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10039发布日期:2024-05-17 12:22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


背景技术:

1、躺式自行车的车体上一般会安装前遮挡,可以遮风挡雨,提高骑行体验。

2、现有的前遮挡一般由支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两根与纵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结构复杂,重量较重,另一方面,躺式自行车的推拉把手较长,转向时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支撑部与转向部连接,采用一根支撑套筒和一个支撑板即可完成前挡的支撑,结构简单,转向方便。

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包括前挡、纵梁、车叉,其特征在于;

3、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纵梁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前挡;

4、转向部,所述转向部与车叉连接,控制躺式自行车的行进方向;

5、所述支撑部与转向部通过转动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部与转向部的设置更加紧凑,简化了支撑结构,采用一根支撑套筒和支撑板即可完成前挡的支撑,并且优化的转向结构,使转向更加方便。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套筒、支撑板,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与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车叉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套筒的内部。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套筒插接在纵梁中,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套筒上,对前挡进行支撑,结构简单、重量轻。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前挡平行,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支撑套筒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面与前挡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板的顶面与前挡连接,且支撑板采用梯形结构,支撑时稳定性较强,不易变形。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部包括推拉把手、转向横杆、转接件,所述推拉把手通过连接板与转向横杆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一端用于安装转向横杆,另一端与车叉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拉把手、转向横杆配合,控制自行车的行进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推拉把手的长度大大缩短,可更方便的控制方向。

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为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安装在支撑套筒与转接件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向横杆与止推轴承的上表面连接,支撑套筒与止推轴承的下表面连接,转弯时转向横杆转动更顺滑,减小摩擦。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平行于纵梁安装。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支撑板垂直于纵梁安装时,转向横杆摆动时会与支撑板干涉,影响转向,当支撑板平行于纵梁安装时,转向横杆与支撑板干涉,同时支撑板也可以限制转向横杆的运动。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筒与支撑板的底面偏心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板与支撑套筒偏心设置,方便转接件的安装,转向横杆插入转接件中,前后移动推拉把手,带动转向横杆摆动,若摆动幅度较大,转向横杆会与支撑板接触,支撑板限制转向横杆的摆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包括前挡(1)、纵梁(2)、车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包括支撑套筒(41)、支撑板(42),所述支撑套筒(41)的一端与纵梁(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2)固定连接,所述车叉(3)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套筒(4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支撑板(42)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板(42)的顶面与前挡(1)平行,所述支撑板(42)的底面与支撑套筒(41)固定连接,支撑板(42)的顶面与前挡(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5)包括推拉把手(53)、转向横杆(51)、转接件(54),所述推拉把手(53)通过连接板(52)与转向横杆(51)连接,所述转接件(54)的一端用于安装转向横杆(51),另一端与车叉(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6)为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安装在支撑套筒(41)与转接件(5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平行于纵梁(2)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41)与支撑板(42)的底面偏心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躺式自行车用多功能前挡支撑,包括前挡、纵梁、车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纵梁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前挡;转向部,所述转向部与车叉连接,控制躺式自行车的行进方向;所述支撑部与转向部通过转动部连接。本技术中的支撑部与转向部均与车叉进行连接,使前挡支撑的结构更加简单,采用一根支撑套筒和一个支撑板即可完成前挡的支撑,重量更加轻便,此外,推拉把手的设置也更加合理,转向时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