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7770发布日期:2022-12-24 01:3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我国电动自行车在力矩传感器技术和集成电路控制器技术的应用上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在把集成电子和数码技术应用在控制器、电机阀控、充电控制等部件上,智能型电动自行车将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3.目前的电动自行车长时间骑行时,链条移动时容易抖动造成链条松动拉长,造成掉链的现象,同时后座椅的长度不能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目前的电动自行车长时间骑行时,链条移动时容易抖动造成链条松动拉长,造成掉链的现象,同时后座椅的长度不能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左侧固定有前叉,前叉下端活动连接有前轮,前叉上端固定有把手,车架右侧上端设有可伸缩调节的鞍座,车架右侧固定有后座椅,后座椅下端活动连接有后轮,车架内与后轮一侧均固定有齿轮,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后轮上的齿轮一侧固定有电机,车架内一侧上下端均活动连接有与链条相接触的滚轮,后座椅内活动连接有背靠。
7.优选的,车架右侧上端固定有调节杆,鞍座固定在调节杆上端。
8.优选的,调节杆为伸缩杆,且伸缩杆前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
9.优选的,车架内右侧上下端均铰接有连接杆,滚轮均活动连接在连接杆另一侧,连接杆右侧与车架内壁之间均固定有弹簧二。
10.优选的,后座椅内中心位置前后侧均固定有滑杆,滑杆之间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限位板,背靠固定在限位板右侧。
11.优选的,滑杆上位于限位板右侧与后座椅内壁之间均套接有弹簧一。
12.优选的,车架内的齿轮前后侧均固定有脚踏板,脚踏板均延伸至车架外侧。
13.优选的,车架内底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电机外侧固定有保护罩。
14.优选的,前叉左侧上端固定有储物篮。
15.优选的,前轮和后轮上端均固定有挡泥板。
16.有益效果:
17.1、通过连接杆、滚轮、弹簧二的配合,链条抖动时挤压滚轮,使连接杆摆动挤压弹
簧二,在弹簧二的反作用力下使滚轮时刻抵紧在链条上,可以防止链条抖动出现掉链的现象。
18.2、通过后座椅、背靠、滑杆、限位板、弹簧一的配合,当乘坐人坐在后座椅上长度不够时,通过拉动背靠,即可加长后座椅的长度,随后乘坐人将后背靠在背靠上即可对背靠的位置进行限定,乘坐人下来后背靠可通过后座椅内的弹簧一复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链条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椅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车系统图结构示意图。
25.图1-6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车架1、蓄电池11、齿轮12、脚踏板13、前叉2、把手21、前轮22、储物篮23、挡泥板3、调节杆4、鞍座41、后座椅5、背靠51、滑杆52、限位板53、弹簧一54、固定架6、后轮61、链条7、连接杆8、滚轮81、弹簧二82、电机9。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27.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它包括车架1,车架1内底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11,车架1左侧上端固定有前叉2,前叉2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把手21,前叉2下端活动连接有前轮22,车架1右侧上端设有可调节的鞍座41,车架1上位于鞍座41右侧固定有后座椅5,后座椅5底部右侧固定有固定架6,固定架6下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后轮61,后轮61前侧中心位置活动与车架1内均活动连接有齿轮12,车架1内的齿轮12前后侧均固定有脚踏板13,脚踏板13均延伸至车架1外侧,齿轮12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7,后轮61上的齿轮12前侧中心位置固定有电机9,电机9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车架1内右侧上下端均铰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另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81,滚轮81均与链条7相接触,连接杆8右侧中心位置与车架1内壁之间均固定有弹簧二82,弹簧二82处于压缩状态,通过设置有滚轮81与链条7相接触,可以防止链条7抖动松动造成掉链的现象,链条7在抖动时,在弹簧二82的作用下使连接杆8摆动带动滚轮81时刻抵紧在链条7上,进而防止链条7抖动出现掉链的现象。
28.其中:后座椅5内中心位置前后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52,滑杆52之间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右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背靠51,背靠51延伸至后座椅5外侧,滑杆52上位于限位板53右侧与后座椅5内壁之间均套接有弹簧一54,通过拉动背靠51即可将其从后座椅5内拔出,进而可以增加后座椅5的长度,然后坐在后座椅5上的乘坐人背部靠在背靠51上即可对背靠51的位置进行限定,后座椅5上额乘坐人下来时,背靠51可通过后座椅5内的弹簧一54复位。
29.其中:车架1顶部右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调节杆4,鞍座41固定在调节杆4顶部中心位置,调节杆4为伸缩杆,且伸缩杆前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通过拧松限位螺钉,拉动或按压鞍座41即可调节鞍座41的高度。
30.其中:电机9选用1000w无刷电机,峰值功率可以达到1500w,扭矩80n
·
m,转速560r/m+,中轴由φ12mm增加至φ14mm,是一款大功率,大扭矩,高转速后轮毂电机,整车车速可达60km/h以上,大扭矩可实现极限路线的高强度爬坡,提高电源电压,有效降低运行电流,减少电气系统发热,提升整体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时电机9外侧固定有保护罩,可对电机9进行保护,提高电机9的使用时寿命。
31.工作原理:
32.通过电机9驱动后轮61转动,后轮61通过齿轮12驱动链条7移动,链条7移动时会出现一个上下抖动的幅度,链条7抖动时挤压滚轮81,使连接杆8摆动挤压弹簧二82,在弹簧二82的反作用力下使滚轮81时刻抵紧在链条7上,可以防止链条7抖动出现掉链的现象,当乘坐人坐在后座椅5上长度不够时,通过拉动背靠51,使限位板53在滑杆52上移动并且挤压弹簧一54收缩,即可加长后座椅5的长度,随后乘坐人将后背靠在背靠51上即可对背靠51的位置进行限定,乘坐人下来后背靠51可通过弹簧一54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左侧固定有前叉(2),所述前叉(2)下端活动连接有前轮(22),所述前叉(2)上端固定有把手(21),所述车架(1)右侧上端设有可伸缩调节的鞍座(41),所述车架(1)右侧固定有后座椅(5),所述后座椅(5)下端活动连接有后轮(6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与后轮(61)一侧均固定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7),所述后轮(61)上的齿轮(12)一侧固定有电机(9),所述车架(1)内一侧上下端均活动连接有与链条(7)相接触的滚轮(81),所述后座椅(5)内活动连接有背靠(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右侧上端固定有调节杆(4),所述鞍座(41)固定在调节杆(4)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为伸缩杆,且伸缩杆前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右侧上下端均铰接有连接杆(8),所述滚轮(81)均活动连接在连接杆(8)另一侧,所述连接杆(8)右侧与车架(1)内壁之间均固定有弹簧二(8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椅(5)内中心位置前后侧均固定有滑杆(52),所述滑杆(52)之间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限位板(53),所述背靠(51)固定在限位板(53)右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2)上位于限位板(53)右侧与后座椅(5)内壁之间均套接有弹簧一(5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的齿轮(12)前后侧均固定有脚踏板(13),所述脚踏板(13)均延伸至车架(1)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底部左侧固定有蓄电池(11),所述电机(9)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所述电机(9)外侧固定有保护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2)左侧上端固定有储物篮(23)。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22)和后轮(61)上端均固定有挡泥板(3)。

技术总结
一种大功率电动自行车,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包括车架,车架左侧固定有前叉,前叉下端活动连接有前轮,前叉上端固定有把手,车架右侧上端设有可伸缩调节的鞍座,车架右侧固定有后座椅,后座椅下端活动连接有后轮,车架内与后轮一侧均固定有齿轮,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后轮上的齿轮一侧固定有电机,车架内一侧上下端均活动连接有与链条相接触的滚轮,后座椅内活动连接有背靠。目前的电动自行车长时间骑行时,链条移动时容易抖动造成链条松动拉长,造成掉链的现象,同时后座椅的长度不能进行调节。行调节。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林 李永刚 黄小宝 马维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市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