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9557发布日期:2024-03-05 11:5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有关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尤其指一种一方面可使搁脚部保持平坦的搁脚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车体左右宽度的增加;同时可避免发生倾倒时造成脚踏板撞损使用功效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1、摩托车上设置脚刹车装置的技艺领域中,脚刹车装置的设置造成了摩托车的搁脚部的空间严重受到限制,从而造成驾驶人驾驶的不便利。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以避免摩托车的搁脚部空间受到限制,已为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2、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克服现有脚刹车装置造成搁脚部空间受到严重破坏的缺点。

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摩托车具有车架单元,该车架单元至少具有主管部,该主管部的前方至少具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下方枢设有前轮;该摩托车于该主管部朝车体后下方具有脚踏管部,该脚踏管部至少具有左右一对并与该主管部连接的侧管,该脚踏管部上盖设有车体盖构件的脚踏管部盖体来形成平坦的搁脚部;该脚踏管部上设有脚刹车装置,该脚刹车装置至少具有脚踏单元与油压作动单元,该油压作动单元至少具有油压作动件,该脚踏单元至少具有脚踏板、由该脚踏板延设的杆部,该杆部的一端具有套筒;该脚踏板被设置于该侧管朝车体前方外侧而位于该搁脚部外;由车体侧视观视,该杆部与该主管部构成部分重叠;由车体俯视观视,该脚踏单元的套筒及该油压作动单元的该油压作动件设置于该侧管车体左右方向的内侧,该脚踏板向车体上方露出该搁脚部外。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侧管具有弯曲部与朝车体后方延设的直管部;该杆部具有直杆部与绕设部;该脚刹车装置的该杆部的该绕设部绕过该侧管的弯曲部,来使该杆部的该直杆部由该侧管的该弯曲部外侧处朝车体上方伸出;从车体侧视观视,该直杆部与该主管部构成部分重叠。

6、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脚刹车装置具有设于该侧管上的固定座、枢设固定座上的脚踏单元、锁设于该固定座上的油压作动单元。

7、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侧管上设有锁固座,该固定座系锁固于该锁固座上;该固定座具有多个锁设孔;该固定座于一侧凸设有凸轴;该凸轴位于该侧管沿车体左右方向的内侧。

8、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脚踏单元具有脚踏板、由该脚踏板延设的杆部及设于该杆部一端上的枢接部。

9、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油压作动单元具有储油件、连通该储油件的输油管,该输油管另一端连接有油压作动件;该油压作动件具有本体部,可于该本体部内作轴向作动的作动件,该输油管系连接于该本体部上;该本体部下方设有锁设部。

10、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储油件系锁付于主管部上。

11、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该侧管上设有锁固座;该脚刹车装置具有设于该侧管上的固定座、枢设固定座上的脚踏单元、锁设于该固定座上的油压作动单元;该油压作动单元至少具有油压作动件;该锁固座、该固定座及该油压作动单元的该油压作动件,以及该脚踏单元皆系位于该脚踏管部左右一对的该侧管所界定的最大范围内。

12、【实用新型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一方面可使该搁脚部保持平坦的搁脚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车体左右宽度的增加;同时可避免该电动三轮车发生倾倒时造成该脚踏单元的该套筒、该油压作动件损坏。

14、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脚踏板与杆部的该直杆部前移出该搁脚部,从而可确保该搁脚部的搁脚空间。

15、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脚刹车装置将该固定座、该脚踏单元与该油压作动单元各部件先予以小组完成后,再将该脚刹车装置安装于该脚踏管部的该锁固座上,从而可便利该脚刹车装置组设工程。

16、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避免发生倾倒时造成该凸轴撞损。

17、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脚刹车装置的该脚踏单元的作动效果与简化该脚踏单元的构造。

18、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脚刹车装置的该油压作动单元的刹车作动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一方面该储油件系固定于靠近车体中心的主管部,可避免发生倾倒时造成该储油件撞损;另一方面该储油件系位于该油压作动件上方,因此可便利油压油液的流通。

20、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避免发生倾倒时造成该锁固座、该固定座及该油压作动单元的该油压作动件撞损。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托车具有车架单元,所述车架单元至少具有主管部,所述主管部的前方至少具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下方枢设有前轮;所述摩托车于所述主管部朝车体后下方具有脚踏管部,所述脚踏管部至少具有左右一对并与所述主管部连接的侧管,所述脚踏管部上盖设有车体盖构件的脚踏管部盖体来形成平坦的搁脚部;所述脚踏管部上设有脚刹车装置,所述脚刹车装置至少具有脚踏单元与油压作动单元,所述油压作动单元至少具有油压作动件,所述脚踏单元至少具有脚踏板、由所述脚踏板延设的杆部,所述杆部的一端具有套筒;所述脚踏板被设置于所述侧管朝车体前方外侧而位于所述搁脚部外;由车体侧视观视,所述杆部与所述主管部构成部分重叠;由车体俯视观视,所述脚踏单元的套筒及所述油压作动单元的所述油压作动件设置于所述侧管车体左右方向的内侧,所述脚踏板向车体上方露出所述搁脚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具有弯曲部与朝车体后方延设的直管部;所述杆部具有直杆部与绕设部;所述脚刹车装置的所述杆部的所述绕设部绕过所述侧管的弯曲部,来使所述杆部的所述直杆部由所述侧管的所述弯曲部外侧处朝车体上方伸出;从车体侧视观视,所述直杆部与所述主管部构成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刹车装置具有设于所述侧管上的固定座、枢设固定座上的脚踏单元、锁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油压作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上设有锁固座,所述固定座锁固于所述锁固座上;所述固定座具有多个锁设孔;所述固定座于一侧凸设有凸轴;所述凸轴位于所述侧管沿车体左右方向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单元具有脚踏板、由所述脚踏板延设的杆部及设于所述杆部一端上的枢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作动单元具有储油件、连通所述储油件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另一端连接有油压作动件;所述油压作动件具有本体部,可于所述本体部内作轴向作动的作动件,所述输油管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上;所述本体部下方设有锁设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件锁付于主管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上设有锁固座;所述脚刹车装置具有设于所述侧管上的固定座、枢设固定座上的脚踏单元、锁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油压作动单元;所述油压作动单元至少具有油压作动件;所述锁固座、所述固定座、所述油压作动单元的所述油压作动件,以及所述脚踏单元皆位于所述脚踏管部左右一对的所述侧管所界定的最大范围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摩托车有车架单元,车架单元有主管部,主管部的前方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下方枢设前轮;摩托车有脚踏管部,脚踏管部有侧管,脚踏管部盖设车体盖构件的脚踏管部盖体来形成平坦的搁脚部;脚踏管部设脚刹车装置,脚刹车装置有脚踏单元与油压作动单元,油压作动单元有油压作动件,脚踏单元有脚踏板、由脚踏板延设的杆部,杆部的一端有套筒;脚踏板设置于侧管朝车体前方外侧而位于搁脚部外;由车体侧视观视,杆部与主管部构成部分重叠;由车体俯视观视,脚踏单元的套筒及油压作动单元的油压作动件设于侧管车体左右方向的内侧,脚踏板向车体上方露出搁脚部;使搁脚部保持平坦搁脚空间,避免车体左右宽度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杜铭祥,丁信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