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9376发布日期:2023-12-21 18:1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后围板是车身中的重要覆盖件,在货车车身上,后围板安装在驾驶舱后部,与侧围搭接连接形成驾驶舱的后侧壁。在传统车辆中,为了提高后围板的刚度,会在后围板上对应后围窗框的下方设置沿车身宽度方向贯通的连接支撑件;因为支撑件贯通连接时靠近后围窗框区域,所以当支撑件与后围板焊接连接时会使得后围窗框区域处的板面发生较大的弯扭变形,进而影响后围窗框的尺寸精度,导致后尾窗胶条装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及车辆,以降低支撑件与后围板焊接连接时对后围窗框尺寸精度的影响,改善后尾窗胶条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该汽车后围板结构包括:后围板板体、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所述后围板板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后围窗框;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板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后围板板体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板体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后围板板体抵接;其中,所述后围窗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

3、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后围窗框下边框的两侧。

4、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凹腔的开口均朝向所述后围板板体。

5、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凹腔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凹腔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6、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上均设置有液体进出通道,以实现电泳液的进出。

7、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后围板板体之间形成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后围板板体之间形成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8、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

9、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凹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凹腔侧壁和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凹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加强件和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二凹腔侧壁和所述第二加强件。

10、在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焊接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焊接定位孔。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

12、本实用新型汽车后围板结构中,采用独立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并将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后围板本体的两端,将后围窗框设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这样设置,在后围窗框位置无需进行焊接,可以减少焊接对后围窗框位置造成的弯扭变形,从而可以提高后围窗框的尺寸精度,改善后尾窗胶条装配困难的问题。同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后围板板体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部位,并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抵接,可以形成拐角形加强结构,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增强后围板板体两端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位置处的支撑强度和支撑刚度,提升了后围板整体的抗弯扭强度和刚度;而且还能减轻后围板的整体重量,实现车身的轻量化设计,降低车身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后围窗框下边框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凹腔的开口均朝向所述后围板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凹腔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上均设置有液体进出通道,以实现电泳液的进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后围板板体之间形成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后围板板体之间形成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凹腔侧壁和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凹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加强件和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二凹腔侧壁和所述第二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焊接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焊接定位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围板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围板结构及车辆,该汽车后围板结构包括:后围板板体、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所述后围板板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后围窗框;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板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后围板板体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板体上,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后围板板体抵接;其中,所述后围窗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本申请可以减少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后围板板体焊接连接时对后围窗框位置造成的弯扭变形,从而可以提高后围窗框的尺寸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超,梁思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