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摇臂自平衡电动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2499发布日期:2023-03-22 08:0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摇臂自平衡电动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双摇臂自平衡电动车架。


背景技术:

2.自平衡车工作原理是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使用者身体姿态的变化,通过控制系统对驱动电机进行精确地调整,以保持自平衡车平稳行驶。
3.自平衡的电动车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自平衡车在使用时是通过单摇臂进行平衡的,在车身倾斜时难以控制平衡,进而平衡效果不佳,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摇臂自平衡电动车架,通过双摇臂进行平衡,不仅稳定性好,平衡效果也佳。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摇臂自平衡电动车架,包括主车架、设于主车架上的前车架、设于前车架上的前车轮、设于主车架上的后车架、设于后车架上的后车轮、设于后车架上的自平衡组件;所述自平衡组件包括固定设于后车架上的支撑板、设于后车架上的第一通槽、设于后车架上的第二通槽、固定设于第一通槽上的第一承重轴、固定设于第二通槽上的第二承重轴;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倾斜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进行转动,并且转动的方向与电动车倾斜的方向相反,同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使得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转动的速度减慢,不会过快的转动,避免电动车由于过快向相反方向倾斜而发生摔倒的现象,同时起到一定的平衡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后摇臂,使得后车架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在车身倾斜时,双摇臂能够起到良好的自平衡效果。
6.具体的,所述自平衡组件还包括贯穿可转动设于后车轮上的后承轴、套设于后承轴上的第一后轮臂、套设于后承轴上的第二后轮臂、设于第一后轮臂上的第一开槽、设于第二后轮臂上的第二开槽、固定设于第一后轮臂上的第一固定轴、固定设于第二后轮臂上的第二固定轴、固定套设于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三承重轴、固定套设于第二固定轴上的第四承重轴。
7.具体的,所述自平衡组件还包括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三承重轴上且另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四承重轴上的转向连杆、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三承重轴上第一后摇臂、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四承重轴上的第二后摇臂、一端设于第一后摇臂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承重轴上的第一转轴、一端设于第二后摇臂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承重轴上的第二转轴。
8.具体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
9.具体的,所述后车架上设有蜗轮蜗杆减速电机,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
10.具体的,所述转向连杆上设有滑槽、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后摇臂上且另一端可滑动
设于滑槽上的滑杆、一端固定设于滑杆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转向连杆上的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设于滑杆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转向连杆上的第二弹簧。
11.具体的,所述第一通槽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通槽呈弧形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倾斜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进行转动,并且转动的方向与电动车倾斜的方向相反,同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使得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转动的速度减慢,不会过快的转动,避免电动车由于过快向相反方向倾斜而发生摔倒的现象,同时起到一定的平衡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后摇臂,使得后车架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在车身倾斜时,双摇臂能够起到良好的自平衡效果;同时转向连杆与两个后摇臂之间形成四边形,稳定效果更好,进而平衡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的前视图;
18.图4为图2中的上视图;
19.图5为图4中的a-a线剖视图;
20.图6为图5总中的b-b线剖视图;
21.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图。
22.图中:1、主车架;2、前车架;3、前车轮;4、后车架;5、后车轮;6、自平衡组件;61、支撑板;62、第一通槽;63、第二通槽;64、第一承重轴;65、第二承重轴;66、后承轴;67、第一后轮臂;68、第二后轮臂;69、第一开槽;610、第二开槽;611、第一固定轴;612、第二固定轴;613、第三承重轴;614、第四承重轴;615、转向连杆;616、第一后摇臂;617、第二后摇臂;618、第一转轴;619、第二转轴;6191、齿轮;41、蜗轮蜗杆减速电机;6151、滑槽;6152、滑杆;6153、第一弹簧;615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摇臂自平衡电动车架,包括主车架1、设于主车架1上的前车架2、设于前车架2上的前车轮3、设于主车架1上的后车架4、设于后车架4上的后车轮5、设于后车架4上的自平衡组件6;所述自平衡组件6包括固定设于后车架4上的支撑板61、设于后车架4上的第一通槽62、设于后车架4上的第二通槽63、固定设于第一通槽62上的第一承重轴64、固定设于第二通槽63上的第二承重轴65;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倾斜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进行转动,并且转动的方向与电动车倾斜的方向相反,同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使得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转动的速度减慢,不会过快的转动,避免电动车由于过快向相反方向倾斜
而发生摔倒的现象,同时起到一定的平衡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后摇臂,使得后车架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在车身倾斜时,双摇臂能够起到良好的自平衡效果。
25.如图2、图3、图4以及图6所示,所述自平衡组件6还包括贯穿可转动设于后车轮5上的后承轴66、套设于后承轴66上的第一后轮臂67、套设于后承轴66上的第二后轮臂68、设于第一后轮臂67上的第一开槽69、设于第二后轮臂68上的第二开槽610、固定设于第一后轮臂67上的第一固定轴611、固定设于第二后轮臂68上的第二固定轴612、固定套设于第一固定轴611上的第三承重轴613、固定套设于第二固定轴612上的第四承重轴614;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26.如图2、图5所示,所述自平衡组件6还包括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三承重轴613上且另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四承重轴614上的转向连杆615、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三承重轴613上第一后摇臂616、一端可转动套设于第四承重轴614上的第二后摇臂617、一端设于第一后摇臂616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承重轴64上的第一转轴618、一端设于第二后摇臂617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承重轴65上的第二转轴619;在电动车倾斜时,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带动第一后摇臂和第二后摇臂向电动车倾斜的相反方向转动,进而使得主车架在倾斜之后通过两个后摇臂再向相反方向倾斜,即实现自平衡;同时两个后摇臂与转向连杆之间形成四边形,平衡效果更好,同时稳定性也好;两个后摇臂同时转动,平衡效果好。
27.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转轴619上固定套设有齿轮6191。
28.如图2所示,所述后车架4上设有蜗轮蜗杆减速电机41,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电机41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6191啮合设置;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用于驱动齿轮转动。
29.如图7所示,所述转向连杆615上设有滑槽6151、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后摇臂617上且另一端可滑动设于滑槽6151上的滑杆6152、一端固定设于滑杆6152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转向连杆615上的第一弹簧6153、一端固定设于滑杆6152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转向连杆615上的第二弹簧6154;在第一后摇臂进行转动时,滑杆在滑槽内进行转动,同时一个弹簧压缩,另一个弹簧拉长,由于两个弹簧的弹力使得滑杆不会转动过快,进而使得后摇臂不会转动过快,进而使得后摇臂再转动使得更稳定,不会过快的将车向另一边倾斜,平衡效果好。
30.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通槽62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通槽63呈弧形设置。
31.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电机为市场上购买可得。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