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5702发布日期:2023-12-13 06: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1、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全地形车的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全地形车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要求较高。

2、目前,全地形车上一般设置有驾驶员乘坐的鞍座以及供乘客乘坐的座椅。现有技术中,座椅的靠背为刚性结构,且不可提供弹性缓冲,车辆在激烈驾驶颠簸时靠背对人体冲击力较大,从而使座椅的舒适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靠背机构具有缓冲作用的全地形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车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鞍座组件,鞍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靠背机构;靠背机构包括安装支架、骨架和缓冲机构,安装支架和骨架通过缓冲机构连接;缓冲机构包括:限位件,限位件用于连接安装支架和骨架;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具有弹性;缓冲杆,缓冲杆设置在限位件上,缓冲杆至少部分设置在缓冲件的前侧,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位置和相互接触的第二位置;骨架通过限位件转动连接至安装支架,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当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处于第一角度时,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处于相互接触的第二位置;当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处于第二角度时,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处于相互抵接的第一位置。

4、进一步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构成转动角度,转动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

5、进一步地,转动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5°。

6、进一步地,转动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0°。

7、进一步地,缓冲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骨架和限位件,限位件上设置有限位槽,连接件上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至少部分设置在限位槽中。

8、进一步地,限位槽包括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限位片和第一极限位置抵接时,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处于第一角度;当限位片和第二极限位置抵接时,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处于第二角度。

9、进一步地,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第一极限位置位于第二极限位置的后侧。

10、进一步地,当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缓冲件对缓冲杆的作用力为第一作用力;当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缓冲件对缓冲杆的作用力为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大于第二作用力。

11、进一步地,缓冲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连接部设置在缓冲杆的前侧且和缓冲杆抵接。

12、进一步地,连接件设置有容纳槽,骨架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槽中。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全地形车可以使靠背机构在全地形车行驶时,通过缓冲件提供弹性缓冲,降低靠背机构对乘客的冲击力,从而提高全地形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构成转动角度,所述转动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骨架和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限位片和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抵接时,所述骨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处于所述第一角度;当所述限位片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抵接时,所述骨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处于所述第二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缓冲杆相对所述缓冲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缓冲件对所述缓冲杆的作用力为第一作用力;当所述缓冲杆相对所述缓冲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缓冲件对所述缓冲杆的作用力为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二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缓冲杆的前侧且和所述缓冲杆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骨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靠背机构,包括安装支架、骨架和缓冲机构,安装支架和骨架通过缓冲机构连接;缓冲机构包括:限位件,用于连接安装支架和骨架;缓冲件,具有弹性;缓冲杆,设置在限位件上,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位置和相互接触的第二位置;骨架通过限位件转动连接至安装支架,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当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处于第一角度时,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处于相互接触的第二位置;当骨架相对安装支架处于第二角度时,缓冲杆相对缓冲件处于相互抵接的第一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降低靠背机构对乘客的冲击力,从而提高全地形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汉峰,赵哲,邹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