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5804发布日期:2023-07-20 15:4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人类发展和生存的重要问题,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汽车市场发展、先进技术的运用,人们对整车外观质量和风噪要求越来越高。

2、在所有具有b柱下密封条的车型中,腰线下方位置都有一个b柱下接角。车门外板都是根据整车造型进行设计,整车造型在腰线位置都有明显的拐角趋势,因此在后门外水切前端都有一个接角,传统b柱下接角都是纯橡胶接角,纯橡胶接角与车门外板夹持力不足,且由于车门外板拐角比较急剧,因此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在装车后容易造成b柱下接角与车门外板离缝,影响整车外观质量。

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汽车车门下部密封条接角结构及汽车车门下部密封结构”,其公告号cn106183756b,所述接角结构包括直壁状的基部和连接在所述基部上的第一唇边、第二唇边和第三唇边,所述第一唇边连接于基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唇边连接于基部的侧端,所述第三唇边连接于基部的顶端,所述第三唇边、第二唇边和基部相互连接围成接角结构,基部、第一唇边、第二唇边、第三唇边以及支撑筋采用epdm密实橡胶一体成型制作。缺点是b柱下接角都是纯橡胶接角,纯橡胶接角与车门外板夹持力不足,且由于车门外板拐角比较急剧,因此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在装车后容易造成b柱下接角与车门外板离缝,影响整车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在装车后容易造成b柱下接角与车门外板离缝,影响整车外观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使得b柱下接角与车板贴合良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包括下接角本体和接角镶件,所述下接角本体与车板通过接角镶件连接,所述接角镶件呈u型,所述接角镶件设置在下接角本体的内部。通过在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内部增加一个“u”型接角镶件,可以增加导槽b柱下接角本体与车门外板的夹持力,接角镶件呈u型,便于内侧将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的翻边夹住,外侧将下接角本体卡接固定在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的翻边上,将b柱下接角固定在车板上,保证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与车门外板贴合良好,车门外板都是根据整车造型进行设计,整车造型在腰线位置都有明显的拐角趋势,因此在后门外水切前端都有一个接角,传统b柱下接角都是纯橡胶接角,纯橡胶接角与车门外板夹持力不足,且由于车门外板拐角比较急剧,因此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在装车后容易造成b柱下接角与车门外板离缝,影响整车外观质量,通过此次改善,提高了整车外观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4、作为优选,所述车板包括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的连接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与接角镶件连接。车板由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组成,车门外板将车门内板包裹形成翻边,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的翻边的外侧卡接一接角镶件,使得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固定在一起,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的远离接角镶件的一侧先向外延伸后趋于平行,形成车门总成。

5、作为优选,所述下接角本体设置在后门玻璃导槽上,所述后门玻璃导槽上设有b柱下密封条。车门外板都是根据整车造型进行设计,整车造型在腰线位置都有明显的拐角趋势,因此后门玻璃导槽上设有下接角本体,后门玻璃导槽上的b柱下密封条用于密封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的夹缝。

6、作为优选,所述下接角本体与车门外板卡接。下接角本体与车门外板通过接角镶件连接形成卡接这一可拆连接,便于下接角本体与车门外板的拆装。

7、作为优选,所述接角镶件内侧设有用于与翻边适配的凹槽。接角镶件内侧的凹槽与翻边适配。

8、作为优选,所述下接角本体的上部与车门外板连接,所述下接角本体的下部与车门内板连接。下接角本体内部与接角镶件连接,下接角本体两侧向外延伸与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贴合适配,提高了整车外观质量。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b柱下接角固定在车板上,使得b柱下接角与车板贴合良好;(2)增加导槽b柱下接角本体与车门外板的夹持力,将b柱下接角固定在车板上;(3)提高了整车外观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包括下接角本体(1)和接角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角本体(1)与车板(3)通过接角镶件(2)连接,所述接角镶件(2)呈u型,所述接角镶件(2)设置在下接角本体(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3)包括车门外板(3.1)和车门内板(3.2),所述车门外板(3.1)和车门内板(3.2)的连接处设有翻边(4),所述翻边(4)的外侧与接角镶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角本体(1)设置在后门玻璃导槽上,所述后门玻璃导槽上设有b柱下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角本体(1)与车门外板(3.1)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角镶件(2)内侧设有用于与翻边(4)适配的凹槽(5)。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角本体(1)的上部与车门外板(3.1)连接,所述下接角本体(1)的下部与车门内板(3.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包括下接角本体和接角镶件,所述下接角本体与车板通过接角镶件连接,所述接角镶件呈U型,所述接角镶件设置在下接角本体的内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门导槽B柱下接角固定结构,使得B柱下接角与车板贴合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红,赵大山,李玉玺,刘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