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99042发布日期:2024-01-06 23: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汽车,具体而言,涉及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


背景技术:

1、当前动力总成布置需要考虑动力总成悬置的布置位置、差速器中心位置、动力总成周边间隙等因素。在整车平台的正向设计过程中,动力总成差速器中心的布置位置直接影响着驱动轴夹角大小、整车机舱的碰撞吸能空间、行人保护空间,从而对整车的nvh、驱动轴使用寿命、碰撞安全等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对差速器中心的布置方法没有统一的学术规定,各主机厂主要的布置方法是根据周边布置空间及平台悬置点的位置,布置一个动力总成位置,根据此位置去校核驱动轴夹角,若驱动轴夹角不满足要求,再调整动力总成位置和倾角,需要不断地尝试和重复,最终找到一个较理想的位置。此方法虽然最后能找到相对合理的动力总成布置位置,但是在调整动力总成位置时,需要多次重复校核驱动轴夹角,布置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满足空间、动力总成倾角和悬置点布置要求的同时,可保证驱动轴夹角也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动力总成布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2、本发明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包括:

3、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初始位置,基于初始位置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一坐标信息和第三坐标信息;

4、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二坐标信息、第四坐标信息和载荷夹角信息;

5、将坐标信息输入模拟软件,获取驱动轴轴杆长度;

6、根据驱动轴轴杆长度、第二坐标信息和载荷夹角信息确定投影平面;

7、判断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一坐标信息是否落入所述投影平面的预设范围内;

8、若是,则根据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布置动力总成的安装位置。

9、可选的,所述第一坐标信息为差速器中心坐标信息,所述第二坐标信息为设计载荷轮心坐标信息,所述第三坐标信息为驱动轴滑动节中心坐标信息,所述第四坐标信息为驱动轴固定节中心坐标信息,所述载荷夹角信息为驱动轴滑动节的设计载荷夹角信息。

10、可选的,根据动力总成3d数据,采用模拟软件获取差速器中心坐标信息;

11、采用模拟软件获取不同车型的设计载荷轮心坐标信息;

12、以及根据驱动轴滑动节和固定节的数据,采用模拟软件获取与差速器配合的驱动轴滑动节中心坐标信息、驱动轴滑动节的设计载荷夹角信息以及驱动轴固定节中心的坐标信息。

13、可选的,所述投影平面的预设范围为以设计载荷轮心为圆心,半径r=l*sina的调整区域,其中l为驱动轴轴杆长度,a为驱动轴滑动节的设计载荷夹角;

14、所述根据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布置动力总成的安装位置,包括:在在调整区域内内判断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动力总成安装位置。

15、可选的,判断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16、在模拟软件中,以差速器中心轴线为旋转轴旋转动力总成,通过改变动力总成的倾角判断动力总成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17、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装置,包括:

18、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初始位置,基于初始位置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一坐标信息和第三坐标信息;;

19、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二坐标信息和第四坐标信息和载荷夹角信息;

20、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坐标信息输入模拟软件,获取驱动轴轴杆长度;

21、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驱动轴轴杆长度、第二坐标信息和载荷夹角信息确定投影平面;

22、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一坐标信息是否落入所述投影平面的预设范围内;

23、执行模块,配置为若是,则根据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布置动力总成的安装位置。

24、可选的,所述预设范围为以设计载荷轮心为圆心,半径r=lsina的调整区域,其中l为驱动轴轴杆长度,a为驱动轴滑动节的设计载荷夹角;

25、所述判断模块,配置为在调整区域内判断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动力总成安装位置。

26、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配置为在模拟软件中,以差速器中心轴线为旋转轴旋转动力总成,通过改变动力总成的倾角判断动力总成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2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29、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的步骤;

30、处理器,处理器运行程序,当程序运行时从电子设备输出的数据执行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的步骤;

31、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程序在运行时对于从电子设备输出的数据执行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的步骤。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3、本发明提供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及装置,通过确定差速器的中心的预设范围,在预设范围内根据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布置动力总成的安装位置,在满足空间、动力总成倾角和悬置点布置要求的同时,可保证驱动轴夹角也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了动力总成布置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平面的预设范围为以设计载荷轮心为圆心,半径r=l*sina的调整区域,其中l为驱动轴轴杆长度,a为驱动轴滑动节的设计载荷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6.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以设计载荷轮心为圆心,半径r=l*sina的调整区域,其中l为驱动轴轴杆长度,a为驱动轴滑动节的设计载荷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配置为在模拟软件中,以差速器中心轴线为旋转轴旋转动力总成,通过改变动力总成的倾角判断动力总成周边间隙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动力总成的位置布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包括: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初始位置,基于初始位置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一坐标信息和第三坐标信息;获取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二坐标信息和第四坐标信息和载荷夹角信息;将坐标信息输入模拟软件,获取驱动轴轴杆长度;根据驱动轴轴杆长度和第二坐标信息、载荷夹角信息确定投影平面;判断汽车动力总成的第一坐标信息是否落入所述投影平面的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根据动力总成的周边间隙值布置动力总成的安装位置。本发明在满足空间、动力总成倾角和悬置点布置要求的同时,可保证驱动轴夹角也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动力总成布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军,路国营,张磊,刘汉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