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0011发布日期:2024-03-25 18:4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两轮车辅助轮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


背景技术:

1、两轮车的市场保有率越来越多,包含重型两轮油车和两轮电动车,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两轮车随功率的增加,车重量也越来越重,故平时驻车比较困难,低速行驶也不宜保持车辆稳定性,在弯道上行驶时容易发生侧翻,行驶速度过快急刹车时也容易发生倾侧,从而导致安装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两轮车的稳定性,防止两轮车的侧翻事故,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安装于车辆车架两侧,包括传动箱、主连杆臂、次连杆臂、拉杆和滚轮,所述传动箱连接于车架上,所述主连杆臂和次连杆臂均转动连接于传动箱上,所述传动箱上设有用于驱动主连杆臂正反转的驱动组件,所述主连杆臂和次连杆臂之间连接有关节,所述关节的两端通过销钉分别连接于主连杆臂和次连杆臂上,所述拉杆远离传动箱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次连杆臂相连接,所述次连杆臂上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滚轮连接于固定轴上。

4、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电机连接于传动箱上,所述蜗杆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蜗轮的轴杆连接于传动箱内,所述蜗杆和蜗轮相互啮合转动,主连杆臂的一端连接于蜗轮的轴杆穿出传动箱的端部。

5、优选的,所述传动箱上连接有转轴,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于转轴穿出传动箱的端部。

6、优选的,所述主连杆臂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主连杆臂的长度方向设置。

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通过驱动组件可完成主连杆臂、次连杆臂、拉杆和滚轮的折叠和伸展运动,通过伸展后的滚轮辅助支撑车辆,具有提高两轮车的稳定性,防止两轮车的侧翻事故,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安装于车辆车架(1)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箱(2)、主连杆臂(3)、次连杆臂(4)、拉杆(5)和滚轮(6),所述传动箱(2)连接于车架(1)上,所述主连杆臂(3)和次连杆臂(4)均转动连接于传动箱(2)上,所述传动箱(2)上设有用于驱动主连杆臂(3)正反转的驱动组件(7),所述主连杆臂(3)和次连杆臂(4)之间连接有关节(8),所述关节(8)的两端通过销钉分别连接于主连杆臂(3)和次连杆臂(4)上,所述拉杆(5)远离传动箱(2)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次连杆臂(4)相连接,所述次连杆臂(4)上连接有固定轴(41),所述滚轮(6)连接于固定轴(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71)、蜗杆(72)和蜗轮(73),所述电机(71)连接于传动箱(2)上,所述蜗杆(72)连接于电机(71)的输出轴上,所述蜗轮(73)的轴杆连接于传动箱(2)内,所述蜗杆(72)和蜗轮(73)相互啮合转动,主连杆臂(3)的一端连接于蜗轮(73)的轴杆穿出传动箱(2)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2)上连接有转轴(21),所述拉杆(5)的一端连接于转轴(21)穿出传动箱(2)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臂(3)上设置有加强筋(31),所述加强筋(31)沿主连杆臂(3)的长度方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两轮车辅助轮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车用辅助轮结构,其安装于车辆车架两侧,包括传动箱、主连杆臂、次连杆臂、拉杆和滚轮,传动箱连接于车架上,主连杆臂和次连杆臂均转动连接于传动箱上,传动箱上设有用于驱动主连杆臂正反转的驱动组件,主连杆臂和次连杆臂之间连接有关节,关节的两端通过销钉分别连接于主连杆臂和次连杆臂上,拉杆远离传动箱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次连杆臂相连接,次连杆臂上连接有固定轴,滚轮连接于固定轴上。本申请通过驱动组件可完成主连杆臂、次连杆臂、拉杆和滚轮的折叠和伸展运动,通过伸展后的滚轮辅助支撑车辆,具有提高两轮车的稳定性,防止两轮车的侧翻事故,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治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轮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6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