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8949发布日期:2022-12-17 12:1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


背景技术:

2.现有电动自行车车衣仅具有遮雨避阳等防护功能,但在收纳及携带方面仍有所欠缺,具体体现在:折叠、收纳与携带十分不便,使用过后的折叠往往无章可循,而这种混乱的折叠也会导致折叠后车衣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储存在车体自身携带的储存空间中,加重携带负担,尤其对于没有较大储物空间的电动自行车来说,如何将其便捷携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通过对车衣结构进行改进,可使电动自行车的车衣方便折叠,便于收纳和携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包括车衣本体,所述的车衣本体上设有若干方便提示折叠位置的折痕标记物,所述的折痕标记物由弹性材料制成,在车衣本体上还设有方便折叠后进行捆绑的捆绑机构,并设有方便折叠后提拉的提手机构。
6.优选的,所述的车衣本体罩在电动自行车上时,车衣本体的前后面对称,车衣本体的前端下缘设有前轮遮挡部,前轮遮挡部的底部前后侧对称设有锁扣,车衣本体的后端将后轮遮蔽。
7.优选的,所述的折痕标记物包括沿车衣本体的中线设置的第一折痕标记物、沿纵向或斜向分布于车衣本体前后面的第二折痕标记物、沿横向设于车衣本体前后面的第三折痕标记物。
8.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折痕标记物和第三折痕标记物分别有若干个,车衣本体的前后面的第二折痕标记物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折痕标记物、第二折痕标记物和第三折痕标记物为延续的线型或断续的线型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折痕标记物、第二折痕标记物和第三折痕标记物的制造材料包括弹性橡胶材料或织物或塑性金属材料。
11.优选的,所述的捆绑机构为设于车衣本体外表面并用于将折叠后的车衣本体捆绑起来的绑带或者魔术贴子母扣或者卡扣连接件或者拉锁连接件。
12.优选的,所述的魔术贴子母扣有若干组,所设置的位置满足于:能够将折叠后的车衣本体沿不同方向捆绑起来。
13.优选的,所述的捆绑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子母扣和第二魔术贴子母扣,第一魔术贴子母扣的第一公扣设于前轮遮挡部的外表面,并在车衣本体折叠后的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公扣配合的第一母扣;所述的第二魔术贴子母扣的第二公扣设于车衣本体的前端中部,
并在车衣本体折叠后的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二公扣配合的第二母扣。
14.优选的,所述的提手机构为设置于车衣本体表面的提手,所述的提手有1个或2个,提手设置的位置满足于:车衣本体被折叠并捆绑起来后,提手依然外露,并方便手提或悬挂。
15.本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的有益效果为:
16.本新型通过对车衣结构进行改进,可使车衣本体便于规范化折叠,相比起非规范的折叠方式能够显著缩减车衣本体折叠后的体积,提手机构便于使用者手提或者将车衣本体悬挂在电动自行车上,捆绑机构可使车衣本体折叠后不易松散,同时还可以根据车型绑缚在电动自行车车身上,通过以上设计,实现了车衣本体方便折叠、收纳及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本新型罩在电动自行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前后面对称,故省略后视图);
18.1、车衣本体;2、反光镜套;3、前轮遮挡部;4、反光条;5、第一折痕标记物;6、第二折痕标记物;7、第三折痕标记物;8、后轮;9、提手;10、第二公扣;11、第一公扣;12、锁扣;13、第二母扣;14、第一母扣;15、电动自行车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0.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
21.实施例1:
22.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衣,如图1所示,包括车衣本体1,所述的车衣本体1上设有若干方便提示折叠位置的折痕标记物,所述的折痕标记物由弹性材料制成,在车衣本体上还设有方便折叠后进行捆绑的捆绑机构,并设有方便折叠后提拉的提手机构。
23.实施例2:
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25.如图1所示,所述的车衣本体1罩在电动自行车上时,车衣本体1的前后面对称,车衣本体1的前端下缘设有前轮遮挡部3,前轮遮挡部3的底部前后侧对称设有锁扣12,车衣本体1的后端将后轮8遮蔽。
26.实施例3:
27.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28.如图1所示,所述的折痕标记物包括沿车衣本体的中线设置的第一折痕标记物5、沿纵向或斜向分布于车衣本体前后面的第二折痕标记物6、沿横向设于车衣本体前后面的第三折痕标记物7。
29.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二折痕标记物6和第三折痕标记物7分别有若干个,车衣本体的前后面的第二折痕标记物6对称设置。
30.实施例4:
3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32.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折痕标记物5、第二折痕标记物6和第三折痕标记物7为延续的线型或断续的线型结构。
33.实施例5:
34.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35.如图1所示,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折痕标记物5、第二折痕标记物6和第三折痕标记物7的制造材料包括弹性橡胶材料或织物或塑性金属材料,也就是说,还可以是其他可实现相关功能的材料制成。
36.实施例6:
37.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38.如图1所示,所述的捆绑机构为设于车衣本体外表面并用于将折叠后的车衣本体捆绑起来的绑带或者魔术贴子母扣或者卡扣连接件或者拉锁连接件。绑紧车衣本体的方法是:车衣本体折叠后,通过1根或者2根绑带将车衣本体绑紧;魔术贴子母扣是在车衣本体折叠后通过公扣和母扣将车衣本体绑紧;卡扣连接件是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将折叠后的车衣本体绑紧,也就是说,车衣本体上分别设有卡扣件的两部分,折叠后正好方便卡扣连接;同理,拉锁连接件可以为在折叠后能够对接在一起构成拉索结构的两部分,类似衣服的拉锁,通过拉锁将折叠后的车衣本体约束住。
39.本实施例中,捆绑机构也可以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将车衣本体捆绑在电动自行车上或其他部位。
40.实施例7:
41.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42.如图1所示,所述的魔术贴子母扣有若干组,所设置的位置满足于:能够将折叠后的车衣本体沿不同方向捆绑起来。不同方向的捆绑有利于车衣本体更好的固定。
43.实施例8:
44.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45.如图1所示,所述的捆绑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子母扣和第二魔术贴子母扣,第一魔术贴子母扣的第一公扣11设于前轮遮挡部的外表面,并在车衣本体折叠后的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公扣11配合的第一母扣14;所述的第二魔术贴子母扣的第二公扣10设于车衣本体1的前端中部,并在车衣本体折叠后的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二公扣10配合的第二母扣13。
46.本实施例中,折叠车衣的方法为,如图1所示,先沿着第一折痕标记物5折叠车衣本体,然后从后到前依次沿着第二折痕标记物6折叠车衣本体,即将折叠至最前的1个第二折痕标记物6时,沿着第三折痕标记物7折叠车衣本体,最后沿最前的第二折痕标记物6折叠,此时,第一母扣、第二母扣裸露在第一公扣及第二公扣的对侧,然后将第一魔术贴子母扣和第二魔术贴子母扣锁紧即可。
47.实施例9:
48.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为:
49.如图1所示,所述的提手机构为设置于车衣本体表面的提手9,所述的提手9有1个或2个,提手9设置的位置满足于:车衣本体1被折叠并捆绑起来后,提手9依然外露,并方便手提或悬挂。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8的捆绑方式的基础上,2个提手9正好裸露出来,方便手提或者直接悬挂在车上。
50.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新型的折痕标记物、提手机构、捆绑机构设置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设定,实现本新型的技术效果的位置选择可有若干种,而不能仅以部分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唯一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