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2289发布日期:2023-11-17 19:5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涉及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非机动车领域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非机动车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出各种不同的非机动车和交通工具。如: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变速自行车、多速山地车。促进了非机动车不断向前发展,但随之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各自不足的一面,由于目前现有的非机动车脚蹬位置,均采用l型连杆配合转盘、脚蹬实现动力的输入,但是由于转盘尺寸受车型影响无法实现较大力矩的转换,因此现有的脚蹬动力转换效率较低,需要一种新的脚蹬设计便于脚蹬施力及动力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解决了现有脚蹬结构的缺陷,通过延长力臂而增加动力输出,节省体力,延伸膝关节屈直度,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包括设置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脚蹬中轴,所述脚蹬中轴上转动设置有脚蹬,所述脚蹬中轴上设置有用于延长脚蹬过程中力臂增加动力输出的辅助脚蹬机构。

3、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4、优选的,所述辅助脚蹬机构包括与脚蹬中轴相连的联动杆、联动杆一端铰接有传动轴,所述脚蹬转动设置传动轴一端,所述联动杆、传动轴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一。

5、优选的,所述联动杆、传动轴之间夹角为120°。

6、优选的,所述辅助脚蹬机构包括设置在脚蹬中轴以及脚蹬之间的弯曲120度的传动弯杆。

7、优选的,传动弯杆采用由宽变窄由厚变薄的弹簧钢组成。

8、优选的,所述脚蹬中轴与脚蹬之间的安装距离与常规的非机动车相同。

9、优选的,所述传动弯杆两端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二。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脚蹬位置处安装有辅助脚蹬机构,辅助脚蹬机构包括与脚蹬中轴相连的联动杆、联动杆铰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安装有脚蹬;其中联动杆、传动轴之间夹角为120°并连接有拉紧弹簧,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脚蹬中轴以及脚蹬长度不变,脚蹬中轴以及脚蹬之间连接有弯曲120度的传动弯杆,传动弯杆采用由宽变窄由厚变薄的弹簧钢组成,上述结构通过延长力臂而增加动力输出,节省体力,延伸膝关节屈直度,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脚蹬中轴,所述脚蹬中轴上转动设置有脚蹬,所述脚蹬中轴上设置有用于延长脚蹬过程中力臂增加动力输出的辅助脚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脚蹬机构包括与脚蹬中轴相连的联动杆、联动杆一端铰接有传动轴,所述脚蹬转动设置传动轴一端,所述联动杆、传动轴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传动轴之间夹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脚蹬机构包括设置在脚蹬中轴以及脚蹬之间的弯曲120度的传动弯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弯杆采用由宽变窄由厚变薄的弹簧钢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中轴与脚蹬之间的安装距离与常规的非机动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弯杆两端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脚蹬助力装置,涉及非机动车领域,包括设置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脚蹬中轴,所述脚蹬中轴上转动设置有脚蹬,所述脚蹬中轴上设置有用于延长脚蹬过程中力臂增加动力输出的辅助脚蹬机构;通过延长力臂而增加动力输出,节省体力,延伸膝关节屈直度,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合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合理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