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4506发布日期:2023-02-01 04:4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是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2.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日前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大量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同时,国外也在发展以电动滑板车为主的共享交通工具,但是同时在电动滑板的使用中,由于体重差异导致体型不同,而现有的电动滑板车的坐垫面积固定,大体重的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因坐垫面积小导致身体不舒适,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包括滑板车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座位组件,所述座位组件包括支撑杆、第一坐垫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一坐垫两侧的第二坐垫,所述第二坐垫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支撑杆滑动设置在套管中,在所述第一坐垫中对称设置可移动的若干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与第二坐垫连接,在所述套管底部设置顶杆,在所述顶杆上设置第一斜面,当所述支撑杆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坐垫克服第一弹性件向远离第一坐垫移动。
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撑杆中设置卡块,所述卡块上设置第二斜面,在所述套管上间隔设置若干固定块,所述卡块通过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支撑杆中,在所述支撑杆中设置第一电磁铁,当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后,所述卡块向远离支撑杆一侧移动。
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撑杆和套管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
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套管下方设置固定杆,所述套管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槽体中,在所述槽体中设置限位杆,在所述套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铁,当所述套管垂直设置后,且第二电磁铁通电时,所述限位杆插入设置在所述套管中。
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上设置若干出气孔,在所述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下方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喷气装置连接,在所述喷气装置的喷气作用下,所述出气孔喷出气体。
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主体包括踏板,在所述踏板中设置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包括腔体和活塞,在踏板内侧设置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活塞,在所述腔体中设置出口,所述出口通过软管与套管中的第二管体连接,当所述活塞向出口一侧移动时,所述出口出气。
1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喷气装置还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设置套管中,将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支撑杆中,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设置若干通孔,当所述支撑杆向下移动后,通孔匹配连接。
1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踏板上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凸轮和驱动
杆,在踏板中通过第四弹性件滑动设置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活塞连接,在所述踏板两侧设置轮胎,所述轮胎和凸轮同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与凸轮相抵,当所述凸轮持续转动,所述活塞持续移动,所述出口持续送风。
1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电连接,当所述主体运行通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坐垫两侧设置第二坐垫,通过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可以自动适配调节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的总面积,骑行者使用更为舒适,配合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喷气装置,实现坐垫面积更大时,从出气口的出来的气体增加,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局部内部结构图。
16.图3为本发明内部具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18.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
19.图6为本发明驱动装置和喷气装置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6,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包括滑板车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座位组件,所述座位组件包括支撑杆1、第一坐垫2和第二坐垫3,所述第一坐垫2的中心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上,在所述第一坐垫2的两侧滑动设置所述第二坐垫3,所述第二坐垫3可以增加整体坐垫的面积。
21.具体的,当两组第二坐垫3向远离第一坐垫2方向移动后,坐垫区面积增大,同理,当所述第二坐垫3同时向第一坐垫2一侧移动后,坐垫区面积减少,所述两组第二坐垫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当所述第二坐垫3克服第一弹性件4向远离第一坐垫2移动,恢复第一弹性件4时,所述第二坐垫3缩回第一坐垫2中。
22.所述支撑杆1滑动设置在套管5中,在所述第一坐垫2中对称设置可移动的若干第一斜块6,所述第一斜块6与第二坐垫3连接,在所述套管5底部设置顶杆7,在所述顶杆7上设置第一斜面8,所述第一斜面8和两组第一斜块6相对应,即当所述支撑杆1和坐垫向下移动后,所述第一斜块6与顶杆7相接触,并持续下移,所述第一斜块6带动第二坐垫3向远离第一坐垫2移动。
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1底部通过第三弹性件20与所述套管5底部连接,进而实现,所述支撑杆1滑动在顶杆7和套管5之间,为了实现支撑杆1单向移动,在所述支撑杆1下方对称设置两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可以滑动设置卡块9,所述卡块9通过第二弹性件12与所述凹槽内侧连接,当所述卡块9只受到第二弹性件12的影响时,所述卡块9位于所述凹槽中。
24.优选的,在所述凹槽内设置设置第一电磁铁13,所述卡块9上匹配第一电磁铁13设置第一磁铁14,即当所述第一电磁铁13通电后,所述卡块9远离第一电磁铁13,在所述套管5上设置托干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间隔设置在套管5的底部,在所述卡块9的的下方设置
第二斜面10,当所述卡块9向下移动时,支撑杆1向下移动时,在第二斜块的影响下,所述卡块9可以向下移动,但是在第三弹性件20的作用下,所述卡块9上侧不能突破固定块11,进而实现支撑杆1的单向移动。
25.座位组件并不适用与所有人,针对不喜欢坐着的人,因此设置快速折叠支撑杆1和套管5,所述主体包括踏板23,所述踏板23上固定设置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槽体,将所述管套通过转动轴16转动连接在所述槽体中,在所述槽体中滑动设置限位杆17,在所述套管5上匹配限位杆17设置限位孔18,在所述限位孔18内部设置第二电磁铁19,当所述第二电磁铁19启动后,且所述限位孔18位于所述限位杆17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杆17将位于套管5和固定杆15之间,实现锁定,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17优选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转动轴16的两侧。
26.针对如何控制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9,将所述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9电连接在所述主体中,所述主体通电后,所述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9启动,此时可以自由旋转是否使用座位组件,如需使用,将限位孔18垂直在踏板23上方,实现所述套管5与固定管的固定。
27.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坐在第一坐垫2和第二坐垫3上,因此接触部分会感觉持续闷热,因此在所述第一坐垫2和第二坐垫3上设置若干出气孔21,所述出气孔21设置在与人体接触的一侧,在出气孔21的下方设置进气口22,当所述进气口22中有气体进入,所述出气孔21则会排出气体,降低使用者与坐垫接触部分的不适感。
28.针对如何最实现喷气,在所述踏板23中设置喷气装置,一般来讲,将所述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包括腔体24和活塞25,优选的,将所述腔体24设置唉踏板23内部,在所述腔体24中安装活塞25,所述活塞25反复运动时,所述腔体24中比边可以持续放出气体,所述喷气装置还包括第一管体27和第二管体28,将所述第一管体27设置在套管5中,将所述第二管体28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中,在所述第一管体27和第二管体28上设置若干通孔,当所述通孔对齐后,所述第一管体27和第二管体28连通,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管体27通过软管与所述腔体24连接,所述第二管体28则与所述进气口22连接,当所述活塞25在反复运动持续产生气体时,气体经过第一管体27和第二管体28冲第一坐垫2和第二坐垫3中释放。
29.同时在所述腔体24中设置两组方向相反的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用于腔体24中的空气可置于腔体24外侧,所述腔体24中设置有出口26,所述出口26中设置第一单向阀,也即为软管连接处,第二单向阀用于腔体24外的空气进入腔体24中,因此实现腔体24中可以随着活塞25反复移动而持续输送气体。
30.为了实现活塞25持续移动,所述踏板23两侧设置两组轮胎,在一组轮胎的一侧设置固定板34,在所述固定板34上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凸轮31和驱动杆32,在所述固定板34上设置块体,将所述驱动杆32滑动连接在所述块体中,在所述驱动杆32和块体之间设置第四弹性件33,将所述凸轮31同轴设置在轮胎上,且所述驱动杆32与所述活塞25连接,因此所述主体骑行时,当所述凸轮31转动,活塞25不断反复移动,形成的气体不断从坐垫的出气孔21中排出。
31.针对不同体重的使用者,由于坐垫面积不同,此时需要适配的调整出风量,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管体27上设置一个第一通孔29,在所述第二管体28上设置一个第二通孔30,随着支撑杆1的下降,所述第一通孔29和第二通孔30接触的面积适配性改变,即越大
的重量压在所述支撑杆1上,第一通孔29和第二通孔30接触的面积越大,进入的空气越多,排出的空气也越多。
32.工作原理:将主体启动后,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9启动,此时不需要使用座位组件的使用,可以直接踩在踏板23上骑行,需要使用座位组件的使用者,将套管5和支撑杆1扶起后,所述限位孔18和限位杆17对齐后,所述限位杆17将套管5与固定杆15连接,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后,根据其体重,支撑杆1下降适合的位置后固定,所述第一斜块6在顶杆7的作用下向两侧移动至合适的坐垫长度,在骑行中,轮胎在转动便会产生气体,气体直接从出气孔21排出用于缓解使用者和坐垫接触部分,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