即使在高的驾驶员重量的情况下。

9、优选地,螺纹区段所拧入的内螺纹与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相关联或设置在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中。因此,松动支承螺栓穿过两个壳体凸缘和两个框架支腿,并且以三明治状的方式将两个壳体凸缘和固定支承框架支腿挤压在一起。松动支承螺栓确保固定支承壳体凸缘被压配合到相关联的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上,使得在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与固定支承壳体凸缘之间建立了压配合连接。松动支承螺栓建立松动支承紧固和相对的固定支承紧固二者。这样,只需要单个紧固元件和单个组装步骤来提供固定支承紧固和相对的松动支承紧固二者,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组装工作。

10、根据优选实施例,单独的螺母不能旋转地安装到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并包括与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相关联的内螺纹。因此,与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相关联的内螺纹不是由固定支承框架支腿本体直接限定的,而是由单独的螺母限定的,该螺母例如不能旋转地承载在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中的具有相应互补形状的凹部中。螺母可以由驱动单元制造商以所需的材料质量和精度提供,使得驱动单元制造商可以控制该连接的质量。

11、优选地,这两个壳体凸缘各自包括无螺纹的插入孔,所述松动支承螺栓的螺栓轴插入穿过所述插入孔。在组装过程中,松动支承螺栓的螺纹区段因此插入穿过这两个无螺纹的插入孔,以便最终被拧入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上的对应的内螺纹中。

12、更优选地,这两个壳体凸缘以它们的近侧直接彼此抵靠的方式放置,使得驱动单元壳体的两个壳体半部(其中一个壳体半部包括固定支承壳体凸缘并且其中另一个壳体半部包括松动支承壳体凸缘)也通过松动支承螺栓彼此压靠并且以此方式彼此连接。

13、优选地,螺栓头的外径明显大于螺纹区段的外径,其中,由此形成在螺栓头与螺栓轴或螺纹区段之间的近端螺栓头环形台阶直接抵靠松动支承壳体凸缘的开口边缘并与松动支承壳体凸缘的开口边缘摩擦连接。

14、根据优选的替代实施例,对应于螺纹区段的内螺纹未设置在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处,而是设置在对应的松动支承壳体凸缘处。内螺纹更优选地直接设置在松动支承壳体凸缘本体处。更优选地,规定了,固定支承壳体凸缘通过单独的螺栓附接到对应的固定支承框架支腿。

15、通常,可以分别设置单个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单个松动支承框架支腿、单个固定支承壳体凸缘和单个松动支承壳体凸缘。框架支腿和壳体凸缘可以各自通过多个紧固件彼此连接。然而,可以分别设置多个单独的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多个单独的松动支承框架支腿、多个单独的固定支承壳体凸缘和/或多个单独的松动支承壳体凸缘。从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看,固定支承框架支腿和松动支承框架支腿不一定必须彼此对齐,而是也可以彼此偏移地布置。

16、优选地,规定了,圆柱形螺栓头包括用于附接旋转扳手的工具接纳结构,该工具接纳结构优选地被配置成内部多边形。

17、根据优选实施例,电驱动单元被配置成中置电机,支撑踏板曲轴并支撑布置在驱动单元壳体的外部的输出元件,该输出元件例如为至少一个链轮。踏板曲轴横向于自行车框架的纵向轴线布置,并在每侧保持曲柄臂,在曲柄臂的端部分别布置有踏板。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输出元件的牵引电动机。

18、优选地,输出元件布置在固定支承框架支腿的远侧。因此,输出元件被放置成与靠近松动支承框架支腿相比更靠近固定支承框架支腿。这确保了由输出元件引起的并且位于自行车框架的纵向平面中的力主要是通过固定支承框架支腿与固定支承壳体凸缘之间的摩擦连接来传递的,并且通过相对的松动支承来传递的程度小得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