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折叠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4964发布日期:2022-12-28 11:0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折叠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折叠车。


背景技术:

2.生活中,人们在公园、海边、郊外等地方临时托运排球、衣物、零食等小型物品时常用到折叠车作为简易的运载工具,虽然目前有便于折叠的折叠车,但现有的折叠车拉杆使用不方便、车身支撑强度和稳定性不足、车架底部的空间较小、车折叠后四个滚轮会彼此接触,用户无法再通过拖拽引导折叠车移动,导致用户在搬运折叠车时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上述折叠车存在的问题,发明了一种移动折叠车。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折叠车,包括可伸缩折叠的车架、车架下方的车轮、用于推拉车架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右侧下方中部设有设有拉杆连接块,所述拉杆连接块上方设有拉杆套,所述拉杆套的底部和拉杆连接块右侧设有弹簧且分别与弹簧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拉杆套的内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套的内径大于拉杆的外径,所述拉杆右侧面设有若干圆孔,所述拉杆套外侧通过转轴连接有锁止套开关和扭簧,所述锁止套开关外侧设有的凸台能够配合拉杆的圆孔,所述扭簧区域受到按压后用于解锁锁止套开关的凸台脱离拉杆的圆孔,所述拉杆顶部设有手柄固定套,所述手柄固定套顶部设有手柄弯管。
5.作为优选,所述可伸缩折叠的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底架组件、第一直扁管、第二直扁管、第三直扁管和第四直扁管,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底部通过底架组件两侧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底架组件包括宽底架和窄底架,所述宽底架左侧和窄底架右侧构成底架组件两侧,所述宽底架右侧和窄底架左侧相互铰接,所述第一直扁管和第二直扁管的一端分别与底架组件和后支架的两处铰接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三直扁管和第四直扁管的一端分别与底架组件和前支架的两处铰接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一直扁管的另一端和第三直扁管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直扁管的另一端和第四直扁管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后支架顶部两侧分别铰接于边板一和边板二的一端,所述边板一和边板二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u形扁管宽顶部的两侧,所述u形扁管宽两侧中部分别铰接于第一直扁管和第三直扁管的中部,所述前支架顶部两侧分别铰接于边板三和边板四的一端,所述边板三和边板四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u形扁管窄顶部的两侧,所述u形扁管窄两侧中部分别铰接于第二直扁管和第四直扁管的中部,所述u形扁管宽底部两侧和u形扁管窄底部两侧相互铰接,所述相互铰接的两处分别铰接有l形座一和l形座二的一端,所述l形座一和l形座二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五直扁管,所述第五直扁管用于限制底架组件展开的最大角度。
6.作为优选,所述宽底架和窄底架处于同于平面且平行与地面,所述第五直扁管在宽底架和窄底架交界处的下方且平行与地面。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扁管位于第三直扁管的内侧,所述第二直扁管位于第四直
扁管的内侧,所述第一直扁管和第二直扁管外侧面分别与u形扁管宽两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直扁管和第四直扁管外侧面分别与u形扁管窄两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边板一和边板二分别位于后u形扁管宽的两外侧,所述边板三和边板四分别位于u形扁管窄的两外侧,所述底架组件最大宽度小于u形扁管窄的内侧宽度,所述后支架的两内侧面和u形扁管宽两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支架的两内侧面和u形扁管窄两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8.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折叠车的上方还设有可拆卸桌板,所述可拆卸桌板内部设有若干桌板支撑扣用于连接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两端分别设有塑料支撑扣,所述塑料支撑扣用于连接前支架和后支架的顶部横杆。
9.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折叠车还包括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开口端翻折套在u形扁管宽顶部、u形扁管窄顶部、第一直扁管和第三直扁管铰接处和第二直扁管和第四直扁管铰接处,所述置物袋的底端支撑在底架组件上。
10.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架底部的横杆两侧设有万向轮支架固定套,所述万向轮支架固定套用于固定万向轮支架,所述万向轮支架内部设有前车轮,所述后支架底部的横杆两侧设有车轮支架,所述车轮支架内部设有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错位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底部设置的车轮是沿所述移动折叠车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所述前支架底部的车轮之间的宽度小于后支架底部的车轮之间的宽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折叠车拉杆锁止套外侧设有的锁止套开关和扭簧提升了调整拉杆伸缩长度的效率并保证了伸缩后拉杆的固定。2)移动折叠车底架组件中部铰接位置下方设置的第五直扁管能有效增强车身展开时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3)移动折叠车折叠和打开所占的空间比约为1∶4,有效节约折叠后占用空间;4)前车轮和后车轮错位设置能满足折叠后四个滚轮不会彼此干涉,从而顺畅的进行拖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拉杆伸缩区域截面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桌板后的立体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状态示意图。
18.图中标记:1、前支架;2、后支架;3、底架组件;11、第一直扁管;12、第二直扁管;21、第三直扁管;22、第四直扁管;31、宽底架;32、窄底架;41、边板一;42、边板二;43、边板三;44、边板四;51、u形扁管宽;52、u形扁管窄;53、l形座一;54、l形座二;55、第五直扁管;61、拉杆连接块;62、拉杆套;63、弹簧;64、拉杆;65、拉杆锁止套;66、锁止套开关;67、手柄固定套;68、手柄弯管;71、可拆卸桌板;72、桌板支撑扣;73、支撑杆一;74、支撑杆二;75、塑料支撑扣;81、车轮支架;82、后车轮;83、万向轮支架固定套;84、万向轮支架;85、前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移动折叠车,包括可伸缩折叠的车架、车架下方的车轮、用于推拉车架的拉杆,其特征
在于,所述车架右侧下方中部设有设有拉杆连接块61,所述拉杆连接块61上方设有拉杆套62,所述拉杆套62的底部和拉杆连接块61右侧设有弹簧63且分别与弹簧63的上下两端连接,拉杆连接块61和拉杆套62是通过转轴连接的,拉杆套62向外侧拉动时弹簧63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此时用户松手拉杆套62会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弹,当所述拉杆套62的内部设有拉杆64,所述拉杆64右侧面设有若干圆孔,所述拉杆套62顶部设有拉杆锁止套65,所述拉杆锁止套65外侧通过转轴连接有锁止套开关66和扭簧,所述锁止套开关66靠近拉杆锁止套65的一侧设有的凸台能够配合拉杆64的圆孔,锁止套开关66能够根据拉杆64圆孔的位置固定拉杆64伸出的长度,所述扭簧区域受到按压后用于解锁锁止套开关66的凸台脱离拉杆64的圆孔,所述拉杆64顶部设有手柄固定套67,所述手柄固定套67顶部设有手柄弯管68。
20.所述可伸缩折叠的车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底架组件3、第一直扁管11、第二直扁管12、第三直扁管21和第四直扁管22,所述前支架1和后支架2底部通过底架组件3两侧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底架组件3包括宽底架31和窄底架32,所述宽底架31左侧横杆和窄底架32右侧横杆构成底架组件3的两侧,所述宽底架31右侧和窄底架32左侧相互铰接,所述第一直扁管11和第二直扁管12的一端分别与底架组件3和后支架2的两处铰接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三直扁管21和第四直扁管22的一端分别与底架组件3和前支架1的两处铰接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一直扁管11的另一端和第三直扁管21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直扁管12的另一端和第四直扁管22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后支架2顶部两侧分别铰接于边板一41和边板二42的一端,所述边板一41和边板二4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u形扁管宽51顶部的两侧,所述u形扁管宽51两侧中部分别铰接于第一直扁管11和第三直扁管21的中部,所述前支架1顶部两侧分别铰接于边板三43和边板四44的一端,所述边板三43和边板四4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u形扁管窄52顶部的两侧,所述u形扁管窄52两侧中部分别铰接于第二直扁管12和第四直扁管22的中部,所述u形扁管宽51底部两侧和u形扁管窄52底部两侧相互铰接,所述相互铰接的两处分别铰接有l形座一53和l形座二54的一端,所述l形座一53和l形座二54的中间连接有第五直扁管55,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宽底架31和窄底架32处于同一平面且平行与地面,所述第五直扁管55在宽底架31和窄底架32交界处的下方且平行与地面。
21.所述第一直扁管11位于第三直扁管21的内侧,所述第二直扁管12位于第四直扁管22的内侧,所述第一直扁管11和第二直扁管12外侧面分别与u形扁管宽51两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直扁管21和第四直扁管22外侧面分别与u形扁管窄52两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边板一41和边板二42分别位于后u形扁管宽51的两外侧,所述边板三43和边板四44分别位于u形扁管窄52的两外侧,所述底架组件3最大宽度小于u形扁管窄52的内侧宽度,所述后支架2的两内侧面和u形扁管宽51两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支架1的两内侧面和u形扁管窄52两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22.当折叠车打开时u形扁管窄5和u形扁管宽5会带动第五直扁管55往上运动从而限制底架组件3展开的最大角度,当折叠车关闭时u形扁管窄52和u形扁管宽51会带动会带动第五直扁管55往下运动从而避免和底座组件3转动时产生干涉。
23.所述折叠车的上方还设有可拆卸桌板71,所述可拆卸桌板71内部设有若干桌板支撑扣72用于连接支撑杆一73和支撑杆二74,所述支撑杆一73和支撑杆二74两端分别设有塑料支撑扣75,所述塑料支撑扣75用于连接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顶部横杆,折叠车还可以放置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开口端翻折套在u形扁管宽51顶部、u形扁管窄52顶部、第一直扁管
11和第三直扁管21铰接处和第二直扁管12和第四直扁管22铰接处,所述置物袋的底端支撑在底架组件3上。
24.所述前支架1底部的横杆两侧设有万向轮支架固定套83,所述万向轮支架固定套83用于固定万向轮支架84,所述万向轮支架84内部设有前车轮85,所述后支架2底部的横杆两侧设有车轮支架81,所述车轮支架81内部设有后车轮82,所述前车轮85和后车轮82错位设置。
25.所述前支架1和后支架2底部设置的车轮是沿所述折叠车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所述前支架1底部的车轮之间的宽度小于后支架2底部的车轮之间的宽度。
26.折叠车折叠后,如图5所示:
27.折叠时先将可拆卸桌板71内部设有的若干桌板支撑扣72从前支架1和后支架2拆下来,或者将开口端翻折套在u形扁管宽51顶部、u形扁管窄52顶部、第一直扁管11和第三直扁管21铰接处和第二直扁管12和第四直扁管22铰接处的地方翻转回去后取下。
28.接着推动前支架1和后支架2往内侧运动,由于装置折叠位置通过铰接连接,所以前支架1和后支架2会带动第一直扁管11、第二直扁管12、第三直扁管21和第四直扁管22往中间靠拢且趋近于竖直状态,宽底架31和窄底架32也会往中间靠拢且趋近于竖直状态,边板一41和边板二42会带动u形扁管宽51往中间靠拢且趋近于竖直状态,边板三43和边板四44会带动u形扁管窄52往中间靠拢且趋近于竖直状态,运动时u形扁管窄52和u形扁管宽51会带动第五直扁管55往下运动从而避免和底座组件3转动时产生干涉。
29.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