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和使用这种传动装置的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8898发布日期:2023-01-25 12:4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和使用这种传动装置的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和使用这种传动装置的三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2.常规结构的自行车采用的都是链轮链条传动方式,这种传动方式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比较大。常规结构的自行车骑行时需要周向踩踏脚踏板,每只脚踩踏脚踏板转动一周,有效做功时间不到半周,传动效率不够高,又由于拐臂不能设计的太长,也不够省力。三轮自行车主要有正骑和倒骑两种方式,这些三轮自行车的座位都比较高,人骑行时重心也比较高,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娱乐性也不好。另外,这些三轮自行车的体积都比较大,不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而且省力的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和使用这种传动装置的重心低、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娱乐性好,体积小,便于收纳和存放的三轮自行车。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它包括脚踏轴一、脚踏轴二和车轮轴,脚踏轴一、脚踏轴二和车轮轴轴向相平行,脚踏轴一的一端和脚踏轴二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小齿轮一和小齿轮二、另一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车轮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脚踏轴一上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安装有大齿轮一,脚踏轴二上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安装有大齿轮二,大齿轮一和大齿轮二分别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脚踏轴一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带动大齿轮一转动时,脚踏轴二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与大齿轮二转动配合;脚踏轴二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带动大齿轮二转动时,脚踏轴一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与大齿轮一转动配合。
6.使用上述传动装置的三轮自行车,它包括车架、左前轮、右前轮、后轮、车座和传动箱,传动箱上设有上述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脚踏轴一、脚踏轴二和车轮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传动箱壳体上,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轮轴的两端,后轮转动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传动箱壳体与车架的前端相铰接用于转向,车座位于后轮的前方固定安装在车架上,脚踏轴一和脚踏轴二上分别安装有左脚踏和右脚踏,左脚踏和右脚踏分别由拐臂、踏板轴和脚踏板构成,拐臂的一端横向固定在脚踏轴一和脚踏轴二上、另一端横向与踏板轴的一端固定相连,各脚踏板分别转动安装在踏板轴上。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这种传动装置具有传动效率高的优点,脚踏轴往复运动使拐臂可以设计的更长,从而更加省力,它结构紧凑小巧,便于安装和使用。这种三轮自行车的重心低、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娱乐性好,体积小,便于收纳和存放。它采用前驱动方式,骑行起来省力速度快,既可用于骑行,又可用于健身,市场前景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轮自行车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如图1所示,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它包括脚踏轴一1、脚踏轴二2和车轮轴3,脚踏轴一1、脚踏轴二2和车轮轴3轴向相平行,脚踏轴一1的一端和脚踏轴二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小齿轮一11和小齿轮二21、另一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车轮轴3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1,脚踏轴一1上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安装有大齿轮一13,脚踏轴二2上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22安装有大齿轮二23,大齿轮一13和大齿轮二23分别与从动齿轮31相啮合,脚踏轴一1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带动大齿轮一13转动时,脚踏轴二2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22与大齿轮二23转动配合;脚踏轴二2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22带动大齿轮二23转动时,脚踏轴一1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与大齿轮一13转动配合。
11.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和单向转动配合器二22分别为内圈固定安装在脚踏轴一1和脚踏轴二2上、外圈固定在大齿轮一13和大齿轮二23上的单向轴承。
12.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和单向转动配合器二13或分别为内圈固定安装在脚踏轴一1和脚踏轴二2上、外圈固定在大齿轮一13和大齿轮二23上的棘轮棘爪传动器。棘轮棘爪传动器的棘轮设于内圈上,棘爪铰接在外圈上且棘爪与外圈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或棘轮设于外圈上,棘爪铰接在内圈上且棘爪与内圈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13.脚踏轴一1和脚踏轴二2设有小齿轮一11和小齿轮二2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拐臂14,各拐臂14的一端分别横向与脚踏轴一1和脚踏轴二2的端部固定相连。另一端分别设有踏板轴15,各踏板轴15的一端分别横向与拐臂14的端部固定相连。
14.如图2所示,使用上述传动装置的三轮自行车,它包括车架4、左前轮5、右前轮6、后轮7、车座8和传动箱9,传动箱9上设有上述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自行车齿轮传动装置的脚踏轴一1、脚踏轴二2和车轮轴3分别转动安装在传动箱9壳体上,左前轮5和右前轮6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轮轴3的两端,后轮7转动安装在车架4的后部,传动箱9壳体与车架4的前端相铰接用于转向,车座8位于后轮7的前方固定安装在车架4上,脚踏轴一1和脚踏轴二2上分别安装有左脚踏和右脚踏,左脚踏和右脚踏分别由拐臂14、踏板轴15和脚踏板16构成,拐臂14的一端横向固定在脚踏轴一1和脚踏轴二2上、另一端横向与踏板轴15的一端固定相连,各脚踏板16分别转动安装在踏板轴15上。
15.车架4上还设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由转向横梁41、左转向拉杆42和右转向拉杆43构成,转向横梁41位于车座8的前下方,中部与车架4相铰接用于转向,左转向拉杆42的前端与传动箱9的左侧相铰接、后端与转向横梁41的左侧相铰接,右转向拉杆43的前端与传动箱9的右侧相铰接、后端与转向横梁41的右侧相铰接,转向横梁4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转向把杆44和右转向把杆45。
16.左转向把杆44和右转向把杆45的下端向下分别与转向横梁41的两端部横向固定相连、上端分别设有手柄46。
17.左转向把杆42位于车座8的左前方,右转向把杆43位于车座8的右前方,以便于坐在车座8上骑行的同时操作左转向把杆44和右转向把杆45。
18.传动箱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套装在车轮轴3外部的左半轴套管91和右半轴套管92,左半轴套管91的右端固定在传动箱9壳体上、左端通过轴承与车轮轴3转动配合,右半轴套管92的左端固定在传动箱9壳体上、右端通过轴承与车轮轴3转动配合。
19.左转向拉杆42的前端与左半轴套管91相铰接,右转向拉杆43的前端与右半轴套管92相铰接。
20.左前轮5、右前轮6和后轮7上分别设有挡泥瓦盖51、61、71。
21.车座8由座板81和下边与座板81后边相连的靠背板82构成。靠背板82的下边向前下方与座板81的后边相连,上边向后上方延伸呈倾斜状,使坐上去更加舒适。
22.设计原理:
23.三轮自行车的左脚踏的拐臂14与脚踏轴一1的左端固定相连,右脚踏的拐臂14与脚踏轴二2的右端固定相连。
24.骑行者左脚向前踏动左脚踏的脚踏板16时,脚踏轴一1通过小齿轮一11和小齿轮二21带动脚踏轴二2向后转动, 脚踏轴二2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22带动大齿轮二23向后转动,大齿轮二23带动从动齿轮31向前转动,从动齿轮31带动左前轮5和右前轮6向前转动。与此同时,脚踏轴一1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与大齿轮一13转动配合,大齿轮一13在从动齿轮31带动下与大齿轮二23同方向向后转动。
25.骑行者右脚向前踏动右脚踏的脚踏板16时,脚踏轴二2通过小齿轮二12和小齿轮一11带动脚踏轴一1向后转动, 脚踏轴一1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一12带动大齿轮一13向后转动,大齿轮一13带动从动齿轮31向前转动,从动齿轮31带动左前轮5和右前轮6向前转动。与此同时,脚踏轴二2通过单向转动配合器二22与大齿轮二23转动配合,大齿轮二23在从动齿轮31带动下与大齿轮一13同方向向后转动。
26.骑行者双脚前后交替往复踏动左脚踏和右脚踏的脚踏板16,即可向前正常骑行,由于左脚踏和右脚踏为往复运动,拐臂14的长度可以设计得更长,骑行起来更加省力。双手相配合前后推拉左转向把杆44和右转向把杆45,即可用于转向。只要向前踏动任何一个脚踏板16就可以产生向前的动力,使做功时间更长,踩踏力量更大,骑行速度更快。骑行者靠在车座8的靠背板82上骑行,骑行起来休闲又舒适,还有利于向前用力踩踏脚踏板1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