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组件和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1488发布日期:2022-06-21 19:0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折叠组件和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折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组件和应用该折叠组件的代步车。


背景技术:

2.电动滑板车是一种短途交通工具,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的优点。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电动滑板车的提携,滑板车的把横和挡泥板上均设有卡勾,滑板车的立管折叠后,需要通过卡勾将滑板车的把横和挡泥板钩挂相连,但是,卡勾的设置一方面会造成电动滑板车零部件的增加,进而会造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把横和挡泥板上需要专门留设安装卡勾的位置,不利于把横和挡泥板的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折叠组件,该折叠组件的结构简单,避免了需要在把横和挡泥板上增设零部件的情况,降低了成本。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折叠组件的代步车。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包括:前叉件,所述前叉件上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立管,所述立管枢转配合在所述前叉件上,所述立管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立管适于代步车骑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立管折叠收纳;转动件,所述转动件枢转配合在所述立管上,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槽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二槽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立管之间,所述弹性件适于在所述第一凸台从所述第一槽或所述第二槽移出时储能以复位所述转动件。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结构简单,避免了需要在把横和挡泥板上增设零部件的情况,降低了成本。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三槽,所述前叉件上设有第二凸台,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三槽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凸台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并行间隔布置,所述转动件通过枢轴枢转装配在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之间,所述前叉件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枢轴的外周侧,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弹性件的中部设有钩挂部,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钩挂部适于与所述第三凸台钩挂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
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第一板一侧并和所述第一板呈夹角,所述第三板位于所述第一板另一侧并和所述第一板呈夹角,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三板适于与所述立管止抵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行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上设有第四槽,所述弹性件配合在所述第四槽内,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四槽。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适于与所述立管止抵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行程。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上设有花纹。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
附图说明
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折叠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前叉件的正面示意图。
20.图4是图2中前叉件的背面示意图。
21.图5是图2中转动件的正面示意图。
22.图6是图2中转动件的背面示意图。
23.图7是图1中代步车的立管在第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24.图8是图1中代步车的立管从第一位置解锁的剖视示意图。
25.图9是图1中代步车的立管在第二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26.图10是图1中代步车的立管从第二位置解锁的剖视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立管1;第一管11;第二管12;
29.前叉件2;第一槽21;第二凸台22;第二槽23;前叉管24;
30.转动件3;第一板31;第四槽311;第二板32;第一凸台321;第三槽322;第三凸台323;第三板33;按压部331;花纹332;
31.弹性件4;钩挂部41;
32.车架5;
33.枢轴6;
34.转轴7。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包括前叉件2、立管1、转动件3和弹性件4。
37.前叉件2上设有第一槽21和第二槽2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代步车包括车架5,车架5的前端可以设有头管,前叉件2上可以设有前叉管24,前叉管24可以配合在头管内,由此,可以实现前叉件2和车架5的枢转装配。
38.如图3和图4所示,前叉件2上设有第一槽21和第二槽23,第一槽21位于第二槽23的下方,第一槽21为通槽,第一槽21大体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槽23可以为盲槽,第二槽23的槽口朝向上方。
39.立管1枢转配合在前叉件2上,立管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立管1适于代步车骑行,在第二位置,立管1折叠收纳。
4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立管1可以通过转轴7可转动地装配在前叉件2上,立管1可以为双管结构,即立管1可以包括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在左右方向上并行间隔布置,前叉件2枢转装配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例如,第一管11和前叉件2的左侧可以通过一个转轴7枢转装配,第二管12和前叉件2的右侧可以通过另一个转轴7枢转装配,两个转轴7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同轴布置。
41.立管1可以绕着转轴7向后侧转动,在立管1的转动行程内,立管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立管1大体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此时,代步车的把横位于立管1的顶端,代步车可以骑行。在第二位置,如图9所示,立管1大体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此时,代步车的把横位于立管1的后端,代步车的立管1被叠放收纳在车架5上,由此,方便了代步车的提拎。
42.转动件3枢转配合在立管1上,转动件3上设有第一凸台321,在第一位置,第一凸台321配合在第一槽21内,在第二位置,第一凸台321配合在第二槽23内。
43.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转动件3可以通过枢轴6转动装配在立管1的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转动件3可以绕着枢轴6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第一凸台321设在转动件3的后侧壁上,第一凸台321能够配合在第一槽21,从而可以将立管1锁止在第一位置处,第一凸台321还能够配合在第二槽23内,从而可以将立管1锁止在第二位置处。
44.弹性件4设在转动件3和立管1之间,弹性件4适于在第一凸台321从第一槽21或第二槽23移出时储能以复位转动件3。
4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件4可以为扭簧,弹性件4可以套设在转动件3的枢轴6的外周侧,弹性件4的一端与转动件3相连,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立管1相连,当转动件3转动时,转动件3会压缩储能或拉伸储能,由此,当转动件3失去外力作用时,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转动件3会自行复位。另外,弹性件4还能够将第一凸块压紧固定在第一槽21或第二槽23内,避免了第一凸起轻易从第一槽21或第二槽23内脱出的情况。
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结构简单,且无需在把横和挡泥板上增设卡勾,降低了成本。由于把横和挡泥板无需考虑卡勾的布置,简化了把横和挡泥板的结构,方便了把横和挡泥板的后续改进。另外,折叠组件在立管1折叠收纳后能够实现对立管1的锁止,方便了代步车的提携。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3上设有第三槽322,前叉件2上设有第二凸台22,在第一位置,第二凸台22配合在第三槽322内。
48.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槽322设在转动件3上,第三槽322可以为方形槽,如图3所示,第二凸台22可以设在前叉件2的前侧面上,第二凸台22位于第一槽21的上方,当立
管1处于第一位置时,转动件3上的第一凸台321配合在第一槽21内,前叉件2上的第二凸台22配合在第三槽322内,其中第二凸台22位于第一凸台321的上方,由此,可以实现转动件3和前叉件2之间的双重插接配合,增强了转动件3和前叉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槽23形成在第二凸台22内。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二凸台22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加工成型,由此,第二凸台22能够向前叉件2的前侧凸起,而第二凸台22的后侧则会形成第二槽23,第二槽23为阶梯槽。由此,使得第二凸台22和第二槽23一体成型,简化了前叉件2上第二凸台22和第二槽23的布置。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立管1包括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并行间隔布置,转动件3通过枢轴6枢转装配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前叉件2转动装配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
51.具体地,如图2所示,立管1为双管结构,立管1的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在左右方向上并行间隔布置,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设有枢轴6,枢轴6的一端与第一管11相连,枢轴6的另一端与第二管12相连,枢轴6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转动件3上设有供枢轴6穿过的通孔,转动件3转动装配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相似地,前叉件2也转动装配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由此,立管1可以绕着前叉件2在前后方向上摆动,转动件3相对于立管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摆动。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扭簧,弹性件4套设在枢轴6的外周侧,弹性件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弹性件4的第一端与第一管11相连,弹性件4的第二端与第二管12相连,弹性件4的中部设有钩挂部41,转动件3上设有第三凸台323,钩挂部41适于与第三凸台323钩挂配合。
53.具体地,如图2所示,扭簧套设在枢轴6的外周侧,扭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直杆状,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上均设有插孔,第一管11上的插孔用于供扭簧的第一端插入,第二管12上的插孔用于供扭簧的第二端插入。
54.如图5所示,转动件3上还设有第三凸块,第三凸块为设在转动件3上的一个凸起,扭簧的中部设有钩挂部41,钩挂部41为几字型,钩挂部41能够与第三凸台323钩挂配合,从而可以实现扭簧的中间位置和转动件3的钩挂连接。
55.由此,当转动件3转动时,扭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置相对不动,转动件3会带动扭簧的钩挂部41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扭簧的储能。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3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第一板31连接在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之间,第二板32位于第一板31一侧并和第一板31呈夹角,第三板33位于第一板31另一侧并和第一板31呈夹角,枢轴6穿过第一板31,第一凸台321和第三凸台323设在第二板32上,第三板33适于与立管1止抵以限制转动件3的转动行程。
57.具体地,如图5所示,转动件3整体为z字型,其中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大体平行,第一板31连接在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之间,且第二板32位于第一板31的一侧,第三板33位于第一板31的另一侧,第一板31上设有供枢轴6穿过的通孔。当转动件3安装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后,第一板31夹在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第二板32位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一侧,第三板33位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的另一侧。第三板33能够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挡止,从而起到限制转动件3转动行程的作用。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31上设有第四槽311,弹性件4配合在第四槽311内,枢轴6
穿过第四槽311。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四槽311设在第一板31的中部,第四槽311为通孔,第四槽311沿着第一板31的厚度方向贯通第一板31。第三凸起设在第二板32上并位于第四槽311的一侧,枢轴6穿过第四槽311。弹性件4套设在枢轴6的外周侧并位于第四槽311内。由此,第四槽311可以起到隐藏和保护弹性件4的作用。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板33包括按压部331,按压部331适于与立管1止抵以限制转动件3的转动行程。具体地,如图5所示,按压部331为一块平板,按压部331能够增大第三板33的宽度尺寸,由此,第三板33的整体宽度尺寸大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之间的宽度尺寸,第三板33能够与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挡止。
60.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部331上设有花纹332。具体地,如图5所示,花纹332可以为条形纹,花纹332具有增大摩擦的作用,从而方便了对按压部331的按压驱动。
61.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
6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包括包括车架5、前轮、后轮组件和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立管1、前叉件2、转动件3和弹性件4,车架5的前端可以设有头管,前叉件2可以通过头管与车架5枢转装配,立管1可以枢转装配在前叉件2上,立管1可以向后方折叠。转动件3枢转装配在立管1上,弹性件4设在转动件3和立管1之间,当转动件3相对立管1转动时,弹性件4能够储能并起到对转动件3复位的作用。
63.在一些实施例中,代步车可以为滑板车、平衡车等。
6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6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