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龙头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4761发布日期:2022-12-07 08:3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用龙头把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用龙头把手。


背景技术:

2.电动车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中,折叠式的电动车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现有的折叠式的电动车上的立杆通常为可折叠式的,便于人们折叠以及携带,但是,有的折叠式的电动车上的车把手通常为一体式设计且不能折叠,尤其是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下,现有的一体式的车把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折叠以及携带方便的需求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以及携带方便的电动车龙头把手。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用龙头把手,包括连接座以及夹持件;
5.所述连接座设有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夹持件与两个所述夹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件与两个夹持部之间夹持有连接管;
6.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夹持件以及两个所述夹持部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夹持件以及两个所述夹持部沿着连接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7.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把手杆,每个所述把手杆上均设有限位组件,每个所述限位组件均用于活动的限制对应的所述把手杆与连接管之间的相对转动。
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9.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杆来实现整体结构的折叠需求,并且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的限制把手杆与连接管之间的相对转动,提升实用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管的两端转动连接把手杆,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折叠需求,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可以灵活的限制把手杆与连接管之间的相对转动,即,通过操作限位组件来达到调节把手杆与连接管之间是否处于能相对转动的连接状态,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为中空的结构,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穿设有固定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设有延伸部,每个所述把手杆的一端均设有转动块,每个所述转动块均转动连接在对应的固定轴上,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对应转动块转动的条形开口。
11.有益效果:便于连接管与把手杆的连接,以及便于把手杆相对于连接管的转动。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每个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套筒,所述套筒滑动套接于所述把手杆上,所述把手杆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套筒内设有限位板,所述固定环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把手杆上,每个所述转动块上均设有限位部,每个所述限位部均用于限制套筒从对应的把手杆上滑脱。
13.有益效果: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便于套筒保持远离固定环且靠近连接管的方向移动的趋势,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有效防止套筒从把手杆上滑脱。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套筒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开口,每个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开口,每个所述第一开口均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开口均与对应的所述转动块滑动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板在对应的所述把手杆上的移动轨迹位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限位部之间。
15.有益效果:便于套筒在把手杆上滑动。
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每个所述把手杆上均安装有握把,每个所述握把与相邻的所述套筒之间预留有用于套筒滑动的空间,每个所述把手杆上均安装有手闸,任一所述把手杆上安装有车铃。
17.有益效果:为套筒在把手杆上预留足够的滑动空间,使得套筒可以正常滑动。
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接座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挂钩。
19.有益效果:设置挂钩,人们可以临时的将物件挂在挂钩上,提升实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龙头把手的示意图。
21.图2为连接管与把手杆的连接示意图。
22.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23.图4为限位组件的示意图。
24.图5为连接管的示意图。
25.图6为连接座与夹持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连接座100、夹持部110、夹持件120、插接部130、安装孔131、挂钩140、连接管200、限位槽201、条形开口202、延伸部203、固定轴210、把手杆300、转动块310、限位部311、固定环320、握把330、手闸340、车铃350、限位组件400、套筒410、限位板411、弹性件420。
28.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6所示:一种电动车用龙头把手,包括连接座100以及夹持件120,连接座100设有两个夹持部110,两个夹持部110之间具有间隙,夹持件120与两个夹持部110可拆卸连接,夹持件120与两个夹持部110之间夹持有连接管200,具体的,夹持件120通过螺钉与两个夹持部110连接在一起,夹持件120的内侧表面的弧度与连接管200的表面弧度相适应,连接管200与夹持件120以及两个夹持部110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槽201,限位槽201用于限制夹持件120以及两个夹持部110沿着连接管200的轴线方向移动;连接管20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把手杆300,每个把手杆300上均设有限位组件400,每个限位组件400均用于活动的限制对应的把手杆300与连接管200之间的相对转动。
29.进一步的,连接管200的两端均为中空的结构,且连接管200的两端均穿设有固定轴210,具体的,固定轴210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帽,每个把手杆300的一端均设有转动块
310,优选的,转动块310为扁平状,连接管200的两端均设有延伸部203,每个转动块310均转动连接在对应的固定轴210上,连接管200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对应转动块310转动的条形开口202。
30.进一步的,每个限位组件400均包括套筒410,套筒410滑动套接于把手杆300上,把手杆300上设有固定环320,套筒410内设有限位板411,固定环320与限位板411之间设有弹性件420,优选的,弹性件420为弹簧,弹性件420套接于把手杆300上,每个转动块310上均设有限位部311,每个限位部311均用于限制套筒410从对应的把手杆300上滑脱。
31.进一步的,每个套筒410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开口(图中未标注),每个套筒410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开口(图中未标注),每个第一开口均与对应的固定环320滑动连接,每个第二开口均与对应的转动块310滑动连接,每个限位板411在对应的把手杆300上的移动轨迹位于固定环320与限位部311之间。
32.进一步的,每个把手杆300上均安装有握把330,每个握把330与相邻的套筒410之间预留有用于套筒410滑动的空间,每个把手杆300上均安装有手闸340,任一把手杆300上安装有车铃350,优选的,右边的把手杆300上安装有车铃350,以适应大多数人使用右手的习惯。
33.进一步的,连接座100的下端设有插接部130,插接部130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31,连接座100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挂钩140,优选的,连接座100靠近电动车的车座(图中未画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挂钩140,从而人们可以方便的将物件挂在挂钩140上,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34.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35.当需要将龙头把手折叠时,首先,将套筒410沿着把手杆300的轴线方向且向外侧移动,即,套筒410克服弹性件420的弹力作用向外侧移动,直至套筒410具有第二开口的一端与延伸部203完全脱离连接,此时,向下将把手杆300转动90
°
,从而完成龙头把手的折叠操作。
36.当需要将龙头把手展开时,将把手杆300反向转动90
°
,即,将把手杆300转动至与连接管200的轴线相重合,套筒410在弹性件420的弹力作用下逐渐的靠近转动块310移动,直致延伸部203位于套筒410具有第二开口一端的内部,即,此时,在套筒410的以及延伸部203的共同限制下转动块310无法与连接管200发生相对的转动,从而完成龙头把手的展开以及固定操作。
3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