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围板总成、车辆以及车辆的空间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81666发布日期:2024-01-23 11:5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围板总成、车辆以及车辆的空间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后围板总成、车辆以及车辆的空间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市场的发展,皮卡车不仅作为拉货使用,在生活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皮卡车被人们作为家用车使用。现有的皮卡车,车身结构包括车头,车头驾驶舱和位于驾驶舱后侧的第二排乘员舱,车头后侧为货舱,驾驶舱与第二排成员舱空间联通,货舱与第二排乘员舱通过后围板总成完全分隔。该皮卡车的空间分配固定,使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围板总成、车辆以及车辆的空间调节方法,可以拓展货舱的空间,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2、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后围板总成,所述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板,所述后围板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围板,每个所述分围板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铰接,以向所述车辆的前侧或后侧翻转。

3、可选地,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升降玻璃,每个所述分围板均配设有对应的所述升降玻璃,所述分围板和所述车体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窗口;所述升降玻璃在第一位置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分围板中,在第二位置状态下上升以封住所述窗口。

4、可选地,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和车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立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分围板之间;所述立柱的两侧设置有与两侧的所述升降玻璃对应的导轨,所述升降玻璃可沿对应的所述导轨升降。

5、可选地,所述立柱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至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立柱可转动至所述车体的顶部,或者转动至竖直状态,在所述竖直状态,所述升降玻璃可沿对应的所述导轨升降。

6、可选地,所述立柱设置有连杆机构以及电驱动部,所述立柱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车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电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变形以带动所述立柱转动。

7、可选地,所述后围板总成包括锁部,所述锁部用于将所述分围板锁止于所述车体。

8、可选地,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互锁部,所述互锁部用于锁止相邻两个所述分围板,所述互锁部独立于所述锁部设置,或者,所述互锁部集成于所述锁部。

9、可选地,所述锁部包括锁舌,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拉动部,所述拉动部为拉丝或者拉杆,所述拉动部用于拉动对应的所述锁舌伸出锁止或缩回解锁。

10、可选地,所述分围板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分围板的宽度不同。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乘坐舱以及位于所述乘坐舱后侧的货舱,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围板总成,所述后围板总成的所述后围板用于分隔所述货舱和所述乘坐舱;所述乘坐舱的最后一排座椅可向所述车辆的前侧翻转或者推移。

12、可选地,每个所述分围板对应有一个最后一排的所述座椅。

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的空间调节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车辆,所述空间调节方法如下:

14、将最后一排所述座椅中的至少一者向前侧翻转或者推移;

15、将与翻转或者推移的所述座椅对应的所述分围板向前侧翻转。

16、本申请中后围板总成的分围板可以向前侧或后侧翻转,这样,车辆的最后一排座椅向车辆的前侧翻转或者推移后,以将最后一排座椅原来处于可乘坐位置状态时所占据的空间进行腾移,可以对车辆的空间进行调节,使货舱的空间得以拓展,货舱与乘坐舱的后侧部分得以相通,这样,当运输长度大于货舱长度的货物时,便于货物的存放,或者,当货舱提供人员休憩的场所时,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便提升休憩的舒适度。此外,当人员需要在货舱和乘坐舱之间行动或者取放物品时,也无需在货舱和乘坐舱之间绕行,直接翻转开启分围板即可,操作方便。

17、此外,后围板总成包括至少两个分围板,最后一排座椅包括与各分围板对应的座椅。这样,在拓展货舱的空间时,并非每个分围板都向前侧翻转,可以翻转部分围板,以满足相对少量的较长货物的运输,或者满足少量人员比如单人的休憩,同时,未翻转的分围板仍然可以处于隔挡的位置,最后一排座椅中与该分围板对应的座椅,可以不做调整,继续提供乘坐,从而具备调节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板,所述后围板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围板,每个所述分围板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铰接,以向所述车辆的前侧或后侧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升降玻璃,每个所述分围板均配设有对应的所述升降玻璃,所述分围板和所述车体的顶部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窗口;所述升降玻璃在第一位置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分围板中,在第二位置状态下上升以封住所述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和车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立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分围板之间;所述立柱的两侧设置有与两侧的所述升降玻璃对应的导轨,所述升降玻璃可沿对应的所述导轨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至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立柱可转动至所述车体的顶部,或者转动至竖直状态,在所述竖直状态,所述升降玻璃可沿对应的所述导轨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置有连杆机构以及电驱动部,所述立柱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车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电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变形以带动所述立柱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总成包括锁部,所述锁部用于将所述分围板锁止于所述车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互锁部,所述互锁部用于锁止相邻两个所述分围板,所述互锁部独立于所述锁部设置,或者,所述互锁部集成于所述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部包括锁舌,所述后围板总成还包括拉动部,所述拉动部为拉丝或者拉杆,所述拉动部用于拉动对应的所述锁舌伸出锁止或缩回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围板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分围板的宽度不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乘坐舱以及位于所述乘坐舱后侧的货舱,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围板总成,所述后围板总成的所述后围板用于分隔所述货舱和所述乘坐舱;所述乘坐舱的最后一排座椅可向所述车辆的前侧翻转或者推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围板对应有一个最后一排的所述座椅。

12.一种车辆的空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对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的所述的车辆,所述空间调节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围板总成以及车辆,可以拓展货舱的空间,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所述后围板总成包括后围板,所述后围板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围板,每个所述分围板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铰接,以向所述车辆的前侧或后侧翻转。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丁红,胡刚,张顺,杜莉,姚光平,肖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