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5168发布日期:2024-03-22 10:3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1、全地形车作为一种具有较强通过性能和乐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中ssv(side by side vehicle)和utv(utility vehicle)这两类全地形车主要指具有半封闭驾驶室。

2、后尾灯是全地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尾灯能够为后方的行人和车辆起到指示作用,但现有的后尾灯辨识度低且照明效果差,难以起到良好指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照射效果和指示作用的后尾灯的全地形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组件和灯具系统,动力系统连接至车架,传动系统由车架支撑,传动系统至少部分连接至动力系统,行走组件设于车架的下方,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传动系统,灯具系统包括设于全地形车尾部的后尾灯,后尾灯包括尾灯壳体及设于尾灯壳体内的后转向灯,后转向灯包括后转向灯光源及后转向灯厚壁件,定义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的高度方向的基准平面,后转向灯厚壁件平行于基准平面设置,后转向灯光源平行于基准平面设置,后转向灯厚壁件包括用于改变后转向灯光源的射出光线角度的反射碗,在所述全地形车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反射碗设于所述后转向灯光源设置的上方。

4、进一步地,后尾灯还包括后位置灯,后位置灯设于尾灯壳体内,后位置灯包括后位置灯光源和后位置灯扩散罩,后位置灯光源与后位置灯扩散罩沿全地形车的长度方向设置,后位置灯光源位于后位置灯扩散罩的前方。

5、进一步地,后尾灯还包括制动灯,在全地形车的高度方向,后位置灯设于后转向灯的上方,制动灯设于后位置灯与后转向灯之间。

6、进一步地,后位置灯呈l形设置,后转向灯呈长条状设置。

7、进一步地,后尾灯还包括制动灯,制动灯设于尾灯壳体内,制动灯包括制动灯光源和制动灯厚壁件,制动灯光源与制动灯厚壁件沿全地形车的长度方向设置,制动灯光源位于制动灯厚壁件的前方。

8、进一步地,后尾灯还包括后位置灯、制动灯及外灯罩,外灯罩包括用于保护制动灯和后转向灯的第一灯罩部及用于保护后位置灯的第二灯罩部,定义第一灯罩部的表面的延伸平面为第一灯罩平面,定义第二灯罩部的表面的延伸平面为第二灯罩平面,第一灯罩平面与第二灯罩平面平行设置,在全地形车的长度方向上,第二灯罩平面设于第一灯罩平面的后方。

9、进一步地,第一灯罩平面与第二灯罩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

10、进一步地,第一灯罩平面与第二灯罩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8mm。

11、进一步地,后转向灯为转向指示功能和倒车指示功能一体设置的后转向灯。

12、进一步地,尾灯壳体为塑料材质。

13、本实用新型将后尾灯中的后转向灯厚壁件和后转向灯光源平行于基准平面设置,减小后转向灯在全地形车长度方向的占用的空间,也能够在使用较少光源情况下达到较好的点亮效果,改善后尾灯整体的照明和指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组件和灯具系统,灯具系统包括设于全地形车尾部的后尾灯,后尾灯包括后转向灯,后转向灯包括后转向灯光源及后转向灯厚壁件,定义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的高度方向的基准平面,后转向灯厚壁件平行于基准平面设置,后转向灯光源平行于基准平面设置,后转向灯厚壁件包括用于改变后转向灯光源的射出光线角度的反射碗,反射碗靠近设于后转向灯光源设置的上方。本技术将后尾灯中的后转向灯厚壁件和后转向灯光源平行于基准平面设置,减小后转向灯在全地形车长度方向的占用的空间,也能够在使用较少光源情况下达到较好的点亮效果,改善后尾灯整体的照明和指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波,袁云阁,郑闯,曹贝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