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3309发布日期:2023-02-14 13: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悬挂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悬挂系统是三轮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能缓冲车辆在左右转向时产生的离心力,以保证三轮车的平顺行驶。
3.现有技术中,在三轮车右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两侧车轮受力不均,特别是急转弯的时候容易产生翻车现象,所以这种离心力产生的车辆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急需进行改善。
4.对此,申请人认为设计一种特殊的悬挂组件,通过车身的左右摇摆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以实现车身在转弯过程中能够平稳受力,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三轮车悬挂系统对两个后轮倾斜后的补偿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架、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延伸架、通过转轴组件纵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上的摇动架、横向转动架设在摇动架上的轮轴、设置在轮轴两侧的两个后轮、用于驱动轮轴旋转的动力装置。
8.在上述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中,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固定设置在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的输出轴端部的输出轮、横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上的第一对接轴、固定设置在第一对接轴端部的第一皮带轮、紧绷套设在输出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横向转动设置在摇动架上的第二对接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对接轴端部的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轮轴上的驱动轮、紧绷套设在驱动轮和第二皮带轮山的第二皮带,第一对接轴和第二对接轴的端部通过万向节连接。
9.在上述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中,所述的延伸架和摇动架的横向平面均呈“凵”字形,延伸架和摇动架对接后形成“口”字形,转轴组件包括前端转轴和后端转轴,延伸架和摇动架的前后对接处分别由前端转轴和后端转轴形成转动对接。
10.在上述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中,所述的万向节位于延伸架和摇动架形成“口”字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能够通过小幅度偏转后轮轴来补偿因为倾斜产生的扭力,是得车辆行驶的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13.图2是本机构将零件拆开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4.图中,1、车架;2、延伸架;3、摇动架;4、轮轴;5、后轮;6、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7、输出轮;8、第一对接轴;9、第一皮带轮;10、第一皮带;11、第二对接轴;12、第二皮带轮;13、驱动轮;14、第二皮带;15、万向节;16、前端转轴;17、后端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架1、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的延伸架2、通过转轴组件纵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2上的摇动架3、横向转动架设在摇动架3上的轮轴4、设置在轮轴4两侧的两个后轮5、用于驱动轮轴4旋转的动力装置。
17.可以看出,摇动架3可以相对于延伸架2进行偏转,也就是后轮5所在的轮轴4是可以相对于车架1翻转,那么在行程过程中因为地面坑洼或是大幅度转弯所产生的对轮轴4的扭力就会在它本身的翻转作用下自动克服。
18.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的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6、固定设置在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6的输出轴端部的输出轮7、横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2上的第一对接轴8、固定设置在第一对接轴8端部的第一皮带轮9、紧绷套设在输出轮7和第一皮带轮9之间的第一皮带10、横向转动设置在摇动架3上的第二对接轴11、固定设置在第二对接轴11端部的第二皮带轮12、固定套设在轮轴4上的驱动轮13、紧绷套设在驱动轮13和第二皮带轮12山的第二皮带14,第一对接轴8和第二对接轴11的端部通过万向节15连接。
19.因为轮轴4并不是相对于车架1完全平整的,它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偏转现象,所以本设计采用了万向节15来实现轮轴4偏转后照样能够被驱动转动的形式,摇动架3偏转会带动第二对接轴11偏转,但是因为第二对接轴11和第一对接轴8之间拥有万向节15,所以两者发生相对偏转后动力照样能够进行传递。
20.延伸架2和摇动架3的横向平面均呈“凵”字形,延伸架2和摇动架3对接后形成“口”字形,转轴组件包括前端转轴16和后端转轴17,延伸架2和摇动架3的前后对接处分别由前端转轴16和后端转轴17形成转动对接,万向节15位于延伸架2和摇动架3形成“口”字内。
21.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
……”
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

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架(1)、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的延伸架(2)、通过转轴组件纵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2)上的摇动架(3)、横向转动架设在摇动架(3)上的轮轴(4)、设置在轮轴(4)两侧的两个后轮(5)、用于驱动轮轴(4)旋转的动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的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6)、固定设置在发动机及变速器组件(6)的输出轴端部的输出轮(7)、横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2)上的第一对接轴(8)、固定设置在第一对接轴(8)端部的第一皮带轮(9)、紧绷套设在输出轮(7)和第一皮带轮(9)之间的第一皮带(10)、横向转动设置在摇动架(3)上的第二对接轴(11)、固定设置在第二对接轴(11)端部的第二皮带轮(12)、固定套设在轮轴(4)上的驱动轮(13)、紧绷套设在驱动轮(13)和第二皮带轮(12)山的第二皮带(14),第一对接轴(8)和第二对接轴(11)的端部通过万向节(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架(2)和摇动架(3)的横向平面均呈“凵”字形,延伸架(2)和摇动架(3)对接后形成“口”字形,转轴组件包括前端转轴(16)和后端转轴(17),延伸架(2)和摇动架(3)的前后对接处分别由前端转轴(16)和后端转轴(17)形成转动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节(15)位于延伸架(2)和摇动架(3)形成“口”字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属于车身悬挂系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三轮车悬挂系统对两个后轮倾斜后的补偿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架、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延伸架、通过转轴组件纵向转动设置在延伸架上的摇动架、横向转动架设在摇动架上的轮轴、设置在轮轴两侧的两个后轮、用于驱动轮轴旋转的动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型悬挂传动机构能够通过小幅度偏转后轮轴来补偿因为倾斜产生的扭力,是得车辆行驶的更为平稳。是得车辆行驶的更为平稳。是得车辆行驶的更为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云平
技术研发日:2022.05.12
技术公布日:2023/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