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1241发布日期:2024-01-06 23:0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拖车,尤其适合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背景技术:

1、折叠拖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在露营、垂钓、超市购物过程中,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收纳杂物、搬运等功能,为用户节约了时间和精力。目前的折叠拖车存在折叠后边角处不便打开的情况,需要花费大力气打开,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拖车打开后存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便于折叠与打开,对侧架与支撑杆之间受到的力起到减缓作用,提高稳定性,尤其适合用在户外收纳搬运物品中。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

3、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与对应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弹簧、连接管,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用于连接管转动的凹槽,所述的连接管转动设在凹槽内,连接管一端插入到凹槽内,且该端的连接管顶壁设有挂钩,弹簧一端固定在挂钩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在凹槽上设有用于转动轴穿过的圆孔,转动轴依次穿过凹槽上的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相连。

4、优选地,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分别与底架之间通过各自对应的竖杆铰接设置。

5、优选地,所述的前折叠架上设有推手。

6、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二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

7、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的两侧壁设有第三孔、第四孔,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三孔、第四孔,且连接轴最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两侧壁上。

8、优选地,所述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均为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座铰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

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件的弹簧,起到对左、右折叠架与支撑杆之间受到的力的减缓作用;而且折叠后便于打开折叠架,推车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结构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分别与底架之间通过各自对应的竖杆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折叠架上设有推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二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的两侧壁设有第三孔、第四孔,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三孔、第四孔,且连接轴最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两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均为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座铰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与对应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弹簧、连接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缓冲件的弹簧,起到对左、右折叠架与支撑杆之间受到的力的减缓作用;而且折叠后便于打开折叠架,推车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结构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钱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四友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