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8164发布日期:2023-06-29 14: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转运,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气设备在整体转运的时候,从而就需要用到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在电力设备安装及检修工作中,常会涉及到变压器、隔离开关等大型电力设备及施工工具的使用,需要对拆卸及需安装的设备进行搬运,且常需要对其在小范围内进行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的频繁转移或运输作业。

2、现有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在整体放置的时候,多采用转动万向的锁扣进行固定放置,而整体在转运的时候,需要进行搬放,这样容易造成转动万向轮锁扣的崩坏,从而整体在放置搬运电气设备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通过转动万向轮便于锁扣放置,而后因控制面板的控制,使得可充电蓄电箱对底部机体座上的伸缩放置器进行供电,这样伸缩放置器伸长抵触在地面上,使得便于稳定支撑,这样有效增大整体的放置摩擦力,从而人员将电气设备放置在转运箱壳内部电气设备放置腔中的电气设备放置板时,整体不会移动,使得整体便于放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包括防潮底板和底部机体座,所述底部机体座安装固定在防潮底板的上端位置上,所述底部机体座的外侧位于防潮底板上设置有可充电蓄电箱,所述可充电蓄电箱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操作把手,所述可充电蓄电箱的上端中间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底部机体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气设备放置板,所述电气设备放置板的外侧位于底部机体座上设置有转运箱壳,所述底部机体座的下端两侧穿过防潮底板设置有伸缩放置器,所述防潮底板的下端拐角处上设置有转动万向轮,所述可充电蓄电箱、底部机体座和伸缩放置器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万向轮便于锁扣放置,而后因控制面板的控制,使得可充电蓄电箱对底部机体座上的伸缩放置器进行供电,这样伸缩放置器伸长抵触在地面上,使得便于稳定支撑,这样有效增大整体的放置摩擦力,从而人员将电气设备放置在转运箱壳内部电气设备放置腔中的电气设备放置板时,整体不会移动,使得整体便于放置,而放置时,底部机体座伸长使得电气设备放置板露出,从而便于放置,并且便于后期搬运,而后电气设备放置板通过底部机体座回缩到转运箱壳中,从而因转运箱壳的阻挡,这样在移动时避免电气设备的掉落。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气设备放置板包括防滑胶垫、底部连接板、中间胶垫和上侧面板,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上侧面板,所述上侧面板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中间胶垫,所述中间胶垫的两侧位于上侧面板上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底部连接板连接在底部机体座上,所述上侧面板套接在电气设备放置板上。

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电气设备放置板结构,使得便于稳定放置电气设备。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放置器包括锯齿抵触板、底部面板、伸缩驱动缸和限位圆杆,所述伸缩驱动缸的伸缩杆下端设置有底部面板,所述伸缩驱动缸的外侧位于底部面板上设置有限位圆杆,所述底部面板的下端设置有锯齿抵触板,所述伸缩驱动缸通过螺钉连接在底部机体座上,所述限位圆杆套接在底部机体座上。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伸缩放置器结构,使得整体便于抵触支撑放置使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机体座包括抬升驱动缸、机体座外壳、限位杆套孔和驱动缸套孔,所述机体座外壳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抬升驱动缸,所述机体座外壳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驱动缸套孔,所述驱动缸套孔的外侧位于机体座外壳上设置有限位杆套孔,所述抬升驱动缸连接在电气设备放置板上,所述机体座外壳连接在防潮底板上。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底部机体座结构,使得便于控制抬升和限位固定放置。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气设备放置板套接在转运箱壳的电气设备放置腔中。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转运箱壳内部电气设备放置腔的区域,使得电气设备放置板便于限位移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放置器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伸缩放置器对称固定在底部机体座的下端左右两侧。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伸缩放置器共设置有两个,且伸缩放置器对称固定在底部机体座的下端左右两侧,从而两侧的抵触放置,这样在转运放置电气设备的时候不会移动,有效保护转动万向轮不会被损坏。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运箱壳和底部机体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运箱壳和底部机体座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转运箱壳和底部机体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转运箱壳和底部机体座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便于安装固定住,而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在使用时不会发生阻碍。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转动万向轮均带锁扣。

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转动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且转动万向轮均带锁扣,从而便于稳定支撑放置,并且便于锁紧放置支撑。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通过设置有伸缩放置器结构,使得便于伸长抵触支撑放置,伸缩放置器的伸缩驱动缸通过螺钉连接在底部机体座上,使得便于稳定放置,因伸缩驱动缸的伸长驱动,这样有效改变伸缩驱动缸下端底部面板和锯齿抵触板的位置,从而锯齿抵触板与地面接触时,使得起到防止滑动作用,而底部面板在移动中,因底部面板上端两侧的限位圆杆套接在底部机体座上,使得整体便于限位移动,这样整体在移动抵触放置时更加稳定。

21、通过设置有底部机体座结构,从而便于伸缩抬动使用,底部机体座的机体座外壳焊接连接在防潮底板上,使得机体座外壳便于稳定放置,机体座外壳因抬升驱动缸连接在电气设备放置板上,从而在伸缩时有效改变电气设备放置板的位置,因限位杆套孔和驱动缸套孔的区域,使得伸缩放置器便于限位安装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包括防潮底板(6)和底部机体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体座(9)安装固定在防潮底板(6)的上端位置上,所述底部机体座(9)的外侧位于防潮底板(6)上设置有可充电蓄电箱(5),所述可充电蓄电箱(5)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操作把手(4),所述可充电蓄电箱(5)的上端中间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底部机体座(9)的上端设置有电气设备放置板(1),所述电气设备放置板(1)的外侧位于底部机体座(9)上设置有转运箱壳(10),所述底部机体座(9)的下端两侧穿过防潮底板(6)设置有伸缩放置器(7),所述防潮底板(6)的下端拐角处上设置有转动万向轮(8),所述可充电蓄电箱(5)、底部机体座(9)和伸缩放置器(7)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放置板(1)包括防滑胶垫(11)、底部连接板(12)、中间胶垫(13)和上侧面板(14),所述底部连接板(12)的上端设置有上侧面板(14),所述上侧面板(14)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中间胶垫(13),所述中间胶垫(13)的两侧位于上侧面板(14)上设置有防滑胶垫(11),所述底部连接板(12)连接在底部机体座(9)上,所述上侧面板(14)套接在电气设备放置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放置器(7)包括锯齿抵触板(71)、底部面板(72)、伸缩驱动缸(73)和限位圆杆(74),所述伸缩驱动缸(73)的伸缩杆下端设置有底部面板(72),所述伸缩驱动缸(73)的外侧位于底部面板(72)上设置有限位圆杆(74),所述底部面板(72)的下端设置有锯齿抵触板(71),所述伸缩驱动缸(73)通过螺钉连接在底部机体座(9)上,所述限位圆杆(74)套接在底部机体座(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体座(9)包括抬升驱动缸(91)、机体座外壳(92)、限位杆套孔(93)和驱动缸套孔(94),所述机体座外壳(92)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抬升驱动缸(91),所述机体座外壳(92)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驱动缸套孔(94),所述驱动缸套孔(94)的外侧位于机体座外壳(92)上设置有限位杆套孔(93),所述抬升驱动缸(91)连接在电气设备放置板(1)上,所述机体座外壳(92)连接在防潮底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放置板(1)套接在转运箱壳(10)的电气设备放置腔(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放置器(7)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伸缩放置器(7)对称固定在底部机体座(9)的下端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箱壳(10)和底部机体座(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运箱壳(10)和底部机体座(9)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万向轮(8)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转动万向轮(8)均带锁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的转运装置,涉及电气设备转运技术领域,包括防潮底板和底部机体座,所述底部机体座安装固定在防潮底板的上端位置上,所述底部机体座的外侧位于防潮底板上设置有可充电蓄电箱。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伸缩放置器结构,使得便于伸长抵触支撑放置,伸缩放置器的伸缩驱动缸通过螺钉连接在底部机体座上,使得便于稳定放置,因伸缩驱动缸的伸长驱动,这样有效改变伸缩驱动缸下端底部面板和锯齿抵触板的位置,从而锯齿抵触板与地面接触时,使得起到防止滑动作用,而底部面板在移动中,因底部面板上端两侧的限位圆杆套接在底部机体座上,使得整体便于限位移动,这样整体在移动抵触放置时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刘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骏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