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5160发布日期:2023-12-30 10:5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1、我国人口众多,交通出行是一个大问题。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因出行方便、占地小,可有效减少燃油对大气的污染,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2、为了保证长距离续航,以及能够方便对电池充电、维护或存储,有较多的电动自行车电池是可拆卸式设计方案。例如中国专利cn202220681637.1公开了“一种轻巧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电池包设置于后支架上,该电池包整体位于鞍座后方且重心较高,不利于电动自行车的骑行稳定性;另外该电池水平放置,经常性取放、固定安装会稍显麻烦。对于电动自行车而言,独立的电池盒一般体积较大、较重,因此电池盒占整车重量比较高,电池盒的放置位置及方式将极大地影响到电动自行车的重心,以及骑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重心低且集中,优良减震效果、结构紧凑,且易于制造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梁、头管、中管以及后叉,所述头管固定于车梁前端,所述车梁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设有折叠器;滑管斜向设置,滑管下端固定连接于折叠器侧壁以及后臂的上侧面;中管下端固定于滑管上侧面;五通管固定于所述后臂;电池框具有底板和侧板,底板固定于所述后臂尾部,侧板下端固定于底板,所述底板、侧板以及滑管构成的合围空间内设置电池盒;后叉具有后下叉和后上叉,后下叉前端铰接连接于电池框后下端,后下叉尾端连接叉片,后上叉前端固定于中管;弹性装置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后上叉尾端以及叉片。

3、所述电池盒前侧面设置有直线凹槽,所述凹槽内表面弧度与滑管后侧外表面弧度相匹配。

4、所述电池框后下端设基座,后下叉前端铰接连接于所述基座。

5、加强筋上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加强筋前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五通管。

6、所述后上叉尾端之间横向设置挡板,所述电池框的侧板上端外侧固定于所述挡板。

7、所述后上叉前端之间横向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中部连接滑管顶端。

8、所述弹性装置为减震弹簧、气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中的任一种。

9、所述折叠器具有折叠接头和偏心快拆手柄。

10、所述中管前侧设置控制器盒,所述控制器盒内置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11、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电池框底板固定于车梁后臂尾部,滑管斜向设置且滑管下端固定于车梁后臂的上侧面,该设计方案使得电池盒放置完毕后,电池盒较大部分位于中管下方,并且电池盒底板已经靠近五通管位置,电池盒整体重心较低,另外将电池盒与车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重心集中于车架的中间位置,可获得稳定骑行效果,有效避免骑行中遇颠簸时的翘头现象;电池盒前侧面设置有直线凹槽,凹槽内表面弧度与滑管后侧外表面弧度相匹配,使得电池盒在放入时依靠自身重力沿滑管准确达到位置,增加了便捷性;后下叉铰接连接于电池框后下端,弹性装置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后上叉尾端以及叉片,在增加减震效果的同时车架整体空间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梁(1)、头管(2)、中管(4)以及后叉(8),所述头管固定于车梁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包括前臂(11)和后臂(12),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设有折叠器(13);滑管(3)斜向设置,滑管下端固定连接于折叠器侧壁以及后臂的上侧面;中管下端固定于滑管上侧面;五通管(5)固定于所述后臂;电池框(6)具有底板(61)和侧板(62),底板固定于所述后臂尾部,侧板下端固定于底板,所述底板、侧板以及滑管构成的合围空间内设置电池盒(7);后叉具有后下叉(81)和后上叉(82),后下叉前端铰接连接于电池框后下端,后下叉尾端连接叉片(83),后上叉前端固定于中管;弹性装置(84)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后上叉尾端以及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前侧面设置有直线凹槽(71),所述凹槽内表面弧度与滑管后侧外表面弧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后下端设基座(63),后下叉前端铰接连接于所述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加强筋(64)上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加强筋前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五通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叉尾端之间横向设置挡板(65),所述电池框的侧板上端外侧固定于所述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叉前端之间横向设置盖板(31),所述盖板中部连接滑管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减震弹簧、气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器具有折叠接头和偏心快拆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前侧设置控制器盒(9),所述控制器盒内置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梁、头管、中管以及后叉,所述头管固定于车梁前端,所述车梁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设有折叠器;滑管斜向设置,滑管下端固定连接于折叠器侧壁以及后臂的上侧面;中管下端固定于滑管上侧面;五通管固定于所述后臂;电池框具有底板和侧板,底板固定于所述后臂尾部,侧板下端固定于底板,底板、侧板以及滑管构成的合围空间内设置电池盒;后叉具有后下叉和后上叉,后下叉前端铰接连接于电池框后下端,后下叉尾端连接叉片,后上叉前端固定于中管;弹性装置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后上叉尾端以及叉片。本车架整体重心低且集中、减震性能优良、整体简洁、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隆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