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减震机构、底盘装置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3571发布日期:2023-09-27 17:2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底盘减震机构、底盘装置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底盘装置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1、作业机械的驾驶舒适性一直是核心指标之一。以挖掘机为例,目前不论是行走过程还是原地作业,驾驶室的震动都比较大,容易造成驾驶员工作疲劳,给驾驶员带来了较差的体验感。

2、现有技术中挖掘机的主要隔震措施为采用驾驶室座椅隔震,其他部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没有减震环节;尤其是路面震动激励可以直接传递到挖掘机上车平台,上车与下车之间缺少减震措施,减震效果差,导致驾驶疲劳,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底盘装置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业机械中上车与下车之间缺少减震措施,减震效果差,导致驾驶疲劳,体验感较差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包括:

3、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一端与下车架连接,另一端与上车安装座连接,所述导向单元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缩运动,以对所述上车安装座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导向单元内设有安装槽;

4、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以通过缓冲所述导向单元的伸缩运动进而缓冲所述下车架传递给所述上车安装座的震动;

5、吸能单元,所述吸能单元设置在所述下车架与所述上车安装座之间,用于吸收所述下车架向所述上车安装座传递的震动冲击的能量。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所述导向单元包括:

7、导向柱安装座,所述导向柱安装座固定在所述下车架上;

8、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上车安装座上;

9、导向柱本体,所述导向柱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套滑动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槽包括:

11、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设置在所述导向柱安装座的靠近所述导向套的一端;

12、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的靠近所述导向柱安装座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沉槽与所述第一沉槽相对设置;其中,

13、所述减震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减震单元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槽内。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设有槽体,所述导向套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槽体连通,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槽体内注射润滑油脂。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导向单元、多个所述减震单元和多个所述吸能单元,多个所述导向单元绕所述下车架的中心孔沿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减震单元和多个所述吸能单元绕所述下车架的中心孔沿周向交替设置。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减震弹簧,和/或,所述吸能单元包括阻尼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减震阻尼器,和/或,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二减震阻尼器。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底盘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盘减震机构。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盘减震机构或底盘装置。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利用导向单元对上车安装座的运动进行导向,取消了上车安装座与下车架的刚性连接;并在导向单元通过安装槽设置减震单元,在下车架与上车安装座之间设置吸能单元,在上车安装座发生震动时,通过减震单元可以缓冲路面传递过来的震动冲击,减小振幅,吸能单元可以快速吸收震动冲击的能量,通过吸能单元和减震单元的共同作用,可以减少传递到上车部分的震动冲击,降低驾驶疲劳感,提升驾驶舒适度和体验感。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装置,避免了传统刚性底盘不具有减震的缺点,通过自带的底盘减震机构吸收了路面传递过来的绝大部分震动激励,改善了底盘上方部件的震动舒适性。

23、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由于包括了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底盘减震机构或底盘装置,因此,具有如上同样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设有槽体,所述导向套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槽体连通,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槽体内注射润滑油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向单元、多个所述减震单元和多个所述吸能单元,多个所述导向单元绕所述下车架的中心孔沿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减震单元和多个所述吸能单元绕所述下车架的中心孔沿周向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减震弹簧,和/或,所述吸能单元包括阻尼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减震阻尼器,和/或,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二减震阻尼器。

9.一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盘减震机构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盘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底盘减震机构、底盘装置及作业机械。该底盘减震机构,包括:导向单元,其一端与下车架连接,另一端与上车安装座连接,导向单元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缩运动,以对上车安装座的运动进行导向,导向单元内设有安装槽;减震单元,减震单元设于安装槽内,用以通过缓冲导向单元的伸缩运动进而缓冲下车架传递给上车安装座的震动;吸能单元,吸能单元设置在下车架与上车安装座之间,用于吸收下车架向上车安装座传递的震动冲击的能量,通过减震单元可以缓冲路面传递过来的震动冲击,减小振幅,吸能单元可以快速吸收震动冲击的能量,可以减少传递到上车部分的震动冲击,降低驾驶疲劳感,提升驾驶舒适度和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章夏夏,周华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