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7123发布日期:2023-05-25 01:5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


背景技术:

1、车体通常通过枕梁支承在转向架上,有些新型机车车辆的车体通过旁承支承在转向架上,这种支承方式称为旁承支重。车体底架两端分别装有车钩缓冲装置,用以实现相互连接并通过曲线线路。车体下部有制动装置(见列车制动装置)等。

2、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在生产制造时,选择运用轻量化结构,而轻量化结构通常为铝合金型材制作,通过铝合金的型材焊接装配,从而生产出车体,但是,轻量化车体在减重的同时,其防撞强度也随之变弱,缓冲性能较差,导致在撞击时,车架受损严重,所以需要对其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具有提高缓冲性能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所述大梁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所述前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一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所述堵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梁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大梁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后承载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一,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一与大梁为螺纹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二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二与大梁为螺纹安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三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三与大梁为螺纹安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松弛状态时,堵片卡在隔板二的槽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中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压缩气罐为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缓冲结构,在汽车前承载部处受到撞击时,撞板受到撞击,此时弹簧拉伸,使压杆带动堵片向里伸出,此时隔板二产生空槽,此时压缩在压缩气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可以迅速使气囊膨胀,从而有效进行缓冲,减少车架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损伤,继而达到了提高缓冲性能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3),所述前承载部(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9),所述缓冲结构(9)包括压缩气罐(91),所述压缩气罐(9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92),所述压缩气罐(9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96),所述隔板一(9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93),所述压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94),所述堵片(9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95),所述压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板(9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框架(2),所述大梁(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后承载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一(5),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一(5)与大梁(1)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二(6)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二(6)与大梁(1)为螺纹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三(7)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三(7)与大梁(1)为螺纹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5)松弛状态时,堵片(94)卡在隔板二(96)的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中固定安装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与压缩气罐(91)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车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所述大梁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所述前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一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缓冲结构,汽车前承载部处受到撞击时,撞板受到撞击,此时弹簧拉伸,使压杆带动堵片向里伸出,此时隔板二产生空槽,此时压缩在压缩气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可以迅速使气囊膨胀,从而有效进行缓冲,减少车架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损伤,达到了提高缓冲性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宝,孔德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和顺腾达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