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8443发布日期:2023-08-14 01: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


背景技术:

1、发动机盖总成是保护汽车发动机舱的重要部件,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设计发动机盖总成时,需要满足弯扭模态、弯扭刚度、锁扣过关,撑杆滥用、外板抗凹、开关耐久等结构性能。

2、尤其是人们对汽车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发动机盖轻量化设计也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发动机盖轻量化通常的做法是减轻用料,这种会导致其碰撞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包括机盖本体,机盖本体由中板外侧环绕设置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中板上分别开设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和第四减重槽之间均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前侧板与中板连接处设置若干纵向加强筋,前侧板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凸台,后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后侧板与中板连接处设置有横向辅助加强筋,后侧板上开设第五减重槽。

2、可选的,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和第四减重槽均呈三角形设置,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以中板中线为对称中心与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对称设置。

3、可选的,中板靠近后侧板一端开设若干定位通孔,后侧板远离中板一端设置有加强凹槽。

4、可选的,前侧板上开设若干减重孔,前侧板远离中板一端设有开口槽,中板上开设若干折弯诱导槽,折弯诱导槽分布于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和第四减重槽旁。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多个减重槽同时配合多个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横向辅助加强筋和加强凸台将提高机盖本体整体的强度,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所需弯扭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定位凹槽的设置将便于机盖本体装配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盖本体,所述机盖本体由中板外侧环绕设置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组成,所述中板上分别开设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所述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所述第三减重槽和所述第四减重槽之间均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所述前侧板与所述中板连接处设置若干纵向加强筋,所述前侧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凸台,所述后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后侧板与所述中板连接处设置有横向辅助加强筋,所述后侧板上开设第五减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所述第三减重槽和所述第四减重槽均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以所述中板中线为对称中心与所述第三减重槽、所述第四减重槽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靠近所述后侧板一端开设若干定位通孔,所述后侧板远离所述中板一端设置有加强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上开设若干减重孔,所述前侧板远离所述中板一端设有开口槽,所述中板上开设若干折弯诱导槽,所述折弯诱导槽分布于所述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二减重槽、所述第三减重槽和所述第四减重槽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总成,包括机盖本体,机盖本体由中板外侧环绕设置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中板上分别开设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第四减重槽,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第三减重槽和第四减重槽之间均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前侧板与中板连接处设置若干纵向加强筋,前侧板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凸台,后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后侧板与中板连接处设置有横向辅助加强筋,后侧板上开设第五减重槽,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减重槽同时配合多个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横向辅助加强筋和加强凸台将提高机盖本体整体的强度,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所需弯扭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曾华南,裴晴朗,杨贻新,杨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航福聚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