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703发布日期:2023-10-28 15:1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1、以往工地架设壁挂式配电箱,需要人工将每个配电箱都举到到一定离地高度上并固定,这个过程耗时耗力。同时由于受场地限制,每个配电箱转运到架设位置的过程也相当不便,单独靠人力运输配电箱,单次运送的数量有限,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2、所以亟需一种可大量转运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并且可以将配电箱提升到对应高度以减少人力,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包括运输小车、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的前端,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配电箱提升;所述运输小车的底部设有若干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快速转移配电箱。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配电箱整齐的摆放在运输小车内,通过运输小车可以一次性转移多个配电箱,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同时通过运输小车底部的滚筒可以轻松将放置在滚筒上的配电箱移动到运输小车前端的提升机构上,通过提升机构可以将配电箱提升到需要的安装高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安装效率。

5、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底座、导向杆、导向块、推板、连杆组件和顶板,所述底座为凵字结构,两根所述导向杆对称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两个所述导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推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推板的一侧与连杆组件的底部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底部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顶部两端分别与顶板的底部铰接。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推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有相适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的侧壁与所述推板抵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

7、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上方两侧设有限位挡块。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机构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配电箱从运输小车内移动到顶板上方,通过顶板上的限位挡块防止配电箱偏移,提高安全性,然后通过l形的把手转动螺杆,使得螺杆在螺纹孔内移动,此时螺杆的端部与推板抵接,随着螺杆的前进将推板推动,而与推板固定连接的导向块也随之沿着导向杆移动,此时与导向块铰接的连杆组件也随之运动,通过连杆组件的受力挤压,与连杆组件铰接的顶板就被顶起,此时位于顶板上方的配电箱也就被顶起。当螺杆后退时,在配电箱的自重下,连杆组件也会随着收缩。只需要摇动把手就可以调节配电箱的高度,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配电箱的安装效率。

9、进一步地,所述运输小车包括支架、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滚筒的顶部最高点高于支架的底部横杆,相邻两个所述滚筒的距离小于配电箱的底部宽度,所述顶板收起时的高度与所述滚筒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小车通过万向轮可以自由前进和转向,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当配电箱放在支架内时,配电箱的底部与滚动抵接,滚筒的顶部最高点高于支架的底部横杆,且相邻滚筒的距离小于配电箱的底部宽度,使得配电箱不会卡在两个滚筒之间,也方便配电箱在滚筒上移动,同时顶板收起时的高度与所述滚筒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使得配电箱可以从滚筒上直接移动到顶板上,提高了转移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运输小车的一侧和前端开口,所述运输小车开口的两侧支架上设有卡块和限位杆,所述卡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直径相适配的卡槽。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小车的侧面开口为了方便将配电箱放入小车,不需要将配电箱从运输小车顶部放入,节省了人力,而前端的开口是方便运输小车内的配电箱可以直接移动到提升机构的顶部上。而设置的卡块和限位杆用于运输小车移动时,防止内部的配电箱掉出,提高了运输安全。

13、进一步地,所述小车远离所述提升机构的一端设有扶手。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扶手可以方便人工推动运输小车,提高运输小车的运送安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提高配电箱的转运效率,节省人力。运输小车通过万向轮可以自由前进和转向,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当配电箱放在支架内时,配电箱的底部与滚动抵接,滚筒的顶部最高点高于支架的底部横杆,且相邻滚筒的距离小于配电箱的底部宽度,使得配电箱不会卡在两个滚筒之间,也方便配电箱在滚筒上移动。

17、2)可提升配电箱的安装高度,节省人力,提高安装效率。通过l形的把手转动螺杆,使得螺杆在螺纹孔内移动,此时螺杆的端部与推板抵接,随着螺杆的前进将推板推动,导向块也随之沿着导向杆移动,与导向块铰接的连杆组件也随之运动,与连杆组件铰接的顶板就被顶起,此时位于顶板上方的配电箱也就被顶起。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小车(1)、提升机构(2),所述提升机构(2)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1)的前端,所述提升机构(2)用于将配电箱提升;所述运输小车(1)的底部设有若干滚筒(106),所述滚筒(106)用于快速转移配电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2)包括底座(201)、导向杆(202)、导向块(203)、推板(204)、连杆组件(205)和顶板(206),所述底座(201)为凵字结构,两根所述导向杆(202)对称位于所述底座(201)内部的两侧,所述导向杆(202)的两端分别与底座(20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203)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02)上,两个所述导向块(20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推板(20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203)远离所述推板(204)的一侧与连杆组件(205)的底部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组件(205)的底部另一端与底座(201)铰接,所述连杆组件(205)的顶部两端分别与顶板(206)的底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1)靠近所述推板(204)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207),所述螺纹孔(207)设有相适配的螺杆(208),所述螺杆(208)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201)的侧壁与所述推板(204)抵接,所述螺杆(208)的另一端设有把手(20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6)的上方两侧设有限位挡块(2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1)包括支架(101)、万向轮(102),所述万向轮(102)位于所述支架(101)的底部,所述滚筒(106)的顶部最高点高于支架(101)的底部横杆,相邻两个所述滚筒(106)的距离小于配电箱的底部宽度,所述顶板(206)收起时的高度与所述滚筒(106)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1)的一侧和前端开口,所述运输小车(1)开口的两侧支架(101)上设有卡块(103)和限位杆(104),所述卡块(10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04)直径相适配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远离所述提升机构(2)的一端设有扶手(1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升配电箱的运输小车,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包括运输小车、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在所述运输小车的前端,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配电箱提升;所述运输小车的底部设有若干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快速转移配电箱。本技术提高配电箱的转运效率,节省人力;同时可提升配电箱的安装高度,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婷,李爱民,巨双庆,邓小林,张晁境,谢金华,赵琼,王宏彬,李俊森,万德智,王海银,刘胜强,崔祥,王文国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