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0054发布日期:2024-01-16 11:2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车架,具体为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1、摩托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具有油耗低、节能环保的优点,同时它占地空间小,停车更加便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而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重要装置之一,而车尾架是车架的一种,车尾架可以用来平衡车身,同时可以放置行李;

2、如公开号为cn201694304u的一种车尾架,包括固定在车上的尾架体及安装在尾架体的装饰灯。在车尾架的尾架体上安装灯饰一方面可以给车尾架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其结构更加新颖、外形更美观,让人们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其它车辆和行人注意行驶,提高了车的行车安全;

3、在使用过程中,行李较多时,需要将侧边辅助架对接上,而上述申请中的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快速的对接,在对接时需要使用到额外的工具,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上述申请中的装置不具有轻量化设计,增加了行驶过程中的油耗,经济效率低下。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托车车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使用时,不方便快速的对接,在对接时需要使用到额外的工具,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上述申请中的装置不具有轻量化设计,增加了行驶过程中的油耗,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尾架和支撑杆,所述车尾架的俯剖视为倒“u”型,且车尾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并且车尾架的下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

3、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尾架的内壁上,且支撑杆与所述车尾架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4、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还包括:

5、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尾架的内壁上,且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并且车尾架的表面卡合连接有辅助板;

6、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的内部,且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

7、优选的,所述辅助板的俯视为倒“u”型,且辅助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上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在需要将辅助板对接到车尾架上时,将辅助板带卡槽的一侧插入到定位槽内。

8、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块,且卡块的表面与所述上固定块的内壁贴合,并且卡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在将辅助板插入到上固定块内部之后,卡块的斜面会被挤压。

9、优选的,所述卡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起到弹性复位作用的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外一侧与所述上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卡块的斜面被推动挤压时,会往挤压第二弹簧的方向移动,而在辅助板的另外一侧接触到深槽的底部时,卡块和卡槽在同一方向上,此时卡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到卡槽的内部,即已经将辅助板对接到车尾架上,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10、优选的,所述滑块关于所述活动板的中心对称分布,且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的内部,并且上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滑槽,在安装过程中,活动板会被推动,此时活动板带动花开在滑槽内部滑动,滑块和滑槽限制了活动板的移动距离,提高了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起到弹性复位作用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外一侧与所述上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板移动时,会挤压第一弹簧,而在需要取下辅助板时,拉动把手,把手带动卡块的末端移出卡槽,此时辅助板和上固定块不处于卡合的状态,进而活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将辅助板推出定位槽,便于工作人员的拆卸工作。

12、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辅助板对应的深槽,所述车尾架为中空状结构,深槽便于辅助板安装时的对接工作,而车尾架的中空状结构,使车尾架整体质量更轻,便于节省燃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轻量化摩托车车架,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其具体内容如下:

14、(1)该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在需要将辅助板对接到车尾架上时,将辅助板带卡槽的一侧插入到定位槽内,此时卡块的斜面会被挤压,进而卡块往挤压第二弹簧的方向移动,而在辅助板的另外一侧接触到深槽的底部时,卡块和卡槽在同一方向上,此时卡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到卡槽的内部,即已经将辅助板对接到车尾架上,操作过程简单快捷,便于使用者放置多余的行李,提高了稳定性;

15、(2)该轻量化摩托车车架,活动板移动时,会挤压第一弹簧,而在需要取下辅助板时,拉动把手,把手带动卡块的末端移出卡槽,此时辅助板和上固定块不处于卡合的状态,进而活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将辅助板推出定位槽,便于工作人员的拆卸工作,而车尾架的中空状结构,使车尾架整体质量更轻,便于节省燃油。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尾架(1)和支撑杆(2),所述车尾架(1)的俯剖视为倒“u”型,且车尾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4),并且车尾架(1)的下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7)的俯视为倒“u”型,且辅助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8),所述上固定块(4)的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卡槽(8)对应的卡块(9),且卡块(9)的表面与所述上固定块(4)的内壁贴合,并且卡块(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起到弹性复位作用的第二弹簧(10),且第二弹簧(10)的另外一侧与所述上固定块(4)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关于所述活动板(5)的中心对称分布,且滑块(12)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4)的内部,并且上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12)一一对应的滑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起到弹性复位作用的第一弹簧(6),且第一弹簧(6)的另外一侧与所述上固定块(4)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块(14)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辅助板(7)对应的深槽(15),所述车尾架(1)为中空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尾架和支撑杆,所述车尾架的俯剖视为倒“U”型,且车尾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并且车尾架的下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尾架的内壁上;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块的内部,且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该轻量化摩托车车架,在需要将辅助板对接到车尾架上时,将辅助板带卡槽的一侧插入到定位槽内,此时卡块的斜面会被挤压,进而卡块往挤压第二弹簧的方向移动,而在辅助板的另外一侧接触到深槽的底部时,卡块和卡槽在同一方向上,此时卡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到卡槽的内部,即已经将辅助板对接到车尾架上,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红,李宽,沈康康,赵雅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云途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