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前叉组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2216发布日期:2023-09-27 16:4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前叉组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组件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1、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前叉组件是自行车车身的重要部件,其处于车身前部,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中部与车架配合,下端与前叉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2、目前自行车多为分体式结构,车把、车架、前叉架等需要组装在一起,且组装后可以拆开。如专利cn213008577 u公开一种自行车车架前叉车把快组结构,其车把与前叉架通过盖帽与锁扣环配合连接。但实际上自行车采用分体式结构是为了便于生产、包装、运输,用户将自行车组装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拆卸,而现有的自行车前叉组件采用与组装时的方向操作就可以拆开,连接稳定性较差,连接部位容易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分体式自行车前叉组件组装后的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自行车前叉组件,包括车把连接管、前叉连接管和车架连接筒,所述车把连接管和所述前叉连接管分别从两端插入所述车架连接筒,所述车把连接管插入所述前叉连接管,所述车把连接管和所述前叉连接管定位连接,所述车把连接管上套设有定位座、转动座和限位帽,所述定位座与所述车把连接管定位连接,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定位座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帽卡住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转动座,所述前叉连接管具有管径增大的台阶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台阶部配合夹紧所述车架连接筒。

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前叉组件是一种可以快速组装,组装后不易拆开的结构,前叉组件装配时先将车把连接管和前叉连接管分别从两端插入车架连接筒,车把连接管和前叉连接管定位连接,再使转动座向车架连接筒移动,将车架连接筒夹在转动座和前叉连接管的台阶部之间,最后用限位帽卡住转动座,使转动座无法转动,这样车把连接管、前叉连接管和车架连接筒形成稳定连接,在不去除限位帽的情况下,前叉组件无法拆开。

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具有内螺纹,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卡圈部,所述转动座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限位部和挡圈部,所述螺纹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定位座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帽套住所述卡圈部和所述限位部并卡合,所述限位帽的底部与所述挡圈部相抵。上述部件结构设计巧妙,定位座和转动座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可以给车架连接筒施加足够的压力,且保证转动座定位牢靠;限位帽可以套住定位座的卡圈部和转动座的限位部,并形成卡合结构,使转动座无法转动,从而保证前叉组件组装后无法拆开。

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帽的内壁具有内齿圈结构,所述卡圈部和所述限位部的外壁具有外齿圈结构,所述限位帽的内壁齿与所述卡圈部和所述限位部的外壁齿啮合。限位帽与定位座、转动座之间采用齿圈啮合结构配合,卡住效果好,由于定位座与车把连接管不会发生相对运动,限位帽套住卡圈部和限位部后,限位帽与转动座的运动也被限制。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帽的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进入所述限位孔。限位凸块与限位孔配合,使限位帽与定位座的连接不会脱开,由此保证前叉组件无法拆卸。

7、进一步地,所述挡圈部的外表面和所述限位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槽。设置防滑槽便于前叉组件组装过程中移动转动座和限位帽,组装可以手动完成。

8、进一步地,所述车把连接管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销孔,所述前叉连接管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位置对应,所述车把连接管内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弹性片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两端的弹珠,所述弹性片推动所述弹珠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穿出,使车把连接管和所述前叉连接管形成定位连接。上述定位件由弹性片推动两端的弹珠,车把连接管和前叉连接管通过两个弹珠定位连接,装配操作便捷,定位可靠。

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远离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所述缺口和所述第一销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弹性片推动所述弹珠从所述缺口穿出,使车把连接管和所述定位座形成定位连接。定位座与车把连接管可通过定位件进行连接,弹珠从缺口穿出可以对定位座进行有效限位,不需要设置其他的连接件,装配操作便捷,定位可靠。

10、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连接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车把连接管上套设第一压圈,所述第一压圈设置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第一轴套之间,所述前叉连接管上套设第二压圈,所述第二压圈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和所述第二轴套之间。设置轴套和压圈分别对车架连接筒、车把连接管和前叉连接管进行保护,连接部位由轴套和压圈进行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分散压力。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上设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二轴套上设有第二垫圈。轴套上设置垫圈可以起到提高摩擦力、密封性和减震的作用。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该自行车采用了组装方便且不易拆开的前叉组件,大幅提高了自行车前叉部位的连接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连接部位松脱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连接管(1)、前叉连接管(2)和车架连接筒(3),所述车把连接管(1)和所述前叉连接管(2)分别从两端插入所述车架连接筒(3),所述车把连接管(1)插入所述前叉连接管(2),所述车把连接管(1)和所述前叉连接管(2)定位连接,所述车把连接管(1)上套设有定位座(4)、转动座(5)和限位帽(6),所述定位座(4)与所述车把连接管(1)定位连接,所述转动座(5)与所述定位座(4)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帽(6)卡住所述定位座(4)和所述转动座(5),所述前叉连接管(2)具有管径增大的台阶部(21),所述转动座(5)和所述台阶部(21)配合夹紧所述车架连接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具有内螺纹,所述定位座(4)上设有卡圈部(41),所述转动座(5)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51)、限位部(52)和挡圈部(53),所述螺纹部(51)具有外螺纹,所述螺纹部(51)与所述定位座(4)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帽(6)套住所述卡圈部(41)和所述限位部(52)并卡合,所述限位帽(6)的底部与所述挡圈部(53)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帽(6)的内壁具有内齿圈结构,所述卡圈部(41)和所述限位部(52)的外壁具有外齿圈结构,所述限位帽(6)的内壁齿与所述卡圈部(41)和所述限位部(52)的外壁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帽(6)的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61),所述定位座(4)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61)匹配的限位凸块(42),所述限位凸块(42)进入所述限位孔(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部(53)的外表面和所述限位帽(6)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连接管(1)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销孔(12),所述前叉连接管(2)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销孔(23),所述第一销孔(12)和所述第二销孔(23)位置对应,所述车把连接管(1)内设有定位件(7),所述定位件(7)包括弹性片(72)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片(72)两端的弹珠(71),所述弹性片(72)推动所述弹珠(71)从所述第一销孔(12)和所述第二销孔(23)穿出,使车把连接管(1)和所述前叉连接管(2)形成定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远离所述转动座(5)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43),所述缺口(43)和所述第一销孔(12)的位置对应,所述弹性片(72)推动所述弹珠(71)从所述缺口(43)穿出,使车把连接管(1)和所述定位座(4)形成定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筒(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套(31)和第二轴套(32),所述车把连接管(1)上套设第一压圈(11),所述第一压圈(11)设置在所述转动座(5)和所述第一轴套(31)之间,所述前叉连接管(2)上套设第二压圈(22),所述第二压圈(22)设置在所述台阶部(21)和所述第二轴套(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31)上设有第一垫圈(33),所述第二轴套(32)上设有第二垫圈(34)。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前叉组件及自行车,前叉组件包括车把连接管、前叉连接管和车架连接筒,所述车把连接管和所述前叉连接管分别从两端插入所述车架连接筒,所述车把连接管插入所述前叉连接管,所述车把连接管和所述前叉连接管定位连接,所述车把连接管上套设有定位座、转动座和限位帽,所述定位座与所述车把连接管定位连接,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定位座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帽卡住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转动座,所述前叉连接管具有管径增大的台阶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台阶部配合夹紧所述车架连接筒。本技术的前叉组件是一种可以快速组装,组装后不易拆开的结构,提高了前叉组件连接稳定性,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连接部位松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李爱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