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0020发布日期:2024-03-18 18:0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山地自行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行车种类,深受上班族、学生族、骑行爱好者等群体的喜爱。目前,基于便于维修保养等原因,山地自行车普遍都没有链条保护盒和牙盘护罩。当骑行者穿较为宽松的长裤骑行时,因为较大的裤脚(如中学生的校服裤)向下运动时有张开趋势,裤脚内侧很容易蹭在牙盘或者链条上,导致裤脚粘上自行车的油污,影响了骑行者的美好形象。甚至如果裤脚过于肥大,有时还会卷入链条中导致骑行者摔倒。

2、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自行车配件用于避免裤脚粘上山地自行车的油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及工作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包括安装在牙盘外侧、与牙盘一同旋转的牙盘旋转轮,所述牙盘旋转轮的外侧边缘装有可调导风板;

4、所述可调导风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呈弧形,其弧长为牙盘旋转轮外侧边缘弧长的1/5~1/3,其曲率均与牙盘旋转轮外侧边缘的曲率相同;所述可调导风板的上边缘的后侧和下边缘的后侧相交,上边缘的前侧和下边缘的前侧相互远离并形成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沿;

5、所述可调导风板上均布有多个向可调导风板的内侧突起的导风凸起,所述导风凸起的前部开口形成贯通可调导风板的导风孔,每个导风凸起的中心和牙盘旋转轮中心之间的连线与该导风凸起开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110°。

6、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导风板包括位于后部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前部外侧装有第二导风板,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前部外侧面与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相互抵靠;

7、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后端通过铰链轴心安装在所述牙盘旋转轮的外侧边缘上,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下边缘向内弯折形成下沿内翻边,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上边缘均向内弯曲形成上护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护板略高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上护板;

8、当所述第二导风板前后滑动时,所述下沿内翻边可沿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边缘滑动,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护板的内底面可沿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上护板的顶面滑动;

9、当所述第二导风板完全打开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上护板的前端与右脚踏板的曲柄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下沿内翻边的前端向内延伸形成定位凸起,所述牙盘旋转轮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插入在调节定位孔中。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定位孔包括多个一级调节定位孔和多个二级调节定位孔,所述一级调节定位孔与铰链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二级调节定位孔与铰链轴心之间的距离;

12、所有的一级调节定位孔均以铰链轴心为轴心、在牙盘旋转轮的中心与边缘之间呈周向排列,所有的二级调节定位孔亦以铰链轴心为轴心、在牙盘旋转轮的中心与边缘之间呈周向排列;

13、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沿上装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截面呈“7”字型,所述扰流板的立面内侧与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沿相连,所述扰流板的侧面平行于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沿且位于所述可调导风板外表面的外侧。

14、进一步的,所述牙盘旋转轮的直径比牙盘直径略大;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部略向内弯曲呈曲面;

15、所述牙盘旋转轮的外侧表面上装有用于平衡可调导风板重量的平衡配重块,所述牙盘旋转轮的外侧表面上还装有定位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上护板上装有踏频传感器。

16、本发明所述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的工作方法:骑行时,可调导风板随牙盘旋转轮转动,迫使可调导风板内侧的空气通过导风凸起的导风孔导入并吹向可调导风板的外侧后方,使得可调导风板的外侧面形成持续的气流;

17、当需要调节导风量时,可将第二导风板前或向后推动,将定位凸起插入在一级调节定位孔或二级调节定位孔中;或者,以铰链轴心为轴,向外或向内旋转可调导风板,并将定位凸起插入在相应位置的调节定位孔中;

18、定位器发出定位信号,通过软件可以定位自行车的位置;踏频传感器记录骑行者的踏频。

19、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技术方案:

20、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包括安装在牙盘外侧、与牙盘一同旋转的牙盘旋转轮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可调导风板,所述可调导风板上均布有多个向可调导风板的内侧突起的导风凸起,所述导风凸起的正前方开口形成贯通可调导风板的导风孔,所述导风凸起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21、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部截面呈“c”字型,其上顶面通过上支架与车架的下管的中下部相互固定,其下底面通过下支架与车架的下管的下部相互固定;

22、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部外侧装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截面呈“c”字型,所述扰流板的后部外表面从上至下均布有多个向内凹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23、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导风板为三级可调导风板,其中第一级与车架的下管相互固定;第二级的外表面与第一级的内表面相互抵靠,并可沿第一级的内表面伸缩;第三级的外表面与第二级的内表面相互抵靠,并可沿第二级的内表面伸缩;三级可调导风板完全展开后,其后侧下部形成与牙盘形状相适配的扇形缺口;

24、所述牙盘旋转轮的边缘装有踏频传感器。

25、本发明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的工作方法:骑行时,可调导风板内侧前方的空气通过导风凸起的导风孔导入并吹向可调导风板的外侧后方,使得可调导风板的外侧面形成持续的气流;当需要调节导风量时,可将可调导风板向前或向后推动;踏频传感器记录骑行者的踏频。

26、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效果在于:

27、由于裤脚向下运动时有张开趋势,采用本发明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可调导风板内侧前方的空气通过导风凸起的导风孔导入并吹向可调导风板的外侧后方,从而将裤脚吹开,保证裤脚与牙盘保持距离,避免油污弄脏裤脚。

28、本发明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的可调导风板具有面积调节功能,可以分两档、三档或多档调节引风面积和形状,以适应不同材质的裤子和骑行者习惯。

29、本发明装置中的可调导风板还设有扰流板,可以有效避免前方来的污物停留在导风板上,不会影响导风孔工作。

30、另外,本发明装置中还增加了踏频传感器,可以准确记录骑行者的踏频数据;并增加了定位器,可以随时定位自行车的位置,防止自行车被盗。

3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及工作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牙盘外侧、与牙盘一同旋转的牙盘旋转轮(1),所述牙盘旋转轮(1)的外侧边缘装有可调导风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导风板(2)包括位于后部的第一导风板(21),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前部外侧装有第二导风板(22),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前部外侧面与第二导风板(22)的内侧面相互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下沿内翻边(25)的前端向内延伸形成定位凸起(26),所述牙盘旋转轮(1)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26)插入在调节定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定位孔包括多个一级调节定位孔(12)和多个二级调节定位孔(13),所述一级调节定位孔(12)与铰链轴心(11)之间的距离小于二级调节定位孔(13)与铰链轴心(11)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盘旋转轮(1)的直径比牙盘直径略大;所述可调导风板(2)的前部略向内弯曲呈曲面;

6.权利要求5所述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骑行时,可调导风板(2)随牙盘旋转轮(1)转动,迫使可调导风板(2)内侧的空气通过导风凸起(27)的导风孔(23)导入并吹向可调导风板(2)的外侧后方,使得可调导风板(2)的外侧面形成持续的气流;

7.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牙盘外侧、与牙盘一同旋转的牙盘旋转轮(1)以及安装在车架(8)上的可调导风板(9),所述可调导风板(9)上均布有多个向可调导风板(9)的内侧突起的导风凸起(97),所述导风凸起(97)的正前方开口形成贯通可调导风板(9)的导风孔(93),所述导风凸起(97)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导风板(9)的前部截面呈“c”字型,其上顶面通过上支架(102)与车架(8)的下管的中下部相互固定,其下底面通过下支架(103)与车架(8)的下管的下部相互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导风板(2)为三级可调导风板,其中第一级与车架(8)的下管相互固定;第二级的外表面与第一级的内表面相互抵靠,并可沿第一级的内表面伸缩;第三级的外表面与第二级的内表面相互抵靠,并可沿第二级的内表面伸缩;三级可调导风板完全展开后,其后侧下部形成与牙盘形状相适配的扇形缺口;

10.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骑行时,可调导风板(9)内侧前方的空气通过导风凸起(97)的导风孔(93)导入并吹向可调导风板(9)的外侧后方,使得可调导风板(9)的外侧面形成持续的气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自行车骑行导风护罩装置及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在牙盘外侧、与牙盘一同旋转的牙盘旋转轮,所述牙盘旋转轮的外侧边缘装有可调导风板;所述可调导风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呈弧形,其弧长为牙盘旋转轮外侧边缘弧长的1/5~1/3,其曲率均与牙盘旋转轮外侧边缘的曲率相同;所述可调导风板的上边缘的后侧和下边缘的后侧相交,上边缘的前侧和下边缘的前侧相互远离并形成所述可调导风板的前沿;所述可调导风板上均布有多个向可调导风板的内侧突起的导风凸起,所述导风凸起的前部开口形成贯通可调导风板的导风孔,每个导风凸起的中心和牙盘旋转轮中心之间的连线与该导风凸起开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110°。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明猷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