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行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6452发布日期:2024-02-09 13:0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行走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走车,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行走车。


背景技术:

1、行走车具有广泛地应用范围,常用于货物运输、物流仓库等,但现有行走车通常仅能在平顺的地上需要以人工拉力为动力源才能行走,不仅消耗人的体力,并且当面对一些特殊路况如楼梯、沙路、泥路等时,行走车无法行走,只能人工抬着移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行走车,设计两种行走模式,可以在平顺路面时放下前后行走轮并自动伸出拉杆,便于人工拖着行走,且可在人工拉动时自动反馈给减速齿轮箱,从而控制后行走轮转动使行走车自动行走,并可以在特殊路况时收起前后行走轮并自动缩回拉杆,并打开背带盒,并可穿戴至人身上,使人背着行走车移动,更加便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智能行走车,包括行走车和升降装置,所述行走车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行走车包括:装载部、双轴驱动电机、背带箱控制杆、拉杆控制杆、拉杆控制件、升降控制杆、后行走轮、前行走轮、传动挡板;

6、所述行走车内部开设有装载部;所述装载部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减速齿轮箱;所述行走车的前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双轴驱动电机,且双轴驱动电机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驱动杆,且两个驱动杆均可旋转安装于其对应的第一安装板上;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均固定设置于行走车前端;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杆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部分均与其对应的第一皮带的下端同步转动安装;两个所述第一皮带的上端均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安装;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均可旋转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且两个第二安装板均固定设置于行走车上端面;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后端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均可旋转安装于其后端的第三安装板上,且两个第三安装板均固定设置于行走车上端面;

7、所述行走车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后行走轮;所述行走车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前行走轮;所述行走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传动挡板;所述升降装置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件,并可通过两个限位件可滑动安装于容纳部前后两端。

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背带箱控制杆,且背带箱控制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槽;所述背带箱控制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均与其对应的第二皮带下端同步转动安装;

9、两个所述第二皮带的中端均与其对应的第一齿轮同步转动安装;所述背带箱控制杆的左右两侧均可转动安装于第四安装板上,且两个第四安装板均固定设置于行走车前端;两个第四安装板的内侧均设置有背带箱控制件,且两个背带箱控制件的中部可被背带箱控制杆穿过并与其螺纹配合;两个所述背带箱控制件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背带箱控制板,且背带箱控制板可在行走车下端开设的第二限位槽内部移动;两个所述背带箱控制板可滑动至行走车下端开设的背戴箱下端位置;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拉杆控制杆,且拉杆控制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槽。

1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拉杆控制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轮,且两个第四齿轮均与其对应的第二皮带的上端同步转动安装;所述拉杆控制杆的左右两侧均可旋转安装于第五安装板上,且两个第五安装板均固定设置于行走车前端;所述拉杆控制杆的左右两侧均螺纹配合安装有移动件;

11、两个所述移动件的后端均固定设置有移动部,且两个移动部均可在行走车前端上方开设的第一限位槽内部滑动;两个所述移动部的外侧均可转动安装有转动件;两个所述转动件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转动安装部。

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拉杆控制件由多个拉杆支杆构成,且位于下端的两个拉杆支杆的下端分别与其对应的转动安装部可转动安装;位于所述拉杆控制件上端左侧的拉杆支杆的上端内部开设有滑动槽;

13、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控制传感器,所述控制传感器可为拉力行程开关、拉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并可将该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反馈给驱动箱,用以控制驱动箱的动力是否输出;所述滑动槽内部可滑动安装有滑动件,且滑动件的底端与控制传感器的测量端相连接;

14、所述滑动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动部,且两个滑动部可在滑动槽左右两端开设的空槽中移动;所述滑动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内侧可转动安装有拉杆把手。

1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可滑动安装有传感件;所述传感件与控制传感器的测量端相连接;所述传感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拉杆绳;所述拉杆绳的向上沿伸并穿过拉杆支杆的上端,并可绑在人腰部。

1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穿过其对应的第三安装板并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杆;两个所述升降控制杆的前、中、后端均设置有蜗杆部;两个所述升降控制杆的蜗杆部的外侧均安装有涡状齿轮;六个涡状齿轮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且六个转动杆的下端均穿过行走车左右两侧开设的容纳部内部;六个所述转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于行走车的上下两端。

1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后行走轮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五齿轮,且第五齿轮与减速齿轮箱的输出端的控制齿轮啮合;

18、所述前行走轮的左右两端均可旋转安装于第二连接板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均固定设置于安装环上。

1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传动挡板的偏左侧下端开设有通过槽,该通过槽可供连接杆穿过;所述通过槽的前后两侧在传动挡板上开设有第一控制槽;所述传动挡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二供转动部。

2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的前、中、后端均开设有第二控制槽,且三个第二控制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三个所述第二控制槽内部分别与其对应的转动杆螺纹配合;所述升降装置的后端下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升降装置的前端上方固定设置有第六安装板;所述第六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部,且第一安装部内部可与安装环转动。

2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的左侧下端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控制部,并可滑动安装于第三限位槽内部;所述控制件的外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控制部,且两个第二控制部分别可滑动安装于其对应的第一控制槽内部;所述控制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部,且其内部与连接杆可转动安装。

22、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通过设计两种模式,可在路面平顺时自动放下前后行走轮并自动伸出拉杆,便于人工拖动,在路况特殊时自动收起前后行走轮并自动收缩拉杆,便于人工背戴。

24、2、本发明的后行走轮动力输入轴与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始终传动,可保证两种模式切换稳定,且在人工拖动行走车时自动控制后行走轮的转动,使行走车自己行走,使用更加便捷。

25、3、本发明通过拉杆的可转动设计,使得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

26、4、本发明通过两种模式下自动打开或关闭背带箱,使其内部的背带不会在行走车行走时沾染地上的灰尘或泥水,当需人工背戴行走车时更加洁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