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4433发布日期:2023-07-12 23:2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等助力车,尤其涉及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


背景技术:

1、助力车由于结构相对汽车体型较小,使用便捷,目前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了方便运输包装,现有的助力车通常采用前后支架可拆卸的设计,如公告号为cn2081021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子母自行车,其在前轮架连接管的设置有凹槽,后轮架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凸形连接件,凸形连接件水平插入凹槽内实现前轮架结构和后轮架结构连接。但在实际使用中,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对接不紧时容易出现前轮架和后轮架产生晃动的问题,而且凸形连接件和凹槽的连接处长期受到重力载荷容易出现变形甚至折断,导致前轮架和后轮架分离散架,存在严重的设计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包括:

2、第一车架,其一端连接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自上而下朝外倾斜设置;

3、第二车架,其一端对应设置有倾斜安装部;

4、所述连接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结构;

5、所述倾斜安装部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

6、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可自上而下套接并逐渐卡紧所述第一安装结构。

7、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形成于所述连接梁相对两侧的导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倾斜安装部上的导槽。

8、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连接梁上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的相对两个端面分别形成有突起的安装筋和卡紧筋,所述安装筋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安装缺口处,所述卡紧筋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导槽内。

9、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导轨的上端形成有尖状导向部。

10、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卡紧筋的截面呈梯形。

11、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导轨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12、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二车架内侧间隔突起的两道限位筋,两道所述限位筋之间形成所述导槽。

13、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的材料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材料硬度。

14、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车架上形成有可部分包覆所述连接梁的约束口,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锁紧通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车架并螺纹固定在所述锁紧通孔上。

15、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的倾斜角度范围是10°至15°。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第二安装结构自上而下倾斜套接在第一安装结构上,使得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卡合更加牢固,并且载荷施加于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处使得两者进一步卡紧固定,有效避免因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导致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存在间隙,而使得第一车架相对第二车架晃动的问题,而且倾斜设计可以增加剪力载荷的受力面积,避免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受力集中导致折断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2)为形成于所述连接梁(11)相对两侧的导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2)为形成于所述倾斜安装部(21)上的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1)上开设有安装缺口(101),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2)的相对两个端面分别形成有突起的安装筋(121)和卡紧筋(122),所述安装筋(121)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安装缺口(101)处,所述卡紧筋(122)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导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上端形成有尖状导向部(1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筋(122)的截面呈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2)包括自所述第二车架(20)内侧间隔突起的两道限位筋(221),两道所述限位筋(221)之间形成所述导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2)的材料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2)的材料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20)上形成有可部分包覆所述连接梁(11)的约束口(211),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2)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锁紧通孔(124),紧固螺栓(13)穿过所述第二车架(20)并螺纹固定在所述锁紧通孔(12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2)的倾斜角度范围是10°至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助力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载人载物的助力车,本发明助力车的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采用第二安装结构自上而下倾斜套接在第一安装结构上,使得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卡合更加牢固,并且载荷施加于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处使得两者进一步卡紧固定,有效避免因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导致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存在间隙而使得第一车架相对第二车架晃动的问题,而且倾斜设计可以增加剪力载荷的受力面积,避免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受力集中导致折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十方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