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长度的曲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0973发布日期:2022-06-15 13:1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长度的曲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调整长度的曲柄。


背景技术:

2.运动装置例如脚踏车,其曲柄的长度多半是固定的,并没有没考虑到骑乘者的个别差异。然而,固定的曲柄长度,很可能无法发挥最佳的踩踏效率。
3.美国专利公告号us1,185,735揭露一种可调整曲柄长度的运动装置。其中,沿曲柄的径向长度有多个踏板孔,而踏板通过心轴连接到曲柄的一个踏板孔。
4.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m461591u揭露一种长度可调式曲柄,其包括主柄段、调节段,以及穿设元件。主柄段设置有沟槽以供调节段置入,穿设元件依序穿过主柄段及调节段,并与主柄段及调节段固定。
5.现有习知技术所提供的可调整长度的曲柄,都需要用户以手或工具旋转、锁紧相关的元件。除了锁固的方式,可能还需要拉拔插销,整体操作程序耗时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柄,使用户以简单、快速的方式调整曲柄的长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曲柄包括主体、滑动组件、快拆组件。该主体包含基部、第一侧部、第二侧部,该第一侧部、该第二侧部以及该基部构成滑槽,该主体的连接部用以连接施力元件以供用户提供动能给该曲柄。该滑动组件用以连接装置的轴并能沿着该滑槽移动。该快拆组件,包含释放把手,该释放把手连接该滑动组件并且能以该曲柄的宽度方向为中心枢转,从而锁紧或释放该滑动组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动组件包含滑动块以及斜面固定滑块。该滑动块包含上斜面。该斜面固定滑块包含下斜面,该下斜面与该上斜面的角度相配合。该释放把手释放该滑动组件时,该斜面固定滑块沿着该上斜面朝该施力元件的方向移动。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快拆组件还包含第一心轴、第二心轴、以及二侧固定片。该二侧固定片分别位于该滑动组件的两侧。该二侧固定片的第一端以该第一心轴与该斜面固定滑块枢接,该释放把手以该第二心轴与该滑动块枢接,该二侧固定片的第二端与该释放把手枢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动组件还包含滑动块底板、轴心固定块、内外牙螺丝、垫片,以及尼帽,该基部包含沿着该主体纵向延伸的狭缝;其中,该滑动块底板位于该滑动块下方并设置于该滑槽内,该内外牙螺丝的下端连接该轴心固定块,该内外牙螺丝的上端穿过该狭缝,依序再穿过该滑动块底板的滑动块底板穿孔、该滑动块的滑动块穿孔、该斜面固定滑块的狭孔、该垫片,最后与该尼帽螺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斜面固定滑块的宽度大于狭缝的宽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释放把手释放该滑动组件时,该斜面固定滑块沿着该上斜面朝该施力元件的方向移动,使得该垫片与该尼帽之间具有间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释放把手锁紧该滑动组件时,该垫片与该尼帽之间不具有间隙。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侧部的内侧包含多个第一定位槽,该快拆组件还包含枢设于该滑动块的前侧的安全定位片,该安全定位片包含限位孔、挡件、弹簧,以及定位凸块。该挡件穿过该限位孔并连接该滑动块。该弹簧套设该挡件,并且位于该安全定位片以及该基部之间。该定位凸块在该释放把手锁紧该滑动组件时位于该多个第一定位槽中的其中一个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释放把手释放该滑动组件时,该安全定位片被枢转,使得该定位凸块脱离该第一定位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动组件还包含定位键以及定位键复位弹簧,该滑动块的底部包含凹槽,该第二侧部的内侧包含多个第二定位槽,该定位键复位弹簧被设置于该滑动块底板与该滑动块之间的该凹槽内,该定位键连接该定位键复位弹簧并被设置于该多个第二定位槽的其中一个内。
1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长度的曲柄能够使得用户可以简单、快速的方式调整曲柄的长度。
附图说明
18.图1a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曲柄在锁紧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b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曲柄在释放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曲柄的分解图。
19.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曲柄在锁紧状态下的前视图。
20.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曲柄在释放状态下的俯视图。
21.图5a是图1a沿着a—a方向的剖面图。
22.图5b是图1b沿着b—b方向的剖面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4.1:曲柄
ꢀꢀꢀꢀꢀꢀꢀꢀꢀꢀꢀꢀꢀꢀꢀꢀꢀꢀꢀꢀꢀꢀꢀꢀ
10:主体
25.11:滑动组件
ꢀꢀꢀꢀꢀꢀꢀꢀꢀꢀꢀꢀꢀꢀꢀꢀꢀꢀꢀ
12:快拆组件
26.100:滑槽
ꢀꢀꢀꢀꢀꢀꢀꢀꢀꢀꢀꢀꢀꢀꢀꢀꢀꢀꢀꢀꢀꢀ
101:第一侧部
27.102:第二侧部
ꢀꢀꢀꢀꢀꢀꢀꢀꢀꢀꢀꢀꢀꢀꢀꢀꢀꢀ
103:基部
28.104:狭缝
ꢀꢀꢀꢀꢀꢀꢀꢀꢀꢀꢀꢀꢀꢀꢀꢀꢀꢀꢀꢀꢀꢀ
105:连接部
29.110:轴心固定块
ꢀꢀꢀꢀꢀꢀꢀꢀꢀꢀꢀꢀꢀꢀꢀꢀ
112:内外牙螺丝
30.113:滑动块底板
ꢀꢀꢀꢀꢀꢀꢀꢀꢀꢀꢀꢀꢀꢀꢀꢀ
114:滑动块
31.115:斜面固定滑块
ꢀꢀꢀꢀꢀꢀꢀꢀꢀꢀꢀꢀꢀꢀ
116:垫片
32.117:尼帽
ꢀꢀꢀꢀꢀꢀꢀꢀꢀꢀꢀꢀꢀꢀꢀꢀꢀꢀꢀꢀꢀꢀ
118:定位键
33.119:定位键复位弹簧
ꢀꢀꢀꢀꢀꢀꢀꢀꢀꢀꢀꢀ
121:第一心轴
34.122:第二心轴
ꢀꢀꢀꢀꢀꢀꢀꢀꢀꢀꢀꢀꢀꢀꢀꢀꢀꢀ
123:释放把手
35.124:侧固定片
ꢀꢀꢀꢀꢀꢀꢀꢀꢀꢀꢀꢀꢀꢀꢀꢀꢀꢀ
125:安全定位片
36.1011:第一定位槽
ꢀꢀꢀꢀꢀꢀꢀꢀꢀꢀꢀꢀꢀꢀꢀ
1021:第二定位槽
37.1131:滑动块底板穿孔
ꢀꢀꢀꢀꢀꢀꢀꢀꢀꢀꢀ
1132:固定件
38.1141:滑动块穿孔
ꢀꢀꢀꢀꢀꢀꢀꢀꢀꢀꢀꢀꢀꢀꢀ
1142:凹槽
39.1143:第一轴孔
ꢀꢀꢀꢀꢀꢀꢀꢀꢀꢀꢀꢀꢀꢀꢀꢀꢀ
1144:上斜面
40.1151:狭孔
ꢀꢀꢀꢀꢀꢀꢀꢀꢀꢀꢀꢀꢀꢀꢀꢀꢀꢀꢀꢀꢀ
1152:第二轴孔
41.1153:下斜面
ꢀꢀꢀꢀꢀꢀꢀꢀꢀꢀꢀꢀꢀꢀꢀꢀꢀꢀꢀ
1231:第一枢接孔
42.1232:第二枢接孔
ꢀꢀꢀꢀꢀꢀꢀꢀꢀꢀꢀꢀꢀꢀꢀ
1241:第一端
43.1242:第二端
ꢀꢀꢀꢀꢀꢀꢀꢀꢀꢀꢀꢀꢀꢀꢀꢀꢀꢀꢀ
1251:轴
44.1252:限位孔
ꢀꢀꢀꢀꢀꢀꢀꢀꢀꢀꢀꢀꢀꢀꢀꢀꢀꢀꢀ
1253:弹簧
45.1254:挡件
ꢀꢀꢀꢀꢀꢀꢀꢀꢀꢀꢀꢀꢀꢀꢀꢀꢀꢀꢀꢀꢀ
1255:定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将详述本案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实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案的范围内,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实用新型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程序步骤或元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
47.图1a和图1b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曲柄1分别在锁紧与释放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为曲柄1的分解图,图3为曲柄1在锁紧状态下的前视图,图4为曲柄1在锁紧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a是图1a沿着a—a方向的剖面图,图5b是图1b沿着b—b方向的剖面图。
48.如图1a至图5b所示,曲柄1的主要元件包含主体10、滑动组件11,以及快拆组件12。主体10具有滑槽100,滑动组件11可沿着滑槽100移动。快拆组件12连接滑动组件11,以锁紧或释放滑动组件11。当快拆组件12释放滑动组件11,滑动组件11可沿着滑槽100移动。反之,当快拆组件12锁紧滑动组件11,滑动组件11无法沿着滑槽100移动。主体10的连接部105可连接一个施力元件(未图示),例如但不限于一个踏板。滑动组件11可连接一个装置的轴(未图示)。用户的手或脚通过施力元件提供动能,使曲柄1绕着该装置的轴旋转。
49.如图1a至图5b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主体10具有第一侧部101、第二侧部102、基部103。第一侧部101和第二侧部102分别位于基部103上方的两侧,并且其根部呈内凹,从而与基部103构成前述的滑槽100。此外,第一侧部101的内侧沿其纵向具有多个第一定位槽1011,第二侧部102的内侧沿其纵向具有多个第二定位槽1021,基部103具有沿着主体10纵向延伸的狭缝104。第一定位槽1011和第二定位槽1021的数量不限于图中所示。
50.如图1a至图5b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1可包含,但不限于:轴心固定块110、内外牙螺丝112、滑动块底板113、滑动块114、斜面固定滑块115、垫片116、尼帽117。滑动块底板113位于主体10的上方。滑动块114位于滑动块底板113的上方。斜面固定滑块115位于滑动块114的上方。垫片116位于斜面固定滑块115的上方。尼帽117位于垫片116的上方。轴心固定块110位于主体10的下方。轴心固定块110可用于连接前述装置的轴。在组装时,由下而上,首先,内外牙螺丝112的下端连接轴心固定块110。接着,内外牙螺丝112的上端穿过主体10的狭缝104后,依序再穿过滑动块底板113的滑动块底板穿孔1131、滑动块114的滑动块穿孔1141、斜面固定滑块115的狭孔1151、垫片116,最后与尼帽117螺接。借由内外牙螺丝112 的连接,滑动组件11的轴心固定块110位于主体10的下方,而其他元件位于主体
10的上方。
51.如图1a至图5b所示,斜面固定滑块115位于滑动块114的上方。斜面固定滑块115具有下斜面1153,滑动块114具有上斜面1144,而上斜面1144的倾斜角度与下斜面1153的倾斜角度可相配合。如图4所示,斜面固定滑块115 的宽度w1大于狭缝104的宽度w2。当快拆组件12进行锁紧或释放操作时,斜面固定滑块115可沿着滑动块114的上斜面1144往前或往后移动,其细节将详述于后。
52.如图1a至图5b所示,滑动组件11还可包含定位键118以及定位键复位弹簧119。滑动块底板113可通过若干固定件1132,例如螺丝,与滑动块114固定。滑动块114的底部具有一个凹槽1142。定位键复位弹簧119被设置于滑动块底板113与滑动块114之间的凹槽1142内。定位键118连接定位键复位弹簧119并被设置于某个第二定位槽1021内。
53.如图1a至图5b所示,快拆组件12可包含,但不限于:第一心轴121、第二心轴122、释放把手123、两个侧固定片124。第一心轴121设置于斜面固定滑块115的第一轴孔1152内,第二心轴122设置于滑动块114的第二轴孔 1143内。释放把手123的两侧分别各具有第一枢接孔1231以及第二枢接孔 1232。两个侧固定片124位于滑动组件11两侧。两个侧固定片124的第一端 1241枢接第一心轴121;两个侧固定片124的第二端1242枢接释放把手123同侧的第二枢接孔1232。第二心轴122与释放把手123两侧的第一枢接孔1231 枢接。借此,释放把手123以该曲柄1的宽度方向(图中的y方向)为中心枢转。
54.如图1a至图4所示,快拆组件12还可包含安全定位片125。安全定位片 125以轴1251枢设于滑动块114的前侧,使得安全定位片125可绕着轴1251旋转。安全定位片125还可具有限位孔1252、弹簧1253,挡件1254,以及定位凸块1255。挡件1254,例如螺丝,穿过限位孔1252后与滑动块114固定。弹簧1253套设挡件1254,并且位于安全定位片125的上部内侧和基部100的上表面之间。安全定位片125用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机制。
55.参见图1a和图5a,当曲柄1在锁紧状态,释放把手123大致上与主体10 的上表面平行。此时,安全定位片125的定位凸块1255(图3)位于某个第一定位槽1011内。由于滑动块114连接安全定位片125,且垫片116与尼帽117 之间不具有间隙,滑动块114和滑动块底板113被斜面固定滑块115和轴心固定块110相夹而锁住,从而无法沿着滑槽100移动。
56.参见图1b和图5b,当用户要调整曲柄1的长度,将释放把手123以曲柄1 的宽度方向(y方向)为轴心枢转而往上扳,使其大致上与主体10的上表面垂直。接着,用户将安全定位片125以轴1251为中心枢转,使得定位凸块1255 脱离了某个第一定位槽1011。当释放把手123往上扳,两个侧固定片124被向后推(往施力元件例如踏板的方向推移),使得与两个侧固定片124枢接的斜面固定滑块115沿着滑动块114的上斜面1144往后移动,造成垫片116与尼帽117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滑动块114和滑动块底板113被释放而可以沿着滑槽100移动。当滑动块114和滑动块底板113带动其他元件沿着滑槽100移动,定位键118会离开原先的第二定位槽1021,最后被设置于另一个第二定位槽内。在滑动块114和滑动块底板113滑动时,定位键118提供适当的阻力,但是无法锁住滑动块114和滑动块底板113。当滑动组件11被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用户下压释放把手123,此时斜面固定滑块115沿着滑动块114的上斜面1144往前移动(往施力元件的相反方向移动),同时释放把手123下压安全定位片125,使得安全定位片125的定位凸块1255置入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槽 1011,从而使得曲柄1回到图1a和图5a所示的锁紧状态。
5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柄1,用户可以简单、快速的方式调整曲柄1的长度。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