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2468发布日期:2023-06-27 17:5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有效阻止汽车在撞击力作用下向后延伸变形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作为碰撞安全的重要性能结构,与左右门槛连接,是车辆最重要的承载部件。其与门槛梁、前保险杠以及前围下横梁组成x向y向碰撞传递路径,对正碰及偏置碰车辆安全性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传统的前纵梁总成结构主要是采用高强钢材料,通过点焊拼接形成总成。该类传统的前纵梁总成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空间截面要求大,且零件数量较多,制造累计尺寸公差大,提供等效前碰结构强度时重量过重,且钢质前纵梁吸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能够引导汽车碰撞力的传递方向,有效阻止在撞击力作用下向后延伸变形,并提升汽车吸能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包括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链接板120、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吸能盒封板组件140、前副车架前安装板150、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前制动软管支架170、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和前纵梁前段组件260;所述链接板120设置在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与前纵梁前段组件260之间,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链接板120与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前纵梁加强板组件180、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固定连接;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分别设置在前纵梁前段组件260两侧,且均与前纵梁前段组件260铆接固定,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粘结固定为一体形成阻断部,以阻止在撞击力作用下向后延伸变形;所述吸能盒封板组件140封装于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前端,所述前副车架前安装板150由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前部底端伸入,并与前纵梁前段组件260焊接固定,所述前制动软管支架170与前纵梁前段组件260铆接固定;所述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焊接固定在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后部,所述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与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焊接固定并形成腔体一311,所述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与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焊接固定并形成腔体三313;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后部铆接固定有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下板组件230,所述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下板组件230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上板240焊接固定并形成腔体二312;所述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上板240与前纵梁前段组件260铆接固定,并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下板组件230焊接固定。

3、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为几字型结构,所述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与汽车覆盖件之间形成腔体,所述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连接左右纵梁总成并使形成框架,从而使得车身结构更稳固。

4、进一步地,所述链接板120为倒置l型板,所述链接板120安装在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后部,所述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链接板120焊接固定为一体。

5、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均为cr950/1300hs高强度冲压钢板制成,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的底部均挖设有v型槽,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形成阻断部以阻止溃缩向后部延申变形。

6、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封板组件14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卡入卡槽,并与吸能盒封板组件140焊接固定为一体。

7、进一步地,还包括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为柱状,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下端与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焊接固定,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上端与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焊接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分别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焊接固定,所述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上设置有电池安装固定点,所述电池安装固定点为前纵梁总成结构100提供副定位孔。

9、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为铝挤压成型的纵截面呈“目”字形铝型材,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包括左侧立板263、右侧立板264以及连接在左侧立板263与右侧立板264之间的第一横板261、第二横板262、第三横板265和第四横板266,所述第一横板261、第二横板262、第三横板265和第四横板266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壳体限定隔断部161,其余为溃缩区域,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壳体设置安装孔以及前纵梁总成结构100的主定位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下板组件230、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上板240、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均采用cr950/1300hs超高强度冲压钢板制成,从而提供有效的受力刚度,使碰撞力向门槛部传递的引导。

11、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1)本发明所述的前纵梁总成结构可引导碰撞力的传递方向,并提升吸能能力,同时减少总成整体重量,减少零部件数量,方便后期维修,提升生产效率;

13、(2)本发明可通过变更铝型材壁厚或更改材料屈服强度等参数,可以得到不同强度前纵梁前段组件,从而可在不变更其他零件状态的前提下,适应不同整车总重量碰撞强度要求,拓展范围广;

14、(3)本发明相较传统钣金结构总成重量小,总成重量仅为17.5kg,且设置的阻断,能有效阻止在撞击力作用下向后延伸变形。

15、(4)本发明铝型材结构简单,通过机加工开孔,配合铆接螺母或螺栓形成安装点,后期增减安装点更为便捷,无需修改模具,且机加工精度更高,铝型材碰撞吸能效果更优秀。

16、(5)本发明专利通过变更铝型材长度尺寸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车型,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为几字型结构,所述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与汽车覆盖件之间形成腔体,所述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110)连接左右纵梁总成并使形成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板(120)为倒置l型板,所述链接板(120)安装在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后部,所述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链接板(120)焊接固定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均为cr950/1300hs高强度冲压钢板制成,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的底部均挖设有v型槽,所述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130)与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160)形成阻断部以阻止溃缩向后部延申变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封板组件(14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卡入卡槽,并与吸能盒封板组件(140)焊接固定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为柱状,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下端与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焊接固定,所述前副车架后安装板(190)上端与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分别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焊接固定,所述电池前安装板总成(220)上设置有电池安装固定点,所述电池安装固定点为前纵梁总成结构(100)提供副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为铝挤压成型的纵截面呈“目”字形铝型材,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包括左侧立板(263)、右侧立板(264)以及连接在左侧立板(263)与右侧立板(264)之间的第一横板(261)、第二横板(262)、第三横板(265)和第四横板(266),所述第一横板(261)、第二横板(262)、第三横板(265)和第四横板(266)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壳体限定隔断部(161),其余为溃缩区域,所述前纵梁前段组件(260)壳体设置安装孔以及前纵梁总成结构(100)的主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180)、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210)、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下板组件(230)、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上板(240)、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250)均采用cr950/1300hs超高强度冲压钢板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包括链接板,链接板设置在前纵梁角加强板组件与前纵梁前段组件之间,前纵梁加强板内板组件、前纵梁加强板外板总成分别设置在前纵梁前段组件两侧,并粘结固定为一体形成阻断部,以阻止在撞击力作用下向后延伸变形;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与轮罩内部加强板组件、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焊接固定并形成腔体一,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与前纵梁后段连接板组件、电池前安装板总成焊接固定并形成腔体三;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下板组件固定于前纵梁前段组件后部,并与副车架左后安装板总成、前纵梁后段加强梁上板焊接固定形成腔体二;本发明可引导碰撞力的传递方向,有效阻止在撞击力作用下向后延伸变形,并提升汽车吸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健,刘丰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