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9685发布日期:2023-03-15 03: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能源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关于一种能源站,尤其指用以供电池充电的能源站。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环保观念的兴起,电动摩托车产业亦蓬勃发展,所述电动摩托车系使用电力为驱动能源,并能借由直接连接电源充电,或是借由更换电池的方式,以补充所述电动摩托车的电力。
3.现今若要更换电动摩托车的电池,使用者须自所述电动摩托车中取出电池,将所述电池插入一能源站的充电槽中,并自所述能源站取出另一电池以进行更换,其中,所述充电槽具有一开口及一连接端子,并由所述开口向所述连接端子界定有一投入方向,所述电池的末端具有一充电端子,当使用者将所述电池自所述开口沿所述投入方向插入所述充电槽中,使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结合时,所述能源站即能对所述电池充电。
4.然而,由于所述电池的重量较重,因此当使用者欲将所述电池插入所述充电槽时,会借由所述充电槽的开口的底部支撑电池,以分担所述电池的重量,此时所述电池的末端会向上扬,而当使用者将所述电池推入所述充电槽中时,所述电池的移动方向并非平行于所述投入方向,导致所述充电端子与充电槽的连接端子之间相互错位,当错位的偏移距离较多而超出预设的范围时,则容易造成所述充电端子及所述连接端子之间发生碰撞,并导致所述电池及所述连接端子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能源站,希借此改善现今当将电池插入充电槽时,所述电池的充电端子及所述充电槽的连接端子之间的偏移距离较多,而造成所述电池及所述连接端子之间发生碰撞,并导致所述电池及所述连接端子受损的问题。
[0007]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发明能源站设有至少一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中能容置一充电电池,并设有:
[0009]
一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系设于所述电池插槽的末端,并能供所述充电电池连接;及
[0010]
一导正机构,其包含环绕所述连接端子设置的一顶面引导部、一侧面引导部及一滚动部,当所述充电电池置于所述电池插槽中时,所述充电电池系位于所述顶面引导部、所述侧面引导部及所述滚动部之间。
[0011]
[发明的功效]
[0012]
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能供所述充电电池容置,并借由所述导正机构的设计,以使所述充电电池于结合至所述连接端子时,不易发生错位,其中,所述能源站具备有下列优点:
[0013]
1.能有效避免所述充电电池错位:当所述充电电池插入所述电池插槽时,若所述充电电池的末端向上扬,则于接触到所述连接端子前,所述充电电池的末端即会先接触所述导正机构的顶面引导部并被引导向下,再借由所述侧面引导部引导水平方向,借此调整所述充电电池的位置,以避免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发生错位偏移,能有效避免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连接端子发生碰撞,此外,当位于所述电池插槽中时,所述充电电池系承载于所述滚动部上,而能减少移动所述充电电池的摩擦力,借此提升投放或拿取的便利性。
[0014]
2.能便于维护:如前述,所述能源站借由于所述电池插槽中设置所述顶面引导部及所述侧面引导部,即能于所述充电电池插入所述电池插槽时引导所述充电电池的位置,因此所述导正机构仅借由精简的构件即能防止碰撞的发生,有效提升所述导正机构的维护便利性,并能降低维护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能源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能源站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与充电电池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供充电电池插入的实施方式示意图(一)。
[0021]
图7:为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供充电电池插入的实施方式示意图(二)。
[0022]
附图标记列表
[0023]
10:电池插槽
[0024]
11:入口架
[0025]
111:入口端面
[0026]
112:导斜面
[0027]
113:支撑面
[0028]
12:盖板
[0029]
20:连接端子
[0030]
30:导正机构
[0031]
31:顶面引导部
[0032]
311:顶引导面
[0033]
32:侧面引导部
[0034]
321:侧引导面
[0035]
33:滚动部
[0036]
331:承载面
[0037]
34:固定架
[0038]
40: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发明能源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所述能源站设有至少一电池插槽10,所述电池插槽10中能容置一充电电池40,并设有一连接端子20及一导正机构30。
[0040]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连接端子20系设于所述电池插槽10的末端,并能供所述充电电池40连接。
[0041]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导正机构30包含环绕所述连接端子20设置的一顶面引导部31、一侧面引导部32及一滚动部33,当所述充电电池40置于所述电池插槽10中时,所述充电电池40系位于所述顶面引导部31、所述侧面引导部32及所述滚动部33之间,另外,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正机构30包含二侧面引导部32,该二侧面引导部32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插槽10中的相对位置,以提升所述导正机构30对所述充电电池40的引导效果。
[0042]
其中,所述电池插槽10的前端设有一入口架11,如图5所示,所述入口架11形成有一入口端面111,为便于说明,故将所述充电电池40的长度的一半界定为一第一长度l1,并将所述入口端面111与所述顶面引导部31之间的距离界定为一第一距离d1,以及将所述入口端面111与所述侧面引导部32之间的距离界定为一第二距离d2,较佳地,所述第一距离d1及所述第二距离d2皆大于所述第一长度l1,此外,所述入口架11的内侧的底部形成有相连的一导斜面112及一支撑面113,所述入口端面111系位于所述支撑面113上。
[0043]
另外,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所述入口架11能设有一盖板12,当所述盖板12闭合时能防止沙尘或雨水进入所述电池插槽10中。
[0044]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顶面引导部31的前端形成有一顶引导面311,所述侧面引导部32的前端形成有一侧引导面321,此外,所述导正机构30包含至少一固定架34,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分别能借由所述固定架34而可拆组地设置于所述电池插槽10,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皆借由所述固定架34而设置于所述电池插槽10。
[0045]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滚动部33形成有一承载面331,所述承载面331平行于所述顶面引导部31,所述充电电池40能置于所述滚动部33的承载面331上。
[0046]
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10能供所述充电电池40容置,使用者能持所述充电电池40投入所述电池插槽10的入口架11,此时所述充电电池40的底部抵靠所述入口架11的内侧底部,因此使用者无需出力支撑所述充电电池40,能提升所述能源站的使用便利性。
[0047]
如图6所示,于使用者沿所述导斜面112将所述充电电池40推入所述电池插槽10的过程中,所述盖板12会被所述充电电池40推开,当所述充电电池40的长度的一半通过所述入口架11的入口端面111时,由于自身重量的影响,所述充电电池40的末端会以所述入口架11的支撑面113为支点向下坠,并承靠于所述导正机构30的滚动部33的承载面331上,借由所述滚动部33能减少于所述电池插槽10中移动所述充电电池40的摩擦阻力,而借由所述顶面引导部31的顶引导面31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的侧引导面321的引导,使所述充电电池40能准确地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结合。
[0048]
其中,由于所述充电电池40的一半通过所述入口架11的入口端面111时,所述充电电池40的末端会向下坠,因此借由所述入口端面111与所述顶面引导部31、所述侧面引导部3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充电电池40的长度的一半的设计,能避免所述充电电池40于偏摆时接触所述侧面引导部32而产生磨擦阻力,且能借此缩减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
部32的长度尺寸,而能降低生产的成本。
[0049]
如图7所示,若使用者用较大的力气推动所述充电电池40时,所述充电电池40会沿着所述导斜面112的倾斜方向进入所述电池插槽10,此时,所述充电电池40的末端会接触所述顶面引导部31的顶引导面311并被引导向下,使所述充电电池40承靠于所述滚动部33,所述顶面引导部31亦能防止所述充电电池40于接触所述滚动部33时反弹,而借由所述顶面引导部31与所述承载面331相互平行的设计,能限制所述充电电池40于垂直方向的偏移,以避免所述充电电池40与所述连接端子20之间发生错位,而能有效避免所述充电电池40与所述连接端子20发生碰撞。
[0050]
另外,所述能源站借由于所述电池插槽10中设置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即能于所述充电电池40插入所述电池插槽10时防止碰撞的发生,所述导正机构30的构件设计精简而便于维护,且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仅分别借由二螺丝锁固于所述固定架34,因此当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磨损而需更换时能轻易地拆卸,能有效降低维护及生产成本,并提升维护的便利性。
[0051]
本发明能源站的电池插槽10能供所述充电电池40容置,并借由所述导正机构30的设计,当所述充电电池40插入所述电池插槽10时,能被所述顶面引导部31及所述侧面引导部32引导其位置,以避免与所述连接端子20之间发生错位偏移,借此有效避免所述充电电池40与所述连接端子20发生碰撞,此外,当位于所述电池插槽10中时,所述充电电池40系承载于所述滚动部33上,而能减少移动所述充电电池40的摩擦力,借此提升投放或拿取的便利性。
[0052]
综上所述,乃仅记载本发明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文义相符,或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