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8117发布日期:2022-12-31 14:0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沙滩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


背景技术:

2.沙滩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是适合所有地形的一种交通工具,一般由车身、车架、动力系统、减震系统、踏板等部件组成,沙滩车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外观一般无篷。
3.但正是由于沙滩车可以行驶的地形比较复杂,一旦踏板不够稳定、结实,或者踏板的保护性能较差的话,就会容易发生事故。
4.例如,cn204774670u公开了一种用于赛车和沙滩车的踏板总成,包含架体机构、油门机构、制动机构、踵板和安装板。通过将架体机构的组件设计成板状,然后用螺栓连接以节省加工材料和加工难度;将制动主缸布置在左脚后两侧,并用踵板承接脚后跟达到缩短踏板面之后的踏板总成长以及降低踵点高度的目的;通过将踏板总成的安装孔设置在架体机构两侧而不是底部,降低踏板总成高度的,从而实现降低重心和踵点高度。
5.上述方案虽然缩短了踏板的纵向长度又降低了踏板的踵点高度降低了踏板总成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重心,提高了驾驶员的使用体验;但是并未考虑到踏板的安全防护方面的作用,上述方案中的踏板表面过于光滑,且没有保护性结构,驾驶员使用时极易发生危险事故。
6.例如,cn207860343u公开了一种沙滩车脚踏板,包括踏板主体,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铰接孔,在踏板主体端面上排列有若干个倾斜齿,该倾斜齿的尖部为圆角设置,若干个倾斜齿的端部形成摩擦面,在踏板主体设有减震孔,在减震孔内插入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台阶孔,一减震弹簧从该台阶孔中穿过,在台阶孔中卡入胶板,胶板与减震弹簧为一体设置。这样便实现了具有缓冲避震以及摩擦力好的技术效果。
7.上述方案虽然增加了踏板上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可以在踏板上踩的稳;但是依然没有加入保护性结构,遇到紧急情况没法对驾驶员起到良好的保护。
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现有的沙滩车市场上针对其踏板安全性的设计仍然不够完善,一方面是踏板本身过于光滑,摩擦力不够,不能保证驾驶员踩踏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踏板上没有设置保护性机构,因此无法对驾驶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9.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急需一种摩擦力强,且带有保护性结构的沙滩车踏板,在保证驾驶员踩踏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以解决上述现有沙滩车踏板的安全性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组件上的防护纹路极大的增强踏板上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踩踏时更加稳定,减少打滑的危险;并且踏板中设有前挡组件,对驾驶员起到保护作用,当行驶环境比较严峻时,前挡组件可以有效防止飞石、泥沙等
路上的障碍物直接飞溅到腿部给驾驶员造成伤害,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包括前挡组件、防滑组件、支撑组件;
12.所述防滑组件与前挡组件连接,和/或防滑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
13.所述前挡组件设置在防滑组件和支撑组件的前端,所述前挡组件呈类“l”型,所述防滑组件上还设有防滑纹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挡组件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当行驶环境比较严峻时,前挡组件可以有效防止飞石、泥沙等路上的障碍物直接飞溅到腿部给驾驶员造成伤害,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组件上的防护纹路极大的增强踏板上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踩踏时更加稳定,减少打滑的危险;本实用新型在踏板中还增加了支撑组件,进一步增强了踏板的支撑效果,还增加了踏板的可踩踏面积,使驾驶员的脚部放置的更加舒适,提升了驾驶员体验。
15.本实用新型的前挡组件呈类“l”型,更契合腿部曲线,使驾驶员的腿部放置的更加舒适。
16.优选的,所述前挡组件的上表面平行部位低于防滑组件的上表面部位,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部位低于防滑组件的上表面部位。
17.本实用新型防滑组件的水平高度略高于前挡组件的平行部位以及支撑组件的水平高度,便于驾驶员精确的将脚部放置在防滑组件,增加防滑组件与脚底的摩擦面积,不易打滑,更加稳定。
18.优选的,所述前挡组件包括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所述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分别连接在车架的两侧,且第一前挡板的一端部和第二前挡板的一端部相连;所述防滑组件包括第一防滑板和第二防滑板,所述第一防滑板和第二防滑板分别连接在车架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连接在车架的两侧。
19.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的端部相连的技术特征,将第一前挡板,第一防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前挡板,第二防滑板,第二支撑板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踏板单元,相互配合更加紧密,踏板单元的支撑强度、摩擦强度以及防护效果也随之提升。
20.优选的,所述前挡组件包括外框架和护件,所述外框架围绕在护件外侧边上。
21.所述护件能够保护驾驶员的腿部,所述外框架能够对护件起到固定即保护作用。
22.优选的,所述外框架为金属或硬质材料的管件。
23.所述外框架采用金属或硬质材料能够对护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也能增强沙滩车车身整体的撞击强度。
24.优选的,所述护件是采用塑料、橡胶材质的类“l”型板或软性绷带。
25.由于沙滩车运行时腿部与护件难免直接接触,所述护件采用塑料、橡胶材质或软性绷带能够防止腿部磕伤。
2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板包括第一中间板与第一外框件,所述第一外框件与第一中间板之间存在多处空隙;所述第二防滑板包括第二中间板与第二外框件,所述第二外框件与第二中间板之间存在多处空隙。
27.所述第一、二防滑板内均设有多块中间板,且中间板上均带有防滑纹路,能够进一
步提升防滑组件的摩擦力;且由于沙滩车运行的场景比较复杂,所以第一、二防滑板与多块中间板之间存在多处空隙,能够便于踏板上的泥沙漏出,便于清洁踏板。
28.优选的,所述第一中间板设有多块,所述第一中间板的两端连接在第一外框件内侧,所述第二中间板设有多块,所述第二中间板的两端连接在第二外框件内侧。
29.优选的,所述防滑组件以及中间板上的防滑纹路呈锯齿状,其齿尖和边缘处均进行过磨平磨圆处理。
30.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组件以及中间板上的防滑纹路呈锯齿状,也能提升防滑组件整体的摩擦力,所述锯齿状的纹路在其齿尖和边缘处均进行过磨平磨圆处理,防止驾驶员的鞋子或脚部被割伤。
3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由u型管和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板由u型管和连接板组成,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u型管的“u型”槽内。
32.所述u型管与连接管之间也存在空隙,通过空隙能够便于踏板上的泥沙漏出,便于清洁踏板。
3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1、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挡组件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保护作用,当行驶环境比较严峻时,前挡组件可以有效防止飞石、泥沙等路上的障碍物直接飞溅到腿部给驾驶员造成伤害,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阻挡和保护作用,防止驾驶员在遇到急刹,车体失控或其他危险的特殊情况下身体失去平衡而受到伤害,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组件上的防护纹路极大的增强踏板上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踩踏时更加稳定,减少打滑的危险;本实用新型在踏板中还增加了支撑组件,进一步增强了踏板的支撑效果,还增加了踏板的可踩踏面积,使驾驶员的脚部放置的更加舒适,提升了驾驶员体验。
35.2、本实用新型的前挡组件呈类“l”型,更契合腿部曲线,使驾驶员的腿部放置的更加舒适。
36.3、本实用新型防滑组件的水平高度略高于前挡组件的平行部位以及支撑组件的水平高度,便于驾驶员精确的将脚部放置在防滑组件,增加防滑组件与脚底的摩擦面积,不易打滑,更加稳定。
37.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的端部相连的技术特征,将第一前挡板,第一防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前挡板,第二防滑板,第二支撑板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踏板单元,相互配合更加紧密,踏板单元的支撑强度、摩擦强度以及防护效果也随之提升。
38.5、所述第一、二防滑板内均设有多块中间板,且中间板上均带有防滑纹路,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滑组件的摩擦力;且由于沙滩车运行的场景比较复杂,所以第一、二防滑板与多块中间板之间存在多处空隙,能够便于踏板上的泥沙漏出,便于清洁踏板。
39.6、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组件以及中间板上的防滑纹路呈锯齿状,也能提升防滑组件整体的摩擦力,所述锯齿状的纹路在其齿尖和边缘处均进行过磨平磨圆处理,防止驾驶员的鞋子或脚部被割伤。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以及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以及车架的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4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其中,图中所示前挡组件1、第一前挡板11、第二前挡板12、外框架13、护件14、防滑组件2、第一防滑板21、第二防滑板22、第一中间板23、第一外框件24、第二中间板25、第二外框件26、支撑组件3、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车架4。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0.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沙滩车的踏板单元,包括前挡组件1、防滑组件2、支撑组件3;
51.所述前挡组件1通过连接件与车架4连接,所述防滑组件2与前挡组件1和/或支撑组件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3通过连接件与车架4连接;
52.所述防滑组件2与前挡组件1连接,和/或防滑组件2与支撑组件3连接;
53.所述前挡组件1设置在防滑组件2和支撑组件3的前端,所述前挡组件1呈类“l”型,所述防滑组件2上还设有防滑纹路。
54.当行驶环境比较严峻时,前挡组件1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保护作用,有效的防止飞石、泥沙等路上的障碍物直接飞溅到腿部给驾驶员造成伤害,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当驾驶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踏板单元时,可以踩在车架的防滑组件2上,防滑组件2可以增强脚部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踩踏时更加稳定,减少打滑的危险;支撑组件3则进一步增强了踏板的支撑效果,还增加了踏板的可踩踏面积,使驾驶员的脚部放置的更加舒适,提升了驾驶员体验。
55.如图1所示,所述前挡组件1的上表面平行部位低于防滑组件2的上表面部位,所述支撑组件3的上表面部位低于防滑组件2的上表面部位。
56.当驾驶员使用沙滩车时,可第一时间踩在踏板中的防滑组件2上,不用刻意寻找防
滑组件2的具体位置。
57.如图2、图3所示,所述前挡组件1包括第一前挡板11和第二前挡板12,所述第一前挡板11和第二前挡板12分别连接在车架4的两侧,且第一前挡板11的一端部和第二前挡板12的一端部相连;所述防滑组件2包括第一防滑板21和第二防滑板22,所述第一防滑板21和第二防滑板22分别连接在车架4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分别连接在车架4的两侧。
58.将第一前挡板11、第二前挡板12;第一防滑板21、第二防滑板22;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分别设在车架4的两侧,保证了踏板整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且通过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的端部相连的技术特征,将第一前挡板11,第一防滑板21,第一支撑板31以及第二前挡板12,第二防滑板22,第二支撑板32通过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踏板单元,相互配合更加紧密,踏板单元的支撑强度、摩擦强度以及防护效果也随之提升。
59.如图4所示,所述前挡组件1包括外框架13和护件14,所述外框架13围绕在护件14外侧边上。
60.所述外框架13为金属或硬质材料的管件,具体可以是金属管,合金管一节其他的硬质管材。
61.所述护件14是采用塑料、橡胶材质的类“l”型板或软性绷带。
62.护件14用于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
63.如图2图3、图6所示,所述第一防滑板21包括第一中间板23与第一外框件24,所述第一外框件24与第一中间板23之间存在多处空隙;所述第二防滑板22包括第二中间板25与第二外框件26,所述第二外框件26与第二中间板25之间存在多处空隙。
64.第一防滑板21和第二防滑板22以及中间板上的防滑纹路可以增强脚部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踩踏时更加稳定,减少打滑的危险。
65.若踏板上有泥沙时,防滑组件2与中间板之间的缝隙,会使泥沙更易脱落,有效的保证了踏板的整洁度。
66.所述第一中间板23设有多块,所述第一中间板23的两端连接在第一外框件24内侧,所述第二中间板25设有多块,所述第二中间板25的两端连接在第二外框件26内侧。
67.所述防滑组件2以及中间板上的防滑纹路呈锯齿状,其齿尖和边缘处均进行过磨平磨圆处理。
68.防滑纹路设置为锯齿状,能够进一步增强摩擦力,且锯齿状的纹路在其齿尖和边缘处也会提前进行磨平磨圆处理,防止驾驶员的鞋子或脚部被割伤。
69.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31由u型管和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板32由u型管和连接板组成,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u型管的“u型”槽内;若踏板上有泥沙时,通过u型管和连接板之间的缝隙,会使泥沙更易脱落,有效的保证了踏板的整洁度。
7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滑板21可分为头部和尾部;
71.如图6所示,第一防滑板21的头部和尾部一体成型;
72.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加工,第一防滑板21的头部和尾部也可以是两个部件,二者焊接在一起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73.本实用新型的头部上形成一个坡度斜面,能够增加强度,避开发动机。
74.当驾驶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踏板单元时,可以踩在车架两边的第一防滑板21和第
二防滑板22上,第一防滑板21和第二防滑板22以及中间板上的防滑纹路可以增强脚部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驾驶员踩踏时更加稳定,减少打滑的危险,防滑纹路设置为锯齿状,能够进一步增强摩擦力,且锯齿状的纹路在其齿尖和边缘处也会提前进行磨平磨圆处理,防止驾驶员的鞋子或脚部被割伤;若踏板上有泥沙时,防滑组件2与中间板之间的缝隙,以及支撑组件3中u型管和连接板之间的缝隙,会使泥沙更易脱落,有效的保证了踏板的整洁度,支撑组件3分为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进一步增强了踏板的支撑效果,还增加了踏板的可踩踏面积,使驾驶员的脚部放置的更加舒适,提升了驾驶员体验;当行驶环境比较严峻时,前挡组件1可以有效防止飞石、泥沙等路上的障碍物直接飞溅到腿部给驾驶员造成伤害,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外框架13固定下的护件14既阻挡了危险的障碍物,且护件14采用塑料、橡胶或软性绷带材质能够防止腿部撞伤磕伤,有效的队驾驶员的腿部进行保护;前挡组件1包括第一前挡板11和第二前挡板12,且分别设于车架4两侧,增强了平衡性和保护效果;且前挡组件3呈类“l”型,更契合腿部曲线,使驾驶员的腿部放置的更加舒适。
75.此外,术语“上”、“下”、“内”、“外”、“前”、“后”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76.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