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尾翼装置、车尾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2840发布日期:2024-01-16 11: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动尾翼装置、车尾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尾翼装置、车尾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时,受风阻影响,车身下部会产生升力,导致汽车轮胎抓地力降低,汽车稳定性降低,因此为减小风阻,提高车身稳定性,一般会在车身后部设计可升降尾翼,高速行驶时尾翼升起,通过尾翼的上升和翻转,优化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升力和空气阻力,增大车辆下压力。

2、在相关技术中,在尾翼关闭状态时,尾翼与车辆的后挡风玻璃之间存在不平齐,从而降低了车辆的外观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尾翼装置、车尾总成以及车辆,该电动尾翼装置能够调节尾翼以使尾翼的外表面与后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面,从而提高车辆的外观美感。

2、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尾翼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尾翼、驱动机构以及调节组件。承载组件设有容纳槽。尾翼设置于承载组件,并具有覆盖容纳槽的关闭状态以及尾翼的至少部分凸设容纳槽的外部的导流状态。驱动机构连接于尾翼与承载组件之间,以驱动尾翼在关闭状态以及导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与尾翼与承载组件之间的至少一者连接,以使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与容纳槽的底部的间距可调。

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将尾翼设置在承载组件,并使尾翼具有覆盖容纳槽的关闭状态以及尾翼的至少部分凸设容纳槽的外部的导流状态。通过将驱动机构连接于尾翼与承载组件之间,从而利用驱动机构以驱动尾翼在关闭状态以及导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与尾翼与承载组件之间的至少一者连接,以使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与容纳槽的底部的间距可调。使得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利用调节组件调节与容纳槽底部的间距,也即尾翼的高度可调。从而提高尾翼的外观美感。

6、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与尾翼连接,以使驱动机构相对于尾翼的安装位置可调,使得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与容纳槽的底部的间距可调。和/或,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与承载组件连接,以使驱动机构相对于承载组件的安装位置可调,使得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与容纳槽的底部的间距可调。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杆与尾翼转动连接,且能够带动尾翼沿第一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第一螺母与驱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螺纹传动配合。

9、和/或,第一螺杆与驱动机构转动连接,且能够带动驱动机构沿第一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第一螺母与承载组件转动连接,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螺纹传动配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母以及导向件,导向件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第二螺杆与驱动机构转动连接,并与导向件间隔设置,第二螺母与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螺纹传动配合,第二螺母与尾翼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尾翼沿第二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11、和/或,导向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第二螺杆与承载组件转动连接,并与导向件间隔设置,第二螺母与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螺纹传动配合,第二螺母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驱动机构沿第二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12、或者,驱动机构设有第一连接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固定套以及螺套;固定套固设于尾翼或承载组件,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过螺套与固定套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的另一端与螺套的端面配合,以夹固第一连接部,固定套设有外螺杆,外螺杆与螺套螺纹连接,以使驱动机构相对于尾翼或者承载组件的安装位置可调。

13、和/或,驱动机构设有第二连接部,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紧固件以及多个垫片;第二紧固件的一端连接多个垫片中的至少一个后,与尾翼或承载组件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的另一端与垫片相配合夹固第二连接部,以使驱动机构相对于尾翼或者承载组件的安装位置可调。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尾翼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承载组件,弹性件与尾翼的间距可调,使得尾翼位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能够抵压于弹性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与承载组件螺纹连接,以使弹性件能够与尾翼的间距可调。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尾翼的一侧与承载组件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承载组件或容纳槽,另一端连接于尾翼,伸缩杆能够将尾翼拉下或者顶起。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与容纳槽连接的固定座,与尾翼连接的连接座以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连杆组,连杆组一端连接于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座。连杆组件还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连杆组。驱动杆转动以驱动连杆组摆动,以将尾翼拉下或者顶起。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组件设有设置于容纳槽的底部的排水槽,电动尾翼装置设有与排水槽连通的排水管。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部分设置于排水槽内。

2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尾总成,包括尾门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动尾翼装置,承载组件与尾门固定连接。

2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2、该车尾总成应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动尾翼装置,并且将承载组件与尾门固定连接,能够提高该车尾总成的外观美感。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尾总成包括后挡风玻璃,承载组件与后挡风玻璃相邻接,且设置于车尾总成。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以使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的外表面与后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在设定范围内。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以使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的外表面与后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面。

2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尾总成,车尾总成设置于车架的尾部。

2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该车辆应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尾总成,能够提高该车辆的外观美感。从而提高车辆整体的高级感。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30、附图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尾翼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尾翼连接,以使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尾翼的安装位置可调,使得所述尾翼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尾翼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尾翼转动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尾翼沿所述第一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母以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导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尾翼沿所述第二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和/或,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承载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承载组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导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二螺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尾翼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尾翼的间距可调,使得所述尾翼位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尾翼能够抵压于所述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承载组件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弹性件能够与所述尾翼的间距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的一侧与所述承载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或所述容纳槽,另一端连接于尾翼,所述伸缩杆能够将尾翼拉下或者顶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容纳槽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尾翼连接的连接座以及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组,所述连杆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杆组;所述驱动杆转动以驱动所述连杆组摆动,以将尾翼拉下或者顶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设有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的排水槽,所述电动尾翼装置设有与排水槽连通的排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水槽内。

11.一种车尾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尾翼装置,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尾门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尾总成包括后挡风玻璃,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后挡风玻璃相邻接,且设置于所述车尾总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以使所述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尾翼的外表面与所述后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在设定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以使所述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尾翼的外表面与所述后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面。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车尾总成,所述车尾总成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尾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尾翼装置、车尾总成以及车辆,电动尾翼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尾翼、驱动机构以及调节组件。承载组件设有容纳槽。尾翼设置于承载组件,并具有覆盖容纳槽的关闭状态以及尾翼的至少部分凸设容纳槽的外部的导流状态。驱动机构连接于尾翼与承载组件之间,以驱动尾翼在关闭状态以及导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驱动机构通过调节组件与尾翼和承载组件之间的至少一者连接,以使尾翼处于关闭状态时,尾翼与容纳槽的底部的间距可调。使得电动尾翼装置的外表面能够调节至与后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面,从而提高车辆的外观美感。

技术研发人员:姚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