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1905发布日期:2024-03-25 19:0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架,尤其是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1、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载件,其强度、刚度、疲劳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转向、制动和垂直载荷,前副车架的强度、刚度、疲劳等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

2、公开号为cn21091261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该专利通过设置的吸能孔,当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汽车前副车架利用吸能孔发生弯曲形变以达到缓冲的目的,但是发生形变后的车架整体就会被损坏,维修起来工程量较大,而且发生形变只能卸掉一部分撞击力度,剩下的撞击力度依然需要进行抵抗,否则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通过吸能孔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发生形变后的车架整体就会被损坏,维修起来工程量较大,而且发生形变只能卸掉一部分撞击力度,剩下的撞击力度依然需要进行抵抗,否则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包括前副车架本体,所述前副车架本体的前侧设置为两个前纵梁,所述前副车架本体的两个前纵梁端部均设置有横梁套筒,两个所述横梁套筒之间焊接有前支架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套筒远离前副车架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前连接支架杆。

4、优选的,所述前连接支架杆包括弯曲端和竖直端,所述前连接支架杆的竖直端端部设置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和竖直端一体成型,且竖直端和弯曲端连接处的表面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吸能孔,且吸能孔的弯曲方向和前连接支架杆的弯曲方向相同。

5、优选的,所述前副车架本体和前支架横梁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前副车架本体和前支架横梁连接。

6、优选的,所述前支架横梁设置为“z”形结构,且前支架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第一螺栓,两个所述加强梁呈“v”形结构,且尖端朝向前支架横梁。

7、优选的,所述横梁套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插入槽和连接槽,所述横梁套筒通过连接槽套设在前副车架本体的前纵梁端部,所述前连接支架杆通过插入杆插设在插入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插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螺栓,且第三螺栓贯穿连接槽,所述横梁套筒通过第三螺栓与前副车架本体的前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套筒的侧壁相对于插入槽的位置插设有第二螺栓,所述插入杆通过第二螺栓和插入槽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在前副车架本体前端的左右两端设置前连接支架杆,前连接支架杆通过横梁套筒与前副车架本体进行连接,当汽车正面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时候可以对前连接支架杆进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而且横梁套筒之间设置的加强梁可以抵御剩下来的冲击力,且加强梁安装在两个横梁套筒之间,可以一起进行更换,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特征:

1.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包括前副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本体(1)的前侧设置为两个前纵梁,所述前副车架本体(1)的两个前纵梁端部均设置有横梁套筒(5),两个所述横梁套筒(5)之间焊接有前支架横梁(4),两个所述横梁套筒(5)远离前副车架本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前连接支架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支架杆(7)包括弯曲端和竖直端,所述前连接支架杆(7)的竖直端端部设置有插入杆(6),所述插入杆(6)和竖直端一体成型,且竖直端和弯曲端连接处的表面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吸能孔(8),且吸能孔(8)的弯曲方向和前连接支架杆(7)的弯曲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本体(1)和前支架横梁(4)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梁(2),所述加强梁(2)的两端分别与前副车架本体(1)和前支架横梁(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横梁(4)设置为“z”形结构,且前支架横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第一螺栓(3),两个所述加强梁(2)呈“v”形结构,且尖端朝向前支架横梁(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套筒(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插入槽(10)和连接槽(12),所述横梁套筒(5)通过连接槽(12)套设在前副车架本体(1)的前纵梁端部,所述前连接支架杆(7)通过插入杆(6)插设在插入槽(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槽(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螺栓(11),且第三螺栓(11)贯穿连接槽(12),所述横梁套筒(5)通过第三螺栓(11)与前副车架本体(1)的前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套筒(5)的侧壁相对于插入槽(10)的位置插设有第二螺栓(9),所述插入杆(6)通过第二螺栓(9)和插入槽(1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前副车架右前连接支架,包括前副车架本体,所述前副车架本体的前侧设置为两个前纵梁,所述前副车架本体的两个前纵梁端部均设置有横梁套筒,两个所述横梁套筒之间焊接有前支架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套筒远离前副车架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前连接支架杆。本技术通过在前副车架本体前端的左右两端设置前连接支架杆,前连接支架杆通过横梁套筒与前副车架本体进行连接,当汽车正面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时候可以对前连接支架杆进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而且横梁套筒之间设置的加强梁可以抵御剩下来的冲击力,且加强梁安装在两个横梁套筒之间,可以一起进行更换,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沈技,青立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特五金(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