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转向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6131发布日期:2023-07-18 20:1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液压转向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转向,尤其涉及一种液压转向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


背景技术:

1、铰接式自卸车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土方运输机械,尤其适用于泥泞以及复杂地形的工作环境,因此,转向能力是衡量铰接式自卸车性能的重要指标。

2、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104029772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液压转向系统,如图2所示,其包括控制部分和驱动部分,控制部分包括转向器5,驱动部分包括第一转向油缸1-1、第二转向油缸1-2和转向泵3,转向泵3的出油口与流量放大阀2的进油口及减压阀4的进油口连通,流量放大阀2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转向油缸1-2的进油口及第一转向油缸1-1的出油口连通,流量放大阀2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一转向油缸1-1的进油口及第二转向油缸1-2的出油口连通,减压阀4的出油口与机动换向阀6的第三油口及转向器5的进油口连通,转向器5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口相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出油口与流量放大阀2的主阀芯的第一液控端口相连通,转向器5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8的进油口相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8的第一出油口与流量放大阀2的主阀芯的第二液控端口相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8的液控端口与机动换向阀6的第二油口相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9的液控端口与机动换向阀6的第一油口相连通,机动换向阀6的第四油口、第一液控换向阀8的第二出油口、第一液控换向阀8的控制端口、第二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出油口、第二液控换向阀9的控制端口及转向器5的第三出油口分别与油箱相连通;机动换向阀6安装在工程机械的后车架上,在前车架上相应于机动换向阀6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7,当转向器5左转或右转时,通过左侧或右侧的限位块7抵接机动换向阀6,机动换向阀6换向以控制第一液控换向阀8或第二液控换向阀9换向切断油路,主阀芯控制端液压油卸荷,流量放大阀2的主阀芯回到中位,转向油缸停止运动,实现转向系统限位。该结构虽然实现了转向限位,但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转向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泵、流量放大阀、第一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第一限位阀、第二限位阀、转向控制阀以及液压油箱,所述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放大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二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阀与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先导控制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阀与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二先导控制腔连通,且所述第一限位阀和所述第二限位阀为机械行程限位阀,当转向时,触碰所述第一限位阀或所述第二限位阀能够实现所述第一限位阀或所述第二限位阀的换向。

4、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泵包括主泵和先导泵,所述主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放大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先导泵的出油口通过先导进油路与所述转向控制阀的进油口连通。

5、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先导进油路设置有过滤器。

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先导进油路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先导回油路,所述第一先导回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

7、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先导进油路设置有蓄能器。

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先导进油路设置有减压阀。

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量放大阀包括优先阀和液控换向阀,所述优先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优先阀的第一出油口连接铰接式自卸车的其他工作机构,所述优先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阀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所述第一先导控制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阀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所述第二先导控制腔连通。

1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量放大阀还包括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三溢流阀的进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三溢流阀的出油口均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量放大阀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从所述液压油箱至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的方向上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从所述液压油箱至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12、铰接式自卸车,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液压转向系统。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泵、流量放大阀、第一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第一限位阀、第二限位阀、转向控制阀以及液压油箱。其中,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连通,泵的出油口与流量放大阀的进油口连通,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出油口同时与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流量放大阀的第二出油口同时与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转向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泵的出油口连通,转向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限位阀与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先导控制腔连通,转向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限位阀与流量放大阀的第二先导控制腔连通,第一限位阀和第二限位阀为机械行程限位阀,当进行左转向时,液压油通过转向控制阀再经第一限位阀进入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先导控制腔,推动流量放大阀进行换向,以使泵将液压油通过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出油口进入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以实现第一转向油缸的输出杆伸出,第二转向油缸的输出杆收回,使铰接式自卸车的车轮进行左转,当车轮转动至设定极限位置时,通过触碰第一限位阀的阀杆并推动其动作以实现第一限位阀切断油路,流量放大阀在自身弹簧的作用力下回到中位状态,泵无法将液压油通过流量放大阀进入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第一转向油缸和第二转向油缸停止动作,车轮停止转向,同理,右转向的动作原理与左转向相同。该液压转向系统通过第一限位阀和第二限位阀设置为机械行程限位阀,在转向时,通过机械结构触碰第一限位阀或第二限位阀的阀杆实现换向,无需现有技术中通过机动换向阀来实现第一液控换向阀或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换向来实现转向限位,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流量放大阀(10)、第一转向油缸(20)、第二转向油缸(30)、第一限位阀(40)、第二限位阀(50)、转向控制阀(60)以及液压油箱(70),所述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70)连通,所述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放大阀(10)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流量放大阀(10)的第一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流量放大阀(10)的第二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60)的进油口与所述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60)的第一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阀(40)与所述流量放大阀(10)的第一先导控制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60)的第二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阀(50)与所述流量放大阀(10)的第二先导控制腔连通,且所述第一限位阀(40)和所述第二限位阀(50)为机械行程限位阀,当转向时,触碰所述第一限位阀(40)或所述第二限位阀(50)能够实现所述第一限位阀(40)或所述第二限位阀(50)的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包括主泵(81)和先导泵(82),所述主泵(81)的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放大阀(10)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先导泵(82)的出油口通过先导进油路(821)与所述转向控制阀(60)的进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进油路(821)设置有过滤器(8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进油路(821)与所述液压油箱(70)之间设置有第一先导回油路(822),所述第一先导回油路(822)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82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进油路(821)设置有蓄能器(82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进油路(821)设置有减压阀(82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放大阀(10)包括优先阀(11)和液控换向阀(12),所述优先阀(11)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泵(81)的出油口连通,所述优先阀(11)的第一出油口连接铰接式自卸车,所述优先阀(11)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12)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12)的第一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液控换向阀(12)的第二出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60)的第一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阀(40)与所述液控换向阀(12)的所述第一先导控制腔连通,所述转向控制阀(60)的第二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阀(50)与所述液控换向阀(12)的所述第二先导控制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放大阀(10)还包括第二溢流阀(13)和第三溢流阀(14),所述第二溢流阀(13)的进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三溢流阀(14)的进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13)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三溢流阀(14)的出油口均与所述液压油箱(7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放大阀(1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5)和第二单向阀(16),所述第一单向阀(15)从所述液压油箱(70)至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有杆腔的方向上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6)从所述液压油箱(70)至所述第二转向油缸(30)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转向油缸(20)的有杆腔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10.铰接式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压转向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液压转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转向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泵、流量放大阀、第一转向油缸、第二转向油缸、第一限位阀、第二限位阀、转向控制阀以及液压油箱。泵的出油口与流量放大阀的进油口连通,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出油口同时与第一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流量放大阀的第二出油口同时与第二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一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转向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限位阀与流量放大阀的第一先导控制腔连通,转向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限位阀与流量放大阀的第二先导控制腔连通,第一限位阀和第二限位阀通过机械结构抵接实现换向。该液压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白永安,秦冲,王涛,张涛,陆宜铭,靳庆慧,石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