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车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5009发布日期:2023-08-25 02:4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车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量化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汽车想要获得更好的动力性能、操稳性能、安全性能,需要整车具备良好的轻量化水平,而车身在整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车身的轻量化设计对整车性能有着较大的正收益,所以汽车需要有一个优秀的轻量化设计的车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量化车体结构,轻量化车体结构使得车身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以及优秀的轻量化水平。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包括相连接的前机舱总成、中地板总成和后机舱总成;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相连接的顶盖总成、侧围总成和翼子板总成;其中,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中地板总成和所述后机舱总成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顶盖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翼子板总成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量化车体结构,轻量化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框架和车身覆盖件,车体框架采用铝合金材质,车身覆盖件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可以使得车身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以及优秀的轻量化水平,车身覆盖件还可以提升车辆的抗凹性和刚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机舱总成包括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前防撞梁安装板和前纵梁后板,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均包括纵梁前段和纵梁中段,所述纵梁前段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前段的后端与所述纵梁中段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中段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后板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前段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所述纵梁中段为低压铸铝件,所述前纵梁后板为高压铸铝件。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前防撞梁、左前吸能盒、右前吸能盒,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包括前防撞梁左安装板和前防撞梁右安装板,所述左前吸能盒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的左侧,所述前吸能盒的后端安装有所述前防撞梁左安装板,所述右前吸能盒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的右侧,所述前吸能盒的后端安装有所述前防撞梁右安装板,所述前防撞梁、所述左前吸能盒和所述右前吸能盒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所述前防撞梁左安装板和所述前防撞梁右安装板均为低压铸铝件。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前塔座、前顶坝,所述前塔座连接于所述纵梁中段与所述前顶坝,所述前塔座为高压铸铝件,所述前顶坝为低压铸铝件。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前围板,所述前围板安装在所述前纵梁后板的上侧,所述前围板为铝合金挤压件。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轻量化车体结构还包括a柱总成,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下柱体、a柱上柱体和a柱上边梁,所述a柱上边梁连接在所述a柱下柱体和所述a柱上柱体之间,所述a柱下柱体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所述a柱上柱体为管状钢件,所述a柱上边梁为冲压钢板。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总包括顶盖本体、左侧a柱上外板和右侧a柱上外板,所述左侧a柱上外板位于左侧的所述a柱上柱体的外侧,所述右侧a柱上外板位于右侧的所述a柱上柱体的外侧;所述顶盖本体、所述左侧a柱上外板和所述右侧a柱上外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总成包括:左侧围总成,所述左侧围总成包括左门框和左侧围板,所述左门框包括左a柱下外板、左b柱外板和左门槛外板,所述左a柱下外板位于左侧的所述a柱下柱体的外侧;右侧围总成,所述右侧围总成包括右门框和右侧围板,所述右门框包括右a柱下外板、右b柱外板和右门槛外板,所述右a柱下外板位于右侧的所述a柱下柱体的外侧;所述左侧围总成、所述右侧围总成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地板总成包括:左侧门槛梁、右侧门槛梁、左侧地板、右侧地板和中通道梁,所述左侧地板的左侧与所述左侧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地板的右侧与所述中通道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中通道梁的右侧与所述右侧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地板的右侧与所述右侧门槛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左侧门槛梁、所述右侧门槛梁和所述中通道梁均为铝合金挤压件,所述左侧地板、所述右侧地板均为铝合金冲压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机舱总成包括:后围板、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后防撞梁左安装板和后防撞梁右安装板,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和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均与所述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后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后防撞梁左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后防撞梁右安装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均为高压铸铝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机舱总成还包括后机舱后横梁和中地板后横梁,所述左后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机舱后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机舱后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后横梁固定连接以构造出允许容纳电池的电池防护框架。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机舱后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后横梁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机舱总成还包括:后防撞梁、左后吸能盒、右后吸能盒,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包括后防撞梁左安装板和后防撞梁右安装板,所述左后吸能盒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防撞梁的左侧,所述左后吸能盒的前端安装有后防撞梁左安装板,所述右后吸能盒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防撞梁的右侧,所述右后吸能盒的前端安装有后防撞梁右安装板,所述后防撞梁、所述左后吸能盒和所述右后吸能盒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所述后防撞梁左安装板和所述后防撞梁右安装板均为低压铸铝件。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机舱总成包括d柱本体和d柱接头,所述d柱接头连接在所述后围板和所述d柱本体之间,所述d柱接头为低压铸铝件。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前舱盖板、左侧翼子板和右侧翼子板,所述左侧翼子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翼子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前舱盖板、所述左侧翼子板和所述右侧翼子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包括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前防撞梁安装板和前纵梁后板,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均包括纵梁前段和纵梁中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前防撞梁、左前吸能盒、右前吸能盒,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包括前防撞梁左安装板和前防撞梁右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前塔座、前顶坝,所述前塔座连接于所述纵梁中段与所述前顶坝,所述前塔座为高压铸铝件,所述前顶坝为低压铸铝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包括:前围板,所述前围板安装在所述前纵梁后板的上侧,所述前围板为铝合金挤压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柱总成,所述a柱总成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本体、左侧a柱上外板和右侧a柱上外板,所述左侧a柱上外板位于左侧的所述a柱上柱体的外侧,所述右侧a柱上外板位于右侧的所述a柱上柱体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地板总成包括:左侧门槛梁、右侧门槛梁、左侧地板、右侧地板和中通道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舱总成包括:后围板、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后防撞梁左安装板和后防撞梁右安装板,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和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均与所述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后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后防撞梁左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后防撞梁右安装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均为高压铸铝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舱总成还包括后机舱后横梁和中地板后横梁,所述左后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机舱后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机舱后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后横梁固定连接以构造出允许容纳电池的电池防护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舱总成还包括:后防撞梁、左后吸能盒、右后吸能盒;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舱总成包括d柱本体和d柱接头,所述d柱接头连接在所述后围板和所述d柱本体之间,所述d柱接头为低压铸铝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总成包括:前舱盖板、左侧翼子板和右侧翼子板,所述左侧翼子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翼子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框架、车身覆盖件,车体框架包括相连接的前机舱总成、中地板总成和后机舱总成;车身覆盖件包括相连接的顶盖总成、侧围总成和翼子板总成;其中,前机舱总成、中地板总成和后机舱总成均采用铝合金材质,顶盖总成、侧围总成和翼子板总成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轻量化车体结构,轻量化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框架和车身覆盖件,车体框架采用铝合金材质,车身覆盖件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一体件,可以使得车身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以及优秀的轻量化水平,车身覆盖件还可以提升车辆的抗凹性和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煜,罗培锋,刘念斯,王大存,郑华忠,刘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