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扳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68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大扳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扳铃,更详细地讲是它装在自行车和三轮车上以鸣响警示他人的大扳铃。
目前自行车和三轮车上使用的大扳铃,大都采用这样的结构;铃盖利用铆合在中间的螺丝固定在弧型支架中间的螺孔上,扳手的前面部分制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缺口和一个90°角弯头。当逆时针扳动扳手时,扳手的前面部分就会带动安装在圆形底板上的特型面滑板来回滑动,扳手靠拉簧复位,特型面滑板来回滑动,就会来回敲击铃盖,从而发出响亮的铃声。这种现有的大扳铃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加工工艺复杂,扳手有时会出现卡住现象,而且铃盖容易脱落或被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消除上述缺点,结构简单,铃盖防脱落防盗性能可靠,又能使发声响亮的新大扳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铃盖、中轴、支架、轴套、扳手、铃打锤、角度挡板、拉簧、底板、螺帽和固定底脚构成。其特征在于扳手的中间开有一个起左右定位用的弧形槽,扳手的一端固定着一只铃打锤,在铃打锤的一侧有一个角度挡板。当逆时针扳动扳手时,铃打锤在扳手的直接带动下,就会在角度挡板的一侧面弹跳一下,敲击一次铃盖,扳手靠拉簧复位时,铃打锤又在角度挡板的另一侧面弹跳一下,又一次敲击铃盖,从而发出清脆响亮的铃声。本实用新型不但以铃打锤来回敲击铃盖的方式代替了现有大扳铃以滑板来回敲击铃盖的方式,而且铃盖的固定结构也代替了现有大扳铃盖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铃盖的中间铆合一根中轴,在中轴的一端制有外螺纹,并把中轴的螺纹端的轴向铣加工成扁形,与底板中心开有的长型槽相配合。中轴的螺纹端穿过支架、轴套、扳手的弧形槽和底板的长形槽,再用螺帽拧上,这样就无法用手直接拧出铃盖,因而能可靠地防止铃盖脱落或被盗。
本实用新型新大扳铃采用铃打锤来回敲击铃盖的方式,结构简单,改善了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性,扳手不会出现卡住现象,同时,用螺帽紧固与铃盖铆合在一起的中轴,能可靠地防止铃盖脱落或被盗。
本实用新型新大扳铃所用的材料要比现有的大扳铃省,但报警效果却更好。



图1为局部剖视图;附图2为
图1的俯视图(但已去掉铃盖)。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新大扳铃的结构如附
图1、2所示。它由铃盖1、中轴2、支架3、轴套4、扳手5、角度挡板6、铃打锤7、底板8、固定底脚9、螺帽10和拉簧11所组成。
固定在底板8上的支架3中心开有一个孔,与中轴相配合,支架3是为了不使铃盖1偏斜;在支架3和扳手5之间安装着一只轴套4,是为了防止扳手5翘起。扳手5中间开有一个弧形槽,靠中轴2起左右定位用,扳手5的前端固定着一个铃打锤7,底板8中心开有一个长形槽,在底板8的一端固定着一个供铃打锤来回弹跳的角度挡板6。与铃盖1铆合在一体的中轴2穿过支架3的孔、轴套4、扳手5的弧形槽和底板8的长形槽,再用螺帽10紧固中轴2。当逆时针扳动扳手5时,拉簧11被拉长,铃打锤7在扳手5的直接带动下,就会在角度挡板6的一侧面弹跳一下,敲击一次铃盖1,扳手5通过拉簧11复位时,铃打锤7又在角度挡板的另一侧面弹跳一下,又敲击一次铃盖1,这样连续扳动扳手5,就会连续发出响亮的铃声。
铃盖1与中轴2铆合成一体,中轴2螺纹端的扁形与底板8的长形槽相配合,用螺帽10把中轴2固定在底板8上,铃盖1就不会被拧动,也不会被拉出,这样就能可靠地防止铃盖脱落或被盗。图中固定底脚9可以把新大扳铃固定在车把上。
权利要求1.一种新大扳铃,它由铃盖1、中轴2、支架3、轴套4、扳手5、角度挡板6、铃打锤7、底板8、固定底脚9、螺帽10和拉簧11所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架3和扳手5之间有一个轴套4,所说的扳手5中间开有一个弧型槽,所说的铃打锤7直接固定在扳手5上,在所说的底板8上固定着供铃打锤来回弹跳的角度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大扳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轴的螺纹端加工成扁型;所说的底板8的中心开有一个长型槽,所说的中轴2由螺帽10固定在底板8上。
专利摘要一种新大扳铃,由铃盖1、中轴2、支架3、轴套4、扳手5、角度挡板6、铃打锤7、底板8、固定脚9、螺帽10和拉簧11组成,主要特征是在支架3和扳手5间有一个轴套4,扳手5中间开有一个弧型槽,铃打锤7直接固定在扳手5上,底板8上固定着供铃打锤来回弹跳的角度挡板6。该装置消除了扳手有时会卡住的现象,且能防止铃盖脱落或被盗,具有结构简单,工艺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J3/00GK2073843SQ9020279
公开日1991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9日
发明者王天文 申请人:王天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